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总书记在河北省石家庄视察时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基因遗传和体质特点的'中药',特别是加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这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做好中医药工作提供了根本性指导。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元年,也是中医药全面持续发展的一年,着力加快突破,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
2023年,多项国家政策文件明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
2023年4月2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县级中医院建设基本实现县级中医药机构全覆盖的通知》,为基本实现县级中医药全覆盖作出部署医药医疗机构,巩固基层中医药服务主体地位。2023年12月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县级中医院建设推介会,支持440家县级中医院建设“两专一中心”,推动**医院对口援助699家县级中医院。 2023年,全国建设4万多座基层中医会堂,23个省份的中医会堂基本实现全覆盖。 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了约1000个国家级中医药优势专科和约500个中医协同“旗舰”科室,确定了31个中医药中心建设单位,并部署了加强中医医院儿科和老年病科建设,不断优化中医药服务供给。
据初步测算,2023年,中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将达到12家8亿人次,实现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拓汇和区域均衡布局,中医药服务能力新提升。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24年全国中医药主任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党组书记、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于彦宏介绍。
据2024年全国中医药主任会议显示,全国中医会堂4万余个,23个省份基本实现全覆盖中医服务更容易获得。 一些地方采取积极行动,想方设法让中医药服务“更贴近”群众,让中医药服务“更好”。
如上海市16个区建设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站(村诊所)62个,开展社区中医专专、特病建设76个、市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100个; 江苏全面启动基层中医会馆建设,仅2023年就新增五级中医会馆83个。 硬件齐全,人才是关键。 吉林省50%以上的中医医院设立了住院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服务,并推广临床中医膳食服务,帮助患者缩短临床时间; 重庆市96%的公立中医院设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咨询和便捷服务,19家中医院开设灵活门诊,29家中医院开设夜间门诊。
近年来,各地通过“乡就业、乡招聘村”、订单化培训等方式,不断丰富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根据2024年全国中医药主任会议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将招收1690名中医药专业新生,培养中医师骨干2万余人。例如,在培养中医馆骨干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基础上,陕西省计划110,000名乡村医生接受了中医知识和技能培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传承、创新 2023年2月10日,**办公厅印发《振兴发展中医药重大项目实施方案》,从医疗侧的基础设施、人员配置、资源倾斜、优势病种选择,向全面提升中药质量、加强中药疗效研究等方面释放行业效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三药'协同发展治理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2023年4月11日,在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赵俊宁指出。
面对机遇,中医药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同时出席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指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挑战和不足中医药发展不足、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中医药优质资源区域分布不均,中西医药协同作用不足,中药与中药协同作用仍有待加强。 人才科技支撑不足,中医药领域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不足,基层人才匮乏,中医药科技创新仍是中医药发展的短板; 中药多重价值释放不足; 中医药发展政策的落实仍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丽认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仍面临几个关键问题:对于中药材的质量,人们普遍认为药材质量令人担忧,现在又开始提出无污染的中药材; 高水平的临床证据不足,中医药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但现在“有效”必须拿出证据; 中医药标准制定基础薄弱,中医药走出去的关键取决于标准的制定和标准的指导,中医药的发展取决于标准,但制定的标准数量远远不够; 中医思维薄弱,人才培养不足。
总书记明确指出,“向世界推广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增强了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多项中医药项目入选“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目前,中医药已遍布196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多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31个中医药服务国家出口基地,为中医药高质量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 TC249)的成立, 制定颁布中医药国际标准102项。
“中医药走向国际已成为必然趋势。 中医药走向国际,不仅是因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更是因为世界需要中医药。 ”2023年4月,张伯利院士在一次高峰论坛上这样说。 秦怀金还表示,面对世界疫情,中国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中药治疗新冠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当前中医药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和人身上迎来了良好的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认为,中医药要想走出去,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把问题、成分和作用机制讲清楚。 “如果我们这样做,我相信我们会得到世界的认可。 ”
本文原载于2024年1月31日《人民政协日报》第六版。
记者: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