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旅行回睒】。
作者:徐丹丹(湖北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艺术是人类思想的极高表现,所有民族在自然条件下都保留了其美的特征。
唐义和(1905-1944)。
在动荡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艺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救国运动。 许多艺术家都用画笔书写了民族独立历史的跌宕起伏。 作为开拓者之一,唐一和始终将艺术创作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艺术谱写了为国服务的人生篇章。
《七七之角》(油画)唐一和。
缝纫(素描)唐一和。
江进素描(油画)之一,唐一和。
唐一和,1905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昌一个医生家庭,曾就读于武昌艺术学校(私立武昌艺术学院的前身)和北京艺术学院,致力于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宣传工作。 1931年以第二名考入巴黎美术学院,在艰苦的条件下孜孜不倦地工作,继承了法国学院派扎实的现实主义,并获得了学院的“罗马奖”,作品入选法国春季沙龙。
1934年,唐一和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回国后,回到武昌艺术学院从事艺术教育,满怀热情地投身于爱国救国运动。 这一时期,《还我江山》《正义战争》《七七之角》等作品,清晰地展现了艺术家“以艺术为矛”的创作理想。 其中,油画《七七之角》描绘了青年宣传队到城乡进行抗日宣传的场景。 一位艺术史学家曾评论说:“在抗战的文艺中,有《义勇军进行曲》,在艺术上有《七十七号角》。 ”
“到人民中去”是唐一和的艺术命题,这与他长期关心民生是分不开的。 回国后不久,唐一和就计划创作一幅大型油画《大游行》,为此他画了一系列以劳动人民为题材的素描,延续并强化了他之前的素描理念:摒弃清晰的轮廓,用广义的笔触和涂抹来塑造块状结构,营造出虚实交融的效果。 这就要求创作者对所描绘物体的结构和明暗关系有深入的了解,说明他已经掌握了法国学院的绘画手法,并突破了它的束缚,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
富有感染力的写实手法,让唐一和在写实题材的创作上更加得心应手。 油画《祖孙》中,老人背微弯,眼神不亮,但抱着孙子的粗糙手依然有力,与孙子年轻的脸颊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坚韧和艰辛。 唐一和1940年后创作的《女游击队员》《村妇》等油画聚焦抗日战争人民和劳动人民,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虽然绘画语言坚持严谨的写实风格,但画面却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同时借鉴了印象派鲜艳的色彩表现。 他创作中的这种开放性、包容性和突破性创新,反映了艺术家对西方艺术如何“为所用”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不断的创作研究,唐一和意识到,只有用大众能理解的艺术语言,才能传达思想,引起共鸣,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中西美艺术的精髓,结合时代需要,为作品注入灵魂才是正确的道路。 基于此,唐一和最终形成了一种兼收并蓄、中西合一的现实主义创作观。
虽然生活贫寒,但唐一和从未改变过艺术的初心,坚守着一个艺术家的情操和使命,不为名利所动。 武昌艺术派西迁后,唐一和以画肖像画闻名,有名人前来求肖像,但唐一和婉言谢绝:“我的画是要传下去的,所以我画的人也要永远传下去。 面对其他学校的高薪招聘,他说:“学校培养了我,如果我离开了,我怎么能配得上哥哥和这些学生? ”
1944年,唐义和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但不幸在前往重庆参加会议、为武昌艺术学校筹集资金的途中去世。 经过多次流离失所,唐一和的大部分作品都已散落一地,世界上仅存70多件。 即使有幸存的自画像,即使是在用来包装食物的桐油纸上,艺术家的吸引力仍然引人注目,不仅让人瞥见艺术家的天才和表现力,还瞥见了他尽管缺乏食物和衣服的人生旅程。
作为20世纪中国艺术创作和教育的先行者,唐一和不仅探索艺术的创新,而且言行行传,致力于教育人。 有的同学不顾毕业后的高薪坚持留在学校打工,有的学生在唐一和遇害、武昌艺校动乱时回来教书报恩。 唐一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影响了中国现代油画的本土化进程,正如他的同学吴作人所评价的那样,“勤奋探索艺术,献身于教育事业”。 唐一和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观,更在于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奋斗的民族精神,在中国艺术史上散发着不朽的光彩。
光明**“ 2024-03-03 09版)。
*:光明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