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决定撤离,员工前途忧心忡忡!
自在美国上市以来,华为在很多领域都受到了重创,尤其是在芯片和手机方面,因为台积电和富士康已经停止了晶圆代工业务,华为已经三年没有可用的内核,苹果的手机业务一度处于垫底。
相反,由于前段时间美国"帮助"、苹果公司"华为事件"市场占有率从8%上升到20%,再次成为销售冠军,可谓丰收。 对此,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曾多次向中国用户表示感谢,并强调苹果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苹果在坐拥中国巨大消费市场的同时,也开始将产业链的重心从中国大陆转移到印度等廉价劳动力充足的东南亚地区。 此举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也是为了摆脱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避免未来被美国利用"包 络"。
不过,库克想多了,低估了中国市场,华为被美国制裁了,但这三年来,我们什么时候得罪了苹果? 中国一贯奉行公平公开的原则,只要苹果合法经营,国家就会为其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与苹果相比,富士康的行为无疑更令人失望。 为了拥抱苹果"大腿"郭泰明在中国大陆裁员数十万人,可谓产业链转移"陈述"他们非但没有感谢中国大陆对富士康的优待,反而毫不客气地声称,正是这些老牌企业感谢了中国大陆多年来对富士康的优待。
数据显示,近四年来,富士康在印度开设了9家工厂和30个分厂,员工近5万人,投资超过300亿元!
此外,不久前,富士康宣布,到2026年将产能从中国大陆转移到印度,从而将员工人数增加到20万人! 显然,为了获得更多的iPhone订单,富士康决定在印度效仿苹果"战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印度工厂的产能和业绩远不如国内工厂,富士康不仅不被苹果看好,而且一直"边缘化"。以 iPhone 15 订单为例:苹果将 27% 的股份转让给富士康的专利产品朗讯精密和和硕。
更让郭台铭难过的是,印度再次拒绝了他申请富士康和印度韦丹塔集团共同投资的半导体项目,理由看似合理。 最终,富士康选择了退出,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面对这种情况,富士康似乎已经醒悟过来,近日宣布将在郑州投资5亿元,建设一家专门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工厂。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郭台铭的做法确实非常明智:一方面是抓住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龙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抓住机会。 一方面是对中国大陆的善意,另一方面是对印度施加压力。
毫不奇怪,前段时间一位国外**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富士康已经与印度HCL集团达成协议,在印度建设芯片封装测试工厂。 富士康投资3700万元,收购40%股权。 与此同时,印方已公开表示,已从富士康获得约1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业内热议,不少网友纷纷猜测,国泰明为何要投资5亿元在河南郑州建厂,这难道只是权宜之计吗? 考虑到在印度的投资规模,富士康几乎把所有东西都投入了"芯片"一切都摆在桌面上。 一些外国**也报道了富士康退出中国大陆的消息,看来郭泰明真的打算逃跑。
那么,当富士康加速产能转移时,中国大陆数十万工人将会发生什么? 事实上,即使富士康离开,大陆市场也不会受到影响。
在中国高端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富士康充其量只是一个低附加值的代工厂,而不是不可替代的。 近年来,比亚迪、立讯精密等国内制造企业发展迅速,规模和影响力跃居行业前列,完全有能力蚕食富士康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富士康一直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市场之间跳跃'进出外就餐'郭台铭已经把两岸统一的口号挂在嘴边,如果富士康在印度遭遇挫折,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你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