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的用户文章《京石博人心理产品》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14种心理效应,让你瞬间明白人性》,没错,就是人性。 人性天生是善还是恶?人性中有善与恶吗?在《积极心理学UH》的***里有一篇关于人性的文章,不妨一起看一读。
培养积极的心态:人性本善,本恶
18世纪,法国的卢梭认为,人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自给自足的、没有偏见的,是文明使人们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自然人粗鲁、快乐、善良,而文明人则抑郁、不遵守道德标准,自然是最好的状态。 这与中国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似乎是人性本善的观点,但与孟子的“性善论”却大相径庭。
孟子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相似: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就具有选择善良的能力,而孟子则认为,人之所以不仅能力好,而且有良知,是因为人有四种美德:仁、义、礼、智,而这四种美德背后有四心,又称四端: 慈悲之心,仁慈之终;羞愧的心也是公义的终结;无可奈何的心,礼貌的终结;是非之心,智慧之终结。 人类有四端,有四个身体。 这四端是善良的根源。
相反,荀子看到了人与兽的相似之处,并把它们当作人性,而孟子则看到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并把它们当作人性:人与动物不同的原因是吉熙。 与荀子不同,孟子将自然欲望和本能反应视为“天命”,即为生命而奋斗。 同时,高子认为人性中无善无恶:“本性无善无恶”。 “或者说,”性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是老文武星,**好;邢友力,**好暴力'。 同样,这似乎将人性视为一种功能。
与孟子的四德四心相反,佛教看到了“眼、耳、鼻、舌、身”五根,“造色、接纳、思、行、知”五蕴,“贪、恨、愚、慢、疑”五毒;但人是自给自足的,有佛性,却被欲望蒙蔽了双眼,需要用觉知来净化自己的心,看到五蕴是空的。 因此,佛教不仅解释了业力的根源,而且相信人有佛性,有能力自觉地行动,以善除恶。
从达尔文主义的角度来看,人们相互竞争是因为生存的需要(只是因为他们拥有这个身体)(邪恶的起源),而从人类物种生存和延续的需要出发,人们必须合作和照顾彼此(善的起源)。 近年来,认知发展心理学通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婴儿同时具有厌恶、同情和同理心的现象,脑科学研究也发现了镜像神经元,这似乎为人类的同理心提供了生理基础。 这些似乎更像是人性中既有善也有恶的想法。
培养正念:善恶不属于人性
我们为什么要谈论善恶,因为归根结底,我们都想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想知道人们为什么做恶事,为什么做善事。
我们可以理解善恶运行背后的机制,因为人类作为善恶行为的主体,必然在其自然的和社会性中,即前面提到的善恶目的,都有触发行为的动机,但在这个目的本身上,善与恶是没有区别的。 人性中没有善恶之分,只有需要,而这种需要既有生理的目的,也有心理的目的,或者说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我们想要追溯的行为的起源:我想要什么?
荀子和西方宗教眼中的邪恶和原罪,与孟子所说的善根——恶根相反,也是佛教所说的毒根。 善的根源和恶的根源本质上是人行为动机的起源,即满足自己的某种基本需求,这本身不是善或恶。 孟子的“四心”也是人行动动机的起源,人际情感需求,社会人从出生之初就具有人际属性,产生情感需求,而这种需求本身既不善也不恶。
善与恶从何而来?它从生成行为开始。 显性的行为导致行为结果,这种结果分为好的后果和坏的后果;脑子里还有一种隐含的,只推演出的内在行为,没有付诸行动,但有行动的想象,这种想象也会产生善恶的后果,但它仍然停留在想象的层面,是虚拟的。
以上正好切入王阳明的“无善无恶体,有善有恶”,一想到,善恶就诞生了。
善恶讨论的最大意义在于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善恶是人为的,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回到我当初说的,毕竟我们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光是我,还有我们自己。
人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几千年来,人性的善恶充满了无数的讨论。 搜索健康心理学 呃*** 更多关于人性的讨论等着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