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林淼淼、倪元瑾。
郑梦珠当了妈妈。 4月15日,中国大陆首位试管婴儿郑梦珠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下男婴。 31年前,她通过体外受精获得了生命。 大学毕业后,她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工作,在那里她感恩地回报了医院,迎接了新生命的到来。
31年来,从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到成为母亲,郑梦珠见证了中国辅助生殖技术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过程。
萌芽:中国大陆的辅助生殖技术有一个艰难的开端。
体重3850克,身长52厘米,大声哭泣——4月15日8时34分,一名健康的男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手术室出生。 31年前,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的母亲郑梦珠也出生在这家医院。 郑梦珠的诞生,不仅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也标志着中国生殖医学技术发展的新篇章。
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病例路易丝·布朗(Louise Brown)于1978年出生于英国。 20世纪80年代,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立柱教授在积累的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开发了试管婴儿技术。 1986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的资助下,原卫生部将“试管婴儿”研究列入“七五”国家科技计划,张立柱教授担任研究组组长。
198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刘萍是张立珠团队的一名年轻医生。 “张立珠教授带领我们从非常困难的条件开始,胚胎培养的实验设备相当齐全。 简单。 我从医院一路小跑到医学院实验室,手里拿着一个装满卵泡液的绝缘桶。 刘萍说。
在郑梦珠的母亲怀孕之前,张丽珠教授带领团队对一些患者进行了10多次胚胎移植,但都在不同阶段都失败了。 他们不断研究和改善胚胎培养和移植的条件,最终取得了成功。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郑梦珠出生。
成长:从“天生好”到“天生好”。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从1978年的“世界第一例”到十年后的“中国大陆第一例”,中国生殖医学现已在一些领域“领先”。 2014年9月19日,全球首台通过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筛查单基因遗传病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世界。 引领潮流。
众所周知,婴儿的父亲是患有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患者,他的后代患上相同疾病的几率为1/2。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团队、北京大学谢晓亮教授团队、唐富寿教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不含相关致病基因的胚胎,夫妻俩的孩子终于摆脱了病痛。 受到这种遗传病的困扰。
不仅是不孕不育,而且郑梦珠出生在30多年前,我国的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正在转向攻克单基因遗传病、阻断出生缺陷、实现优生学的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表示,已知的单基因遗传病有7000多种,现在胚胎植入前可以对数百种遗传病进行基因筛查和明确诊断,这将帮助更多的家庭。 实现良好的健康和良好的教育。
保护和保存生育能力也是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一些放疗和化疗会影响卵巢和**的功能。 乔杰说,在肿瘤出现之前,卵母细胞、卵巢组织、胚胎等都可以冷冻,这将给患者肿瘤后的机会。 生下健康的孩子。
理性:年龄问题不容忽视。
大学毕业后,郑梦珠选择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工作,目前负责病例管理。 “在工作中,我遇到很多想要试管婴儿的夫妇,有些患者很焦虑,因为它可能不会成功。 我有时会和他们交谈,帮助他们放松。 “当时有很多病人,每个人都尽力帮助我的父母,现在我可以帮助更多这样的家庭,我很高兴,”郑说。 ”
刘萍说,辅助生殖技术最初是针对无子女和原发性不孕不育的家庭。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宽,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利用这项技术来生二胎。 因此,医生经常面临相对复杂的情况,例如生育延迟、多种可能影响生殖功能的疾病叠加等。
北京市妇产科副主任于琦认为,“年龄问题不容忽视”。 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与年龄有关。 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35岁以后会明显下降,40岁以后更是如此,因为通常年龄越大,卵巢功能相对下降。 因此,技术不是灵丹妙药,必须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