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项目。
防水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防水混凝土的致密性、施工缝、后浇带的处理措施、膜接缝的处理措施、防水材料的质量、操作工艺等方面。 为确保防水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防水材料必须由合格证、复检报告等技术资料,以及防水材料用量、性能等技术指标组成。
2、防水混凝土的配置必须符合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在运行中必须加强计量管理。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要严格控制,既要兼顾混凝土的防水效果,又要兼顾混凝土的可泵送性。 外加剂的用量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验室配比试验确定。
3、砂、石等物料含泥量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严禁超标。
4、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动、养护应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和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
5、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40cm,相邻两层之间的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
6、防水混凝土应机械振动,不得手动振动。
7、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影响很大,特别是早期湿法养护更为重要,一般当混凝土进入终凝时,应盖上盖土,浇水湿法养护不小于14d。
8、混凝土防水结构浇筑后严禁打孔。 防水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埋铁件和预留孔,以及结构的后浇接缝,都是可能导致漏水的薄弱环节,应采取措施精心施工。 禁止在外墙上使用墙套,并应有止水带,止水带宽度不应小于50mm。
9、施工缝是防水的薄弱环节之一,施工缝不留或少留。 墙体的垂直施工缝应与后浇带统一,不得留下其他竖向施工缝。 最低水平施工缝距底板面500mm,距穿墙孔边缘不小于300mm,避免在墙板承受最大弯矩或剪切力的部位。
10、浇筑后带接缝前,应凿开接缝表面,清除浮物颗粒和杂物。 在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用清水冲洗并保持湿润,并铺设一层20-25mm厚的水泥砂浆,材料和石灰砂比应与混凝土相同。 压实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11、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两侧先浇筑的混凝土强度高一个强度等级。 浇筑后带的位置、形式和尺寸应按设计规程施工。
12、后浇筑混凝土应按设计要求在两侧浇筑混凝土60天后浇筑。
13、柔性防水层基层施工前必须干燥,含水率应小于9%。
14、防水卷材施工时,铺砌卷材前,必须用1:3水泥砂浆平整压实不平整的地方,裂缝和接缝处必须用填缝材料平整,混凝土蜂窝和麻面应先凿,防水砂浆应平整,并附加一层水平施工缝, 混凝土蜂窝、麻面等地方必须铺设,然后要做成膜防水层。
15、控制胶粘剂刷涂间隔,一般要求涂在基材和卷材上的胶粘剂达到表面干燥程度,通常为10-30min,施工时可凭经验确定,不粘时可用手指触摸。
16、铺装防水卷材时,卷材必须严密平整,不得起皱。 线圈之间的搭接接头必须重叠 7 10cm,线圈的搭接接头应遵循主导风向。 油漆的厚度不应流动。
17、涂料施工时应连续均匀刷洗,使厚度均匀,不堆积、不流动、不渗漏,二次施工只能在同一涂膜干燥后进行,否则水分不会挥发,造成气泡的产生,影响防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