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文本 |硅基实验室,作者 |白佳佳.阿里云在2024年打响了云计算大战的第一枪。
在2月29日的发布会上,阿里云宣布,云产品官网价格平均下调20%以上,最高价格下调55%。
为了彰显实力,阿里云智能集团高级副总裁、公有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用两个最一第一来概括:史上涉及的产品范围最大——100多个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 最广泛的受益者——数以百万计的新用户和现有用户; 客户现有订单的未履行部分首次提供给客户。
* 战斗一开始,就充满了硝烟。
同日晚间,京东云在微信上对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特定云厂商喊话:随便掉,比到最后! 我们继续在整个网络上比较价格! 细分低价! 再低10%!
3月4日,腾讯云也进入了**大战。 不过,它并没有像朋友那样销售云计算资源,而是打折AI绘画、人脸融合、音频文件识别等AI产品。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云计算之战将比 2023 年更加激烈和持续。 不过,在竞争的背面,也可以看出默契。 毕竟,战争只是这些云厂商刺激需求、打开行业天花板的一种手段。
如今,如何发展云计算产业已不再是简单的商业问题,如何提高中国整体计算效率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云厂商显然将在复杂的博弈中长期前行。
本文重点关注三个主要问题:
1. 这一轮**战与以往有何不同?
2. 人工智能和云的结合如何改变了行业?
3. 在中美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云厂商凝聚了哪些共识? 它接下来将如何发展?
* 战争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常态——随着技术的迭代和规模效应的释放,云计算的成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迎来一次降低。 第一场战斗是云供应商回馈技术和扩大市场红利的手段。
降价必然导致阿里云未来营收利润下滑,但这不是短期的市场竞争行为,而是长期的战略选择。 “刘伟光说。
算上这几年的**大战,阿里云永远是打响第一枪的。 去年4月26日,阿里云宣布将“史上最大幅度降价”,核心产品全面下调15%至突破50%,存储产品下调达50%。 紧接着,京东云、腾讯云、华为云、e云陆续发布降价消息。
从路线上看,去年各大云厂商的降价模式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阿里云和京东云将To C的玩法搬到了To B的战场上,通过“0元试用”、“1元享受2年服务器”等方式吸引新用户入驻,然后进行持续的销售和服务,赚取增值费用。
另一种是利用一流的厂商和服务渠道商,像华为云一样渗透到公司内部。 去年,华为重新规划了渠道,为销售团队提供更优惠的待遇和运营空间,为政企客户和大型KA客户提供便利。
今年,除了这两种模式外,腾讯云还首次提出通过打折AI产品来推动云资源使用。
花式降价差异化的背后,是云厂商规模和业务策略的差异。 作为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云厂商,阿里云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可以通过扩大用户群进一步分担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的降价并不是简单的量价。 针对阿里云2023年的降价策略,自象限指出,此次降价的核心产品包括迭代后的旧服务器,受使用寿命限制,硬件从出厂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贬值。 同时,一些高频、低利润的折扣产品也带动了低频、高利润产品的销售。
规模的扩大,高频低频,低毛利高毛利,类似的逻辑也体现在阿里云今年的**政策上。
一方面,此次降价覆盖了新老用户,甚至在生效时间上覆盖了前期订单的未完成部分,显然是为了在保护客户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上限。 另一方面,从品类上看,ECS、OSS、RDS都是云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产品。
阿里云的**之战看似来势汹汹,但矛头却不是针对同行的,正如刘伟光所说:“降价举措不是针对腾讯和华为,而是为了吸引72%的增量用户。 ”
72%** 数据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截至 2022 年,美国 60% 的公有云在中国,而中国只有 28%,其余 72% 是企业拥有的服务器。 阿里云的目的是将这部分拉入自己的业务领域。 刘伟光在发布会上提出了“时间成本”的概念,强调云计算是现成的,也指出了自有服务器或自建云耗时长的弊端。
非互联网行业不愿意接受云计算,是阿里云目前最头疼的问题。 近十年来,云计算在互联网行业的渗透率从60%提升到74%,与欧美整体上云迁移率相近,而非互联网行业的渗透率在此期间仅从24%提升到29%,远远落后于其他市场。
客观地说,渗透率低不能完全归咎于这些企业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例如,在政企市场中,即使不考虑信息安全,国有企业也更倾向于构建自己的云服务器,因为它们的寿命足够长,可以将成本分摊到购买公有云服务以下,而且这些企业往往有IT部门,不会过多增加人事支出。
可以预见,如果目的是开放市场,2024年不会是阿里云最后一次打得最好,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从近年来全球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来看,打动客户的不是核心要素,而是产品。
在某种程度上,阿里云正在走AWS曾经走过的道路。 就市场份额而言,AWS已成为全球第一的云提供商,依靠降价。 截至 2020 年 5 月,亚马逊 AWS 总共降价了 82 次。 在巅峰时期,AWS已经连续3年每年降价12次。
但近年来,低价策略已经失去了魅力。 在收入规模、利润率、增速等方面,Microsoft已经超越了AWS。 市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Microsoft的桶结构,在IaaS、SaaS、PaaS等方面都有产品布局,为客户提供全链路服务。
类似的变化正在中国市场酝酿。 此前,有业内人士透露,向Microsoft学习在公司内部几乎成了政治正确,高层整天都在思考如何形成桶式结构。
整体来看,今年一流大战的背后,既有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也有阿里云逼迫同行刺激需求、打开天花板的意图。
业界普遍认为AI+云是云厂商的新增长点,但与海外巨头相比,国内云厂商的财务报告尚未明确反映AI对企业营收的贡献。
去年,亚马逊、Microsoft、谷歌均实现了两位数的营收同比增长,谷歌云的同比增长率达到259%。此前,硅基研究实验室在《美国三大云厂商的表现揭示了哪些信号? 指出,AI是三家公司高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不过,国内云厂商的营收增速仍徘徊在个位数。
日前,他和阿里分别发布了2023年财报。 其中,阿里云第四季度营收为28066亿美元,同比增长3%,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86%至2364亿元,创财年新高。
虽然财报中没有单独列出智能云的营收,但李彦宏在后续会议上透露,第四季度智能云总营收为84亿元,其中大模式带来的约656亿美元的增量收入。
纵观这两份财报,AI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虽然目前的营收还不足以直接支撑业绩,但已经隐隐约约地展现出了自己的潜力。
例如,给出这组数据:截至 2023 年底,PaddlePaddle 平台已经聚集了超过 1000 万开发者,服务了 23 个50,000 个业务单位。 到目前为止,开发人员已经在 PaddlePaddle 上创建了 860,000 个模型。
这些开发者无疑将在未来为云提供商的性能带来可观的提升。
AI会给云厂商带来什么样的红利? 根据硅基实验室的说法,有两个方面:
首先,大模型自然兼容云,对高质量算力的需求为技术流玩家带来了更多的订单。 训练一个大模型需要大量的GPU才能高效稳定地运行,这意味着技术门槛、金钱、时间成本都非常高,可以边买边用的云服务将是比自建云更好的选择。
同时,过去市场上计算中心提供的主流算力是以CPU计算为核心的通用算力,不适合大模型训练所需的以GPU为中心的智能算力,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带来了新一轮的算力基础设施。 互联网云厂商受益于技术优势,可以从中挖掘更多红利。
根据数智一线编制的2023年第四季度政企数字化招标信息,在总计266个超过百万元的大订单中,阿里云成为非运营商云中标最多的一个,单季度中标超过70个项目超过百万元。
其次,MaaS(Model as a Service)概念出现后,云计算行业原有的IaaS、SaaS、PaaS服务范式发生了变化,转变为底层能力或集成平台,接入企业业务系统和数据,直接提供服务作为中心大脑。
此服务模型的可行性首先由 Microsoft 验证。 作为 OpenAI 背后的云厂商,所有基于 GPT4 的 MaaS 服务都是通过 Azure(Microsoft的云服务业务)完成的,这不仅增加了市场份额,也更加加大了自身的智能能力。
继OpenAI与Microsoft合作之后,中国云厂商衍生出AI+云的两条路线。
首先是AI为云路线,它基于云厂商的创新能力,即大模型是新的载体,它改变了云厂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渠道,也解决了SaaS轻量化和PaaS定制之间的问题。
腾讯云的云计算资源在这场战斗中不是云计算资源,而是直接的AI产品,正是这条路线的体现。
二是云厂商采用的云为AI路线,积累深、规模大,即大模型制造了新的算力缺口,云计算的重要性急剧上升,过去建立的规模优势爆发。
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阿里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第二条路线的“领头羊”。 在去年的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指出,中国80%的科技公司和一半的大型模型都在阿里云上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路线差异化之外,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云厂商都选择了收敛阵型,从规模转向盈利。 比如,阿里云缩减了低利润率的项目,李彦宏为内容、云计算、大健康、个人云、小度等业务板块设定了利润目标,腾讯云从微薄利润、大订单的全面整合,向厚利润、小订单的整合退居二线。
类似的开源、节支的情况,在海外也发生了。 据金融界称,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科技行业已有近150家公司宣布裁员近4万人。 这种现象类似于科技行业的周期,每当出现一项新的关键技术时,公司都需要削减试探性的业务,专注于真正的确定性。
立足当下,回顾过去一年左右中国云计算产业的整体形势,互联网云厂商在AI的催化下方向更加明确,基本完成了新一轮的阵型调整。
然而,由于缺乏像GPT-4这样的主导模式,MaaS等新模式尚未带动云厂商实现高增长,带动传统企业对云的吸引力。
许多客户仍然将云视为服务器资源,但云计算不仅仅是信息化的替代品,它带来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
在阿里云2024年战略发布会上,刘伟光多次强调,市场对云计算的认识不足。
对此,他给出了许多类似于云计算的数据集,使离线任务的平均时长降低了42%,长尾任务的时长降低了70%,实时查询性能提高了30%。
这些数据的背后,当然有阿里云卖货的意图,但也隐藏着中国云计算行业的潜在焦虑。
焦虑首先来自中美云计算产业的差距。
从收入差距来看,2022年Microsoft云为76倍(按当前汇率计算,下同),收窄至6倍7次。 不过,在市场份额方面,根据Synergy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全球云计算市场排名,阿里云(4%)已经跌出全球前三名,与第三名谷歌云(11%)的差距已经拉开了近三倍的差距。
其次,算力利用率的差距也让从业者感到紧张。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虽然中美在服务器数量上的差距不大,但中国有2000万台,而美国有2100万台。 但美国60%的计算能力是通过公有云输出的,而中国只有28%。
云计算行业的技术专家们一致认为,公共云比私有云更先进。 此前,《财经》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公有云CPU的利用效率高达25%-50%。 私有云部署的CPU使用效率通常只有1%到2%,一般不超过5%。
最后一个焦虑是计算能力的分散。
财经此前对比了近五年国内外公有云IaaS和数据中心投资的增长速度,发现两者的发展趋势截然相反。 根据IDC和Gartner的数据,自2019年以来,中国数据中心投资的增长率一直在上升,而公有云IaaS市场的增长率有所下降。 在国际市场上,公有云IaaS市场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数据中心投资的增长速度。
这种现象不仅意味着龙头科技公司能够获得的新的AI算力降低,还可能导致其生存空间被本地智能计算中心挤压,难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更大的隐患是,如果地方智能计算中心缺乏自力更生,将需要更多的市场补贴,这将带来财政负担。
《财经》联系了多位政策人士,告诉他们,不鼓励地方政府亲自建设智能计算中心,因为这很容易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以上可以说是业界普遍的焦虑,也可以说是业界的共识,在AI掀起的洗牌中,基于这些起源,玩家们都在寻找一条新的双赢之路。 好消息是,一些结果已经显现出来。
最直观的变化是,运营商云和互联网云已经开始分享计算基础设施带来的红利。
如上所述,阿里云在2023年第四季度拿下了70多个超过百万元的大订单。 其中可以看出,在一些订单上,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移动已经合作,共同建设云平台或计算中心。 例如,珠海智能云平台项目由腾讯、阿里巴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联合打造。
变化的另一面发生在国产芯片上。
华为去年发布的昇腾910B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力的AI产品,其性能可与NVIDIA A100相媲美。
虽然昇腾910B目前只能使用,但并不好用。 在生态系统方面,华为与NVIDIA CUDA仍有较大差距。 然而,为了避免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稳定,越来越多的云厂商正在逐步采用或兼容华为的芯片。 为了方便这一过程,华为甚至向许多企业派遣了现场工程师,以解决适配昇腾的问题。
在政策方面,云计算行业的困境得到了认真对待,相关文件中的约束性条款为企业留下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2023年12月底,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东部数据、西部计算”工程加快建设国家综合计算网络的实施意见》指出,“原则上不得在国家枢纽节点外建设各类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坚决避免地区间盲目无序的竞争。 ”
对于中国云厂商来说,2024年是充满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一年。
不确定性在于,虽然已经有一些共识和积极因素,但结局仍然不确定,所有参与者都需要找到走出历史尘埃的出路。
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没有人知道正确解决方案的那一刻,云厂商还是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方向和路径,并且会每年实施一次。
归根结底,行动是唯一的答案。
引用:
1. 自我象限:2023 年启示录:云计算之年
2. 亿邦电源:云计算2023:谁成长,谁落后?
3、数智一线:从266个大订单,看云计算市场的九大信号
4、财经:中国算力产业存在五大现实问题
5. 雪豹财经社:对话丨阿里云10个月两次“史上最大降价”,目标72%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