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工业经济的主力阵地,过去一年,面对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和新能源汽车强劲崛起,“中国汽车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背负着重担前行,砥砺前行,走出了“触底反弹”的U型曲线。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增加值有望增长6约6%,领跑全市三大开发区;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600亿元,占全市总量的近四分之一,总量继续位居武汉市第一。
逆势而上,不仅是量上的增长,更是质的上调。
从新增2家“独角兽”,增幅占全省三分之二,到17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跃居全市第二; 从数字经济产值超千亿元到招商引资,累计合同金额突破1900亿元; 从首批“双智能”试点考核全国排名第二,到新增研发机构总数排名全市第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向“新”迈进,为全省新型工业化贡献“车谷样本”。
突破
新能源汽车开启“加速跑”。
新年伊始,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新造车力量、新实力开始“加速奔跑”。
1月22日,VOYAH与华为联合发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用户需求,共同打造极致的智能出行体验,通过合作模式,通过各领域的创新探索,加速智能技术的规模化商用。
日前,1月18日,路特斯首款纯电动超级跑车Emeya正式下车并开始量产交付,这也是首款“硅谷制造”的纯电动超级跑车,搭载双电机四轮驱动系统,加速2公里/100公里78 秒。
同样在本月,豪华电动越野品牌蒙氏科技宣布,其首款车型蒙氏917已拿下国内2亿元产量订单,迎来了“良好开局”。 同时,蒙石科技还与宁德时代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宁德时代研发的电池技术将率先应用于蒙石科技的车型。
开始是冲刺,开始是决战。 车企勇先为先,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突破精神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汽车是湖北的支柱产业之一。 2023年,我省将以非常措施突破发展五大优势产业,集聚全省力量,明确纳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省内主力阵地、“无相石穗”国家汽车产业集聚区核心承载区,勇于担负起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推动汽车产业“渐进式转型”的重任。 自去年8月以来,连续推出3个“三年行动计划”,针对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氢能三大技术方向,覆盖整车、零部件、智能汽车软件三大领域。
108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率先建成。 作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新赛道的主要增量载体,一年时间,汇聚了路特斯、布雷顿、开沃等四大新能源汽车项目,以及中创航空、爱基等500多家“智能+新能源”企业。 202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超过530亿元,翻一番,今年将冲刺至1400亿元,建设1000亿元新产业园。
同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把零部件放在与整车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实施零-整比提升方案。 该区负责人带领团队围绕产业链第一链条开展“地毯扫描”,针对薄弱环节制定产业投资图。 过去一年,采埃孚、安波福、爱飞等30余个关键零部件项目落地,建发、国控、楚祥三家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布局,加快构建更具韧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目前,随着VOYAH汽车、路特斯智能工厂、中国创新航空武汉基地等百亿级项目的不断发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VOYAH汽车逆势而上,先后推出VOYAH追光、新VOYAH Free、新VOYAH梦想家、VOYAH追光PHEV,年销量突破5万辆,成功进入月销量1万辆俱乐部,成为为数不多的实现2023年全年销售目标的车企之一。 VOYAH汽车CEO陆芳表示,2024年,VOYAH将继续推出一流改款产品,加速数字化转型,全力实现年销量10万辆的新目标。
东风本田加快转型,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灵溪”,致力于打造更年轻、更智能的电动汽车。 目前,东风本田拥有10余款电动化产品,今年将投放e:NS2、灵犀L、SUV系列三款纯电动产品,加速智能电动化新时代。
中创航空武汉基地一期、二期已投入运营,产量不断攀升,收入翻番,项目三期也已建成,运力正在攀升。 已经量产并下线的新一代动力电池产品,已经完全适配到多家龙头车企的畅销车型,未来将继续被本土车企配套。
去年8月,蒙石科技园开业,首款豪华电动越野车蒙石917进入量产阶段,这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年来投产的第四家新能源汽车工厂。 截至目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布局7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形成央企与民营企业、自主与合资、新势力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格局,2023年全区新能源汽车产能将增加20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量将增长30%,占比21%。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将力争再引进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40万辆。 到2025年,全区整车产量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60万辆,力争突破100万辆; 打造10余个知名品牌汽车及关键零部件; 三电(电机、电控、电池)系统、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取得国内领先。
升级
“双智能”协同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乘坐出租车前往机场,并在自动驾驶仪上接受订单。 1月26日,在武汉天河机场,头上戴着激光雷达、涂有“萝卜捡”漆的自动驾驶汽车频频出现,成为今年武汉春节的一股生力军。
太神奇了,第一次骑车,科技感就满满当当了! 从广州回来的李先生在亲身体验后惊叹不已。
其实,对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市民来说,撞上“无人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作为国内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以下简称“双智能”)核心承载区,早在2022年9月,就成为全国首批开放全无人驾驶商用示范运营服务的城市。
自动驾驶作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关键环节,已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新赛道。 为抢占新赛道,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业态的支持力度,不仅率先建设了106公里的智能网联道路和亚洲最大的智能网联封闭试验场,还以军山新城为抓手,大幅拓展智能网联车辆开放试验道路的范围, 引领武汉在跨区域交通、跨河交通、机场高速交通等多个自动驾驶商用应用场景实现国家创新突破。
今年1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向东风越向、萝卜速递发放了2024年首批118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截至目前,武汉示范区共发放各类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和运营许可证1954张,吸引近500辆自动驾驶汽车开展正常运营。 2023年,自动驾驶服务订单数量将达到73个20,000 个订单,服务于 900,000 人。 由此,武汉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运营服务区。
去年10月,国家“双智能”试点工作办公室公布了首批6个“双智能”试点城市验收考核结果,武汉综合得分87分以47分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与上海、北京并列优秀。
它不仅服务于公众,而且“赋能”了行业。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武汉“双智能”试点的核心承载区,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测试验证,开展自动驾驶商业示范应用,创新打造“双智能”一体化产业生态。
去年9月,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集团共同打造的国家新一代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开放式创新平台华中区域中心落户中国汽车谷。 这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开放创新平台在中国设立的第二个区域中心,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辐射和带动华中地区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国最大的5G云仓中心已建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APLLO的智能驾驶系统已成功安装在**VOYAH FREE中,可实现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去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车辆接入和道路接入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以试点形式推动L3、L4自动驾驶商业化。 抓住机遇,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力智行率先布局,公司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车载智能终端产品正通过一流商户前置10万辆。 华力智行董事长邱志军表示,今年将继续扩大规模量产,力争在4-5款车型上完成V2X(车路协同)技术的前置,加快向无人商用迈进。
创新
许多新的优质生产力项目正在蓬勃发展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 2023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 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量子和生命科学等未来行业开辟新的轨道......
有了新的赛道和新的优势,中国的汽车谷蹄正在稳步前进。
1月12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省应急管理厅与国内低空经济龙头企业中信海智旗下中信海洋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开展航空应急救援、航空发动机维修、大修、各类飞机零部件的保养, 并从事无人机和航空应急设备等产品的生产。
低空经济作为新品质生产力的代表,正在成为培育和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据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已聚集了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宝利航空、中国特飞院智能集装箱无人机研发、湖北3611等一批通用航空及应急项目,低空经济和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未来,我们将抓住机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以通用航空机场和国家华中应急救援中心为载体的低空经济和产业发展高地。 ”
氢能被誉为新能源产业的“下一个出口”。 在此赛道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14家龙头企业,涵盖燃料电池、整车制造、检验检测、制氢、加氢站运营等全产业链。 其中,武汉绿氢能实现了氢燃料电池的主要核心部件“车谷制造”,正着力打造国内最大的氢能研发生产基地。 武汉理工大学氢能自主研发的最先进的“膜电极产品”,将使氢燃料电池寿命提高1倍左右,将于今年正式推向市场。 依托这些硬核企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持续安装“氢气”,打造国家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 抓住软件定义汽车转型的机遇,去年9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1平方公里的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以东软南方研发基地和中国电力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支点,打造“软件定义汽车”创新源泉。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入驻采埃孚被动安全产品研发中心、吉利汽车研究院武汉研发中心、曼瑞电子研发中心、法雷奥舒适与辅助驾驶研发中心等多个智能网联汽车及软件项目,产业发展的样机已初具规模。
这不仅仅是软件。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下一代汽车,同时在算法、汽车芯片、智能座舱、车联网等领域。
其中,总部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湖北新清科技正式推出首款国产7nm高算力车规级芯片,并大规模交付数十款车型。 由东风公司牵头的湖北省车规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实现了国内三款车规空白芯片的首次流片。 智信科技生产的车规级IGBT芯片已成功搭载于东风自有乘用车品牌车型,去年新增产能30万片。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与时俱进,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做汽车创新的源泉。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每年推出一款超大算力的车规级芯片,力争智能芯片产量突破百万片,功率半导体芯片产量突破120万片。
新产业、新空间、新布局、新赛道。 作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的主力阵地,正在建设中的君山新城正在加速形成新品质生产力的孕育高地。
这里,路特斯科技总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产业园、双智创新港、华科大学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车谷校区等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中。 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军山校区打破现有学院理念,创新性设立先进制造与新材料、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碳中和与环境保护、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四大交叉学科。 今年9月投产后,将培育一批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高端科研和产业人才,更好地服务新型工业化,助力加速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
出品单位:武汉市经济开发区宣传部工委。
武汉经济开发区荣**中心。
*:湖北**。
编辑:卢作禄、江秋雨。
制作:王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