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至于通知,不至于咨询! 车企无条件裁员,第一波失业来袭?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2-19

温馨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规定,机动车辆过人行横道时应减速; 如果行人正在过人行横道,他或她应该停下来让路。 当机动车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道路上通过时,应避开行人过马路。

汽车行业的内卷化严重影响了主机厂和厂商,市场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日益内卷化的市场环境,车企纷纷推出降本增效战略,以降低运营成本,进入2024年,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应对市场变化。 我们来看看最近有哪些车企做出了裁员的决定?

小米突然裁员

近日,小米员工爆料称,小米将于2月29日进行大规模裁员,薪酬标准为N+1。 裁员只是通知,没有商量余地。 该员工还透露,公司将于3月5日发放年终奖,并提前裁员。

该员工抱怨说,他一谈工资,说是14工资,但入职后,公司强行把月薪压到年底。 提前裁员,给员工发一波年终奖,没有社会责任感。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裁员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员工被迫接受。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小米采取裁员措施呢?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与小米汽车的战略布局有关。 小米起步于手机,跨界造车需要增加巨大的研发和技术成本。 小米的首款量产车SU7尚未推出,目前尚不清楚它将在市场上引起多大的反响。 为了保证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小米不得不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并优化内部结构。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这次裁员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他们不仅要面对失业的风险,还要忍受企业的不公平待遇。 此外,突如其来的裁员事件对小米汽车的口碑影响不言而喻,小米Su7上市后,谁来为员工没有责任感的车企买单?

高河裁员关门店

高端新势力高河传闻正在裁员。 高和员工表示,“实习生基本都被解雇了,少数正式员工也被解雇了,但具体人数很难说。 对于裁员,高河曾回应称,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和人员流动是日常管理工作,所谓大规模裁员并不存在。

虽然高河很快辟谣,但仍然掩盖不了高河的很多问题。 2022年,高河交付了4520辆汽车,与2021年相比仅增加了283辆。 2024年初,所有车企都公布了2023年的成绩单,但高河选择保持沉默。

月销售额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这与该品牌成立之初在高端奢侈品市场中的高调炒作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相关门店关门、取消员工福利、最优秀商人缺钱等传闻不断,再次将高河推上了风口浪尖。

宣布撤出高合成资本的商店。

目前,高飞已推出三款车型:高合频X、高合HiPhi Y和高合HiPhi Z,价格在34万-80万元之间,与一线豪华BBA车的价格相当。 但从核心竞争力来看,高河几乎只剩下库存了。

例如,在材料方面,高河采用了大量的高端技术。 如全球首款智能电动SUV采用主动后轮转向、89度无框车门设计、劳斯莱斯同门门、英国进口音响等。 这些材料看似高端奢华,但实际上有多少技术含量,明眼人一眼就能知道。 后来,高河也因为音频翻车事件毁了名声。

在核心三电体系中,电池来自宁德时代,电机来自博世,所以说公司是硬件集成商也不为过。 当别人在卷起科技产品时,高河却把心思花在了宣传和整合上。

所以不难理解高河为什么卖得不好。 到目前为止,高河不得不通过裁员和成本控制来应对市场变化,没有自身技术的加持,这种做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Polestar全球裁员

日前,沃尔沃宣布将停止向子公司极星汽车提供资金,并考虑将其在极星的股份转让给其他股东。 沃尔沃目前持有约48%的股份。

与此同时,Polestar计划裁员的消息也传开了。 据报道,Polestar计划在全球裁员约45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5%。

据分析,Polestar的裁员可能与销售不佳有关。 Polestar的2023年年销售目标是8万辆,但由于Polestar 3无法量产,年目标已下调至6-7万辆。 但在2023年之后,Polestar的销量只有5辆46万辆,仍低于6万辆的目标。

销量不及预期,Polestar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 相关财报数据显示,极星亏损735亿美元。 只能靠沃尔沃和吉利的输血。

针对此次裁员,Polestar表示,此次裁员旨在加速提高利润率,降低公司总资本需求,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的目标。

不得不说,这种回应掩盖不了Polestar运营不善的尴尬。 沃尔沃的**,可以看出它正在逐渐失去对Polestar的信心。 如今吉利拥有领克、极氪等多个子品牌,吉利还能继续给卖得不好的极星输多久?

飞凡退出智能驾驶团队

1月底,上汽飞凡曝光智能驾驶部门裁员近200人。 同时,飞凡还提供3种方案供您选择。 首先,选择 n+1;第二,去上汽研发院; 第三,去上汽零光束。

这不禁让人对过年感到心疼。 据报道,飞凡团队首席产品官皮亚胡最近也离职了。 可以说,飞帆的整个智能驾驶团队都冷了下来。

情况并不乐观。 公开数据显示,飞凡2023年的销量将在2-2左右10,000个单位。 同为上汽新能源旗下品牌的智己汽车年销量已达3辆80,000台。

这还不是致命的。 最重要的是,飞凡R7降价9万元,起价1899万的销量,销量仅达到3099台,同款兄弟智基LS6月销量都已突破1万台,起价更贵了280,000元。

长期以来,飞凡一直强调全栈式自我发展的能力,还投入了70亿元打造品牌,显然在上汽集团投入了更多的资源。 不过,飞凡和智己这两个品牌都是上汽生产的,价格昂贵的智己的销量要好一些,恐怕连上汽自己都感到惊讶。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飞帆在营销方面的努力还是没有到位的。 一味强调“最好的座舱”只是消费者层面的一个概念,无法深入人心。 最具突破性的循环是2022年成都车展上的飞凡FR6电池寿命。

上汽集团曾表示,将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现在飞凡智能驾驶团队已经撤出,上汽集团还有什么灵魂呢? 任重道远,飞帆的高端之路能走多远?

新势力中,魏玛没能熬过2023年,汉马科技计划破产重组。 新能源汽车圈淘汰竞争加剧,小米汽车前途未卜,业务危机高企,被边缘化的极星、高端飞凡都通过裁员降本自救。 可以预见,车企的处境越来越困难,能否走出这个泥潭,就看自己自己创造。

版权声明

本文**中的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持著作权证书与作者联系。

如果您需要,请从此 *** 背景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威恒(福州)律师事务所,赖成龙,律师。

官方**

www.51qc.com

相似文章

    2024年,只有四家车企完成销售任务,其余的都被市场教训了

    今年的国内车企销量榜出炉时间很早,这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各大车企都有不错的业绩。但如果你看看他们 年的计划销售目标,你会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没有完成他们的任务。从目前已经披露的去年销量表来看,只有比亚迪汽车 吉利 联想和御亚汽车完成了任务,其他的都被残酷的市场教育了。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第一兄...

    华为“无车”威胁新车企业担忧与挑战

    虽然华为不造车,但没有人能撼动其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国内车企感受到了华为的可怕冲击,尤其是许多汽车制造新势力。此前,在战略研讨会上,理想强调需要避开华为的优势 小鹏汽车公开反对华为,最终乖乖接受了这个建议。问题是,新生力量为什么对 不造车 的华为如此忌惮?今天就来聊一聊。未来,汽车将有两大核心技术,...

    不造车的华为,为什么会成为传统车企的救命稻草?

    今年国庆假期前,理想汽车召开了秋季战略会议。一般来说,召开企业战略会议的目的是指明方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热情洋溢 轰轰烈烈地向前迈进。结果,谁能想到,经过天严肃紧张的深度 李湘做出了一个非常 懦弱 的决定,看向外界 避开华为的优势!至少从表面上看,Ideal就是这样做的。当何小鹏和于成东因为AEB空...

    中国车企造车怪,明明不赚钱还疯狂烧钱,消费者买单含泪

    中国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不仅汽车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以目前主流的新能源为例,欧美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是个位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不计其数,除了家喻户晓的比亚迪 特斯拉 蔚来,还有恒驰汽车 Byton汽车 云度汽车 前途汽车 Iconic,这些都是,反正都是PPT造车,虽然只是为了...

    如果目标达不到,很多车企就会卷起袖子打价格战

    导语 各家车企已公布今年月的销量。随着揭晓全年销售额的日子临近,大家也在努力,掀起新一轮的 战,希望在年底交出更好的成绩单。撰写者 张大川 编辑 草。近期,欧美汽车市场电动汽车的增长态势有所放缓。包括大众 通用和福特在内的多家跨国汽车制造商或多或少都面临着电动汽车订单短缺的问题。不过,在国内汽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