春节前夕,吉利未来旅行星座第二轨道平面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11颗卫星成功送入轨道,完成星座第二轨道平面的部署。 在全球低轨道卫星星座竞赛中占有一席之地。 吉利未来旅行星座的背后,是一家商业航天公司——时空道宇。
2018年2月,马斯克使用猎鹰重型火箭将特斯拉生产的跑车Roadster送入太空。 同年,吉利旗下商业航天公司时空道宇正式成立。
在“先到先得”的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背景下,卫星星座计划作为太空基础设施竞赛从未停止过。 OneWeb、O3B、SpaceX、Telesat等多家欧美公司纷纷提出卫星互联网计划,国内资本争先恐后地寻找国内SpaceX,而时空道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两个轨道平面的星座规划和快速部署,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2022年6月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吉利未来旅行星座的首颗轨道九颗卫星送入轨道。 2024年2月3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二轨道平面搭载1支箭11颗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据悉,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和遥感一体化星座,由时空道宇建造和运营。 今天,该星座已经完成了两个轨道表面网络的部署。
成立五年来,公司市值已突破100亿。
根据行业智库发布的“2023中国商业航天企业100强”榜单,2023年估值(市值)100亿元的企业有21家,世控道宇就是其中之一,位列国内商业航天企业第一梯队。
中国航天事业的市场化始于2014年底,当时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投资重点创新领域投融资机制的指导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
随后,2015年,国家政府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提出探索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市场化、商业化发展的新机制,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发展。 今年也被业界广泛定义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元年。
时空道宇CEO、首席系统工程专家汪洋对钛金表示,“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我们看到了很多积极因素,从2014年到2023年,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清楚地看到,国家将把商业航天作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之一。
商业航天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行业,本身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并不天然,但政策的引导已经对冲了这一部分的不确定性。 经过三年的发展和积累,商业航天在2018年迎来了第一次融资热潮。
然而,在发展初期,一项新技术往往受到人才、资源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该技术难以推广和应用,导致技术发展停滞不前或退化。 在创新技术的发展曲线中,“死亡谷”的底部对应着技术发展的关键阶段,只有成功克服了这一阶段的困难,才能带领技术走出“死亡谷”,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
近十年来,在二级市场和政策的支持下,航天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经过巨额投入,如果没有商业化运作和市场化扩张,很难充分体现整个行业的价值。 2021年,对商业航天的投资热情有所下降。
不过,从2023年开始,由于国家政策层面开始加大支持力度,资本市场对商业航天的热情明显提升。 去年12月,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技创新将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奇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商用航天领域133个品牌产品共完成170笔融资,披露融资总额超过185亿元。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将2015年至2022年视为10时代,那么2023年将正式进入商业航天2在0时代,“曾经停留在概念阶段的东西逐渐成为现实”。
与资本市场相呼应,许多智库也给予了乐观。 预计从2023年到2028年,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发展期,到2025年,仅中国市场规模就将达到28万亿元。
商业航天产业链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 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卫星制造企业,中游主体为卫星发射服务企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企业,下游涉及卫星应用和服务企业,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主要应用领域。
商业航天要想成功,最大的困难就是找到合适的商业场景。 经过深入的行业研究和市场计算,道宇专注于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
根据下游应用,卫星可分为通信、遥感、导航、科研等用途卫星。
根据UCS的数据,2022年共有6693颗卫星用于通信、遥感、导航、技术开发、空间和地球科学研究。 在为此目的的在轨卫星中,在轨通信卫星数量为4823颗,占72颗06%,排名第一; 第二大比例是遥感卫星数量,为1,167颗,占17颗44%;导航卫星数量占2颗32%。
不难观察国外的铱星、orbocomm、oneweb、spacex,也不难发现它们瞄准的是占第一比例的通信场景,而时空道宇正在建设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就是一个集通信、导航、遥感于一体的商业星座,看来吉利未来的出行星座自然会有更多的应用市场。
吉利未来移动星座项目将于2021年初启动,时空道宇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一期72颗卫星的部署,提供覆盖全球的实时数据通信服务。
虽然这个数字与SpaceX旗下的Starlink、OneWeb等公司存在差距,但时空道宇解释说,经过长时间的星座优化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覆盖重复和星座重建性能等因素,72颗卫星可以完成全球覆盖,实现通信、导航和电信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应用。
汪洋说,“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展需要一个周期,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从0到100的快速发展。 我们必须经历从 0-10 到 10 然后从 10-100 的一步一步的过程。 如果说星座直接设计成三千颗星辰或者一万颗星辰,对于时空道宇来说,已经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了。 ”
据悉,在星座一期部署完成后,二期将建设星座,卫星数量将扩大到168颗,提供全球瞬时厘米级定位服务,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消费电子等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应用服务。
作为吉利旗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世控道宇在汽车应用领域具有竞争优势,能够实现航天产品车载级应用的国内外商业航天企业并不多,世控道宇成为全球首家实现2023年卫星通信车规格量产应用的商业企业。 不过,从时空道宇的布局来看,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并不局限于此。
汪洋向泰坦透露:“从整个商业模式来看,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其实从10年前就应用到了出行领域,包括人、各种设备、出行工具,如汽车、手机、可穿戴设备等,该系统的通信和高精度定位功能完全按照应用场景设计, 而且整个星座的系统可以支持海量用户数据。 ”
根据GSA(全球移动商业协会)的一份报告,截至2023年7月底,已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8家移动运营商推出了商业卫星通信服务,在过去四个月中增长了一倍多。
这一数据从侧面验证了卫星通信作为6G时代最重要的潜在技术,是对地面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可以预见,手机卫星应用将成为充满潜力的蓝海市场。
考虑到着陆的适用性,在设计未来旅行星座之初,星链V2 mini就计划增加手机直连卫星通信功能,可提供卫星短信和数据传输服务。 产品方面,时空道宇在2023年底的链博会上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22nm通信芯片,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可为汽车和直连卫星的手机提供功能和服务。
申万宏源**表示,手机和汽车硬件已经具备了卫星通信,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卫星通信业务技术和市场基本成熟,卫星通信已经从专业终端扩展到了广泛的消费市场。
市场条件日趋成熟,意味着国内民营航天企业的商业运作有了肥沃的土壤。 接下来,谁能率先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谁就有更大的机会在这个赛道上脱颖而出。
过去,制约我国卫星产业链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生产成本高、量产能力弱。 目前,我国微卫星年产能仍有90%的差距。
相比之下,OneWeb的产能为每周8台,未来的目标是每天生产2台,而SpaceX在雷德蒙德的卫星工厂的产能已达到每月120台。
大规模生产意味着更低的成本,该定律也适用于商业航空航天领域。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估计,Starlink卫星的制造成本为100万美元,发射成本为5000万美元。 据浙江商研报告显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平均成本约为3000万元,其中人工成本+制造成本约占50%。
除了技术创新,SpaceX之所以能够称霸全球市场,一方面形成了集火箭制造、火箭发射与开发、地面站建设、卫星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商业闭环; 另一方面是利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优势,充分发挥集聚效应,进而控制成本和交付周期。
汪洋深谙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中对卫星制造的需求:“目前的低轨卫星星座往往是数万颗的部署计划,所以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其实都有数万颗卫星的大规模生产需求, 如果按照我们的传统工艺,在考虑可靠性成本的条件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 ”
因此,对于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来说,短周期、低成本、量产成为主要诉求。
与oneweb借鉴空客装配线提升商用卫星量产能力一样,道宇卫星超级工厂在借鉴世界先进卫星制造生产线的同时,结合了汽车行业的量产经验。 生产线配备全向传送平台、协作机器人、多轴精密姿态调节平台、自动精密测量系统等先进工艺设备。
通过模块化设计、智能制造等技术,采用流水线并行生产等方式,大大压缩了卫星的设计和生产周期,从下单到卫星交付的全过程控制在28天内,量产后每天可出货1 2颗卫星,可实现年产500颗卫星。 在提升卫星量产能力的同时,时空道宇还降低了45%的生产成本。 这不仅将推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建设加速,也将满足全球其他星座的建设需求。
目前,道宇已形成以上海研究院为核心,以南京、习安、武汉研发中心为支撑的研发体系,在广州、青岛设立了两个业务运营总部,设立了北京业务中心,在浙江台州建了卫星超级工厂,完成了卫星研发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 制造、测量和控制以及应用。
国内商用航天正处于快速上升区间,但要达到稳定发展阶段还有一定距离,通过卫星的大规模、量产,在降低卫星制造成本的同时,将有助于推动国内卫星制造进入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时代。 对于像时空道宇这样的个体企业来说,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进入量产时代,意味着他们不再盲目烧钱,而是拥有了自我造血的能力。
毕竟,管理不善造成的危机仍在国外市场上演。 2023年3月,由于融资延迟到位,维珍轨道开始停止现场工作,几乎所有员工进入“无薪休假”状态; 8月,美国火箭公司Astra Space宣布,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紧张,推迟其下一代火箭的首次试飞,同时开始裁员以优化成本。 就连世界领先的商业航天公司铱星(Iridium)和OneWeb也面临破产。
汪洋坦言:“商业航天的基础是完成商业模式的闭环。 技术再好,如果不能为普通人提供好的服务,这样的产品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尽管太空技术可能看起来很神秘,甚至是先进的,但它带来的服务一定是大规模频繁的。 ”
回顾过去一年商业航天的发展,赛道的复苏让整个行业兴奋不已。 SpaceX在国外市场的主导地位,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差距中蕴藏着机会。 随着商业航天盈利模式的完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其中。 随着更多时空道宇宙的出现,我们的“星空”应该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