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既是发展的主张,也是改革的主张。
什么是生产力的“新”质量? “新”在新的科技、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中,也“新”在新的生产关系中,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科技到生产力。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有新的思想、新的路径。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台新引擎不可或缺的点火系统。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两个轮子”一起旋转,使各种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利流向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第一驱动力”才能更加澎湃。
数据元素运行起来。
走进杭州神昊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机器人世界:有的“小人”坐在铁轨上一路巡视,有的爬上50米高功率输电线路自由穿梭; 有的“大佬”挥舞着机械手在水下进行救援打捞工作,有的站在检查站进行人脸识别和体温测量......路人
神昊科技副总经理吴海腾介绍:“我们的机器人家族正在向海、陆、空、隧道进军,在人类难以到达的高风险、高压、恶劣环境中发挥作用。 ”
在生产端,“人工智能+机器人”改变了工业领域传统的运维方式,不断突破各种应用场景的技术难点。 在销售方面,数字技术和商品销售的增量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嗨,你好! 我是某某品牌福利官。 电话是告诉你......另一端的女声不仅可以根据用户的反应打断语音,停顿一下,还可以回答问题。 “你是机器人吗? 女声对于这个出乎意料的问题犹豫了两秒,然后用焦急而好笑的语气否认:“我不是! ”
看似如此“真实”,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人工智能呼出系统。 浙江百盈科技联合创始人刘鹏举例说,“超过100万**回访,超过70万条短信,超过6万会员下单,商品总交易额近5000万元,这是我们在一天内为一个美妆品牌所做的会员营销成果。
机器人、数字人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在生产力新质量上的新变化,刺激了智能制造、共享经济、线上线下等新模式。 新质量生产力和新生产关系的演进和发展,使经济社会逐步摆脱了传统的增长道路,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将持续推进。 数据要素作为带动经济运行的新生产要素,正在加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对经济发展产生乘数效应。
各地都在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作为形成新型优质生产力的催化剂。 多年来一直是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省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强调,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抓好IPv6的规模化部署,推进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
浙江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省份。 2023年,杭州市余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将实现1998年增加值5亿元,同比增长119%,占GDP的68%1%,居浙江第一。 余杭还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数字经济“二次攀登”,高水平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家新经济研究院创始理事长朱克立表示,数字经济本身就是新质量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数字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新质量生产力的实际支撑。 一方面,数智赋能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催生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另一方面,新型优质生产力组合中的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能力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民营经济已经生机勃勃。
在思肯泰的产品体验中,工作人员拿着扫描仪对车门周围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扫描,很快,侧面的显示屏上同时生成了汽车的3D数据模型。 记者看到,模型下方的**列出了多个表面点数据,大部分是绿色的,有些是红色的。 思肯泰市场经理张洋解释道:“标为红色的数据表示不合格,即数据偏差超过一定标准,需要返工。 ”
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3D视觉测量精度更高,速度更快,是高精度制造过程中的好帮手。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思肯泰克(杭州)有限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3D打印等领域,正在积极打造全球领先的3D视觉数字民族品牌。
民营企业是加快形成优质生产力的新生力量。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创新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补短板,强民生,很多细分领域的冠军都是民营企业。
在一家燃煤电厂,在一个装满材料的仓库顶部,安装了几个红外热像仪。 在智能管理平台的屏幕上,员工可以实时看到仓库内的图片和温度,也可以手动测量温度,远程控制,并根据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报表管理。 如果发生事故,平台会自动发出警报。
能看到温度的红外热成像产品正从日常测温走向工业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 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使武汉高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红外热成像领域的第一名。 杭州高德智干数字科技负责人张凡介绍,“基于此,我们可以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工业制造、数字乡村等创新应用。
从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到应用创新、集成创新,民营企业勇闯创新无人区。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华为在5G领域专利数量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截至2023年9月,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布的专利申请总数和授权专利数量均位居全球互联网公司第二位。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新经济、新业态都是民营企业开创的。
正如广东省委书记黄昆明在新年第一次会议上所说,“广东企业敢于创新、持之以恒,华为、美的、比亚迪等企业在长期的市场洗礼中成长为世界级创新型企业,一批批专精特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是我们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和坚定信心。
各地都在积极为民营企业创造越来越好的发展环境,激发更多新模式、新应用。 广东省出台30项加强民营经济的措施,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优势,促进民营企业在粤港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浙江省已明确,将建立高效的企业相关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及时响应和解决民营企业的声音和诉求,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湖北省推出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专项规划,要尽快将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措施升级为法律规定。
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表示:“创新与活力是民营经济的两大基因,它们与新的优质生产力有着天然的关系。 要加大对科技型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民营经济在发展新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两轮驱动“打开”。
早春时节,下雪。 中州时代新能源生产基地的塔吊一字排开,项目建设紧张有序,今年投产的目标是冲刺。
从开始对接到正式签约不到100天,从签约到开工不到100天。 “两个'不到100天'的背后,离不开当地**的大力支持,聚焦一流营商环境,在项目审批、土地**、金融安全、建设环境等关键环节。 项目建设总部办公室负责人李克介绍,基地按照“灯塔工厂”标准建设,项目厂房采用宁德时代最先进的超级智能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将建成年产值千亿元的新能源电池基地。
* 贴心优化环境,企业专注创新发展。 作为“连锁主”企业,中州时代带动了20多个新能源产业配套项目落户洛阳宜宾科技城,产业生态形成加速。
在创新的系统工程中,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突破制约新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两轮驱动”,让创新源不断流动。
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多点突破、纵深推进,高质量完成科技体制改革143项任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科技创新基本制度框架建立。 显著提升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
人们常用“从0到1”来形容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而用“从1到10”甚至“无穷大”来形容科技成果往往需要跨越“死亡谷”,才能真正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生产力。
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上架起一座桥梁,更是要打通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的“生命通道”,增强产业韧性,实现安全可靠。 湖北省九峰山实验室主任丁启超说。
化合物半导体凭借其优越的性能,被视为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主导方向之一。 作为湖北省十大实验室之一,九峰山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打造了全球化合物半导体行业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科研和中试平台。 实验室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人员独立,成果独立,任务独立。
如今,九峰山实验室有数百个项目同时运行,既有产学合作方的联合研发项目,也有实验室根据发展愿景必须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 新年伊始,投资50亿元的化合物半导体孵化加速制造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将在这里深度融合,打造全球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高地。
*国家行政学院党校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认为,新生产力的发展给生产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通常表现为更加灵活、开放和包容的生产组织形式,更加注重创新、合作和共享,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环境。
最好的办法是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提问者、回答者和标志者,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新发展局局长钟福平说。 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东湖高新区实施了“揭开领跑者”项目,该项目不选不限,每个项目的支持金额为项目总投资的20%-40%,目前在光通信重点领域, 集成电路、激光、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已上市112项,立项72个项目,超过4000万元的**资金杠杆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近5亿元。
把创新放在企业上,放在产业上,放在发展上! 科技创新的星星正在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系。
经济**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记者唐伟斌、曹红艳、黄欣、熊丽、李鹏达、夏先清、董庆森、张建军、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