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耳朵日。 如今,噪音、毒品和不良生活习惯等不利因素对耳朵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全国爱耳日”前夕,记者采访了陕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杨晓峰,了解到听力损失可能发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重视和呵护听力健康。 根据采访,记者整理出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护耳策略。
这些因素会影响胎儿的听力发育
遗传是影响胎儿听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高危人群,特别是有耳聋家族史或耳聋史,以及生过耳聋孩子的人群,应尽量在怀孕前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和相关遗传咨询,以降低风险。 怀孕期间的很多因素也会影响胎儿的听力发育,主要是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包括风疹、巨细胞病毒等)、使用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药物等。
怀孕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预防病毒感染,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远离辐射,避免接触强噪音环境。
药物使用不当会影响新生儿的听力
新生儿听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有:宫内感染,可对新生儿的内耳和听觉神经造成损害; 早产儿严重缺氧、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胎龄小、体重低也易发生听力损失; 某些药物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新生儿的听力。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新生儿听力损失早期发现最有效的措施,需要及时接受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将听力损失的危害降到最低。
儿童应警惕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感染是儿童期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急性中耳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儿童咽鼓管短、扁、宽,细菌和病毒容易侵入中耳。
此外,一些遗传性耳聋发生在儿童时期,应进行基因检测,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和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麻疹、脑膜炎等传染病也可引起听力损失,应及时检查听力。 有窒息史、产伤史、严重黄疸、病毒感染等的新生儿,应根据年龄定期进行体检。
为了保护听力,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应注意预防感冒,积极发展鼻咽疾病; 洗澡和游泳,以免窒息和耳朵进水; 不要随意抠耳朵; 预防头部和耳朵外伤; 远离噪音和嘈杂的声音;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等。
长时间用耳机悄悄地窃取青少年的听力
娱乐性噪音暴露是青少年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普遍有长期使用耳朵等不良的耳朵习惯,娱乐噪音导致听力受损的风险也在增加。
青少年应提高对娱乐噪音风险的认识,并养成安全使用耳朵的习惯。 安全使用耳机,遵循“60-60-60规则”,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音量不超过总音量的60%,外界噪音不超过60分贝; 请勿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 远离或减少娱乐噪音暴露的时间。 当被动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中时,您可以佩戴降噪耳塞或耳罩来保护您的听力。
成年人要提防突发性耳聋
熬夜、压力大、紧张、长期疲劳、睡眠不足都可能阻碍内耳的血液流动**,一旦暴露于外界刺激,如温度突然变化、病毒感染等,很容易导致听力损失。 此外,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损害内耳和听觉神经中枢,诱发听力损失。
成年人应遵循健康的耳朵护理和使用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 因职业需要而暴露在噪音中的人,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在早期阶段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定期检查听力很重要。
老年人耳聋的早期干预很重要
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听觉器官往往经历缓慢而渐进的生理衰退,听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 老年性耳聋还受到健康状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精神压力和其他老年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老年人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 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噪音、毒品、烟酒等不良因素。 定期检查听力,如果有听力损失,应及时选择助听器,防止听力进一步恶化,避免认知能力下降,提高生活质量。
*:习安晚报 主管编辑 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