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稳固,百姓安心,农业强,各行各业兴旺。 2023年,延边州将坚持乡村振兴“三乡”工作,扎实推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重点任务,国家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延边州粮食总产量达到37个6亿斤,实现6连增; 全州农机总功率达到330万千瓦;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收获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级95%……
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记录了延边州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坚实足迹。
对自己负责
为粮食安全建立坚实的底线
去年10月中旬以来,延吉市朝阳川镇泰兴村正式启动秸秆还田工作。 撒布机在前方“开路”,几台旋耕机并排前进,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土面上的秸秆埋在地下,黑土露出来。
秸秆还田分为三个步骤,秸秆机械粉碎后,由抛料机喷洒稻秸秆腐菌剂,再由旋耕机进行机械化掩埋技术,实现稻草返田量足量。 延边市盛岳养殖农民合作社社长齐森告诉记者,合作社共投入投料机5台,2200马力旋耕机,并对车辆油箱进行了改装,大大节省了时间,有效提高了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率。
如今,机械化大规模作业早已成为春耕秋收战场上的主力军,让农业生产跑出了“加速”。
机械化耕作省时省力,一台农机一天可播种3至4公顷,20多公顷的播种任务5天即可完成,1公顷不仅可节省400元,还可享受多项补贴,一年多赚几千元! 安图县两江镇四子村村民单惠芝感叹机械化作业的速度和效率。
去年,他种植了20多公顷玉米,依靠农业机械化和免耕技术克服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使繁重的农活变得更容易。
2023年,延边州将大力实施地储粮、科技储粮战略,千方百计打造粮食安全坚实“压舱石”,在多方所拓展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继续开展“黑土粮仓”科技攻坚战, 推进绿色生产增效技术,通过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将机收损失率降低到18%,减少粮食损失约2万吨,稳定农业发展的“基本板块”。
因地制宜
发展具有特殊优势的产业
位于望清县吉关乡大北沟村,面积约182公顷黑木耳种植基地生产的黑木耳深受消费者青睐。
基地负责人、红鸡冠黑木耳合作社董事长林彦告诉记者,他们建立了日产3万袋木耳包生产线和木耳烘干车间,加快发展菌种研究、木耳包加工、木耳栽培、种植种植、挂袋栽培、 包装销售一体化,基地年产值可达700万元。
除了种植黑木耳、人参、水稻等特色农产品外,延边州在养殖业发展上也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加快项目建设、 并开展财政支持。
走进珲春延边牛集约化养殖示范园项目现场,在山川、河流、田野的映衬下,现代牛棚格外醒目壮观。 项目通过建设产业链完整的延边养牛养殖园区,实现传统畜牧、特色民俗文化与科普教育的融合,加速推动珲春肉牛产业做大做强,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
延边牛集中养殖示范园总经理韩宝刚表示,园区配备了肉牛全产业链物联网系统,为每头奶牛配制专属“身份证”,让所有产品都能追溯,行踪查到。 未来,在销售方面,将逐步从前期的本地营销转向进入全国一二线城市的中高端肉牛市场。
从里到外
河美乡村适合生活和工作
站在和龙市东城镇广东村入口处,可以看到两边整洁干净的房屋遵循朝鲜民族的传统建筑形式,青花相间的墙壁上绘有鲜艳的韩国特色壁画。
过去,由于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打工,村里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单一。 现在,广东村已全面推广有机水稻种植,并建立了自己的品牌“Moxida”,产品销往国内市场、日韩两地。
稻田秀丽的风景为广东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打造了集民俗旅游、观光体验、风味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现代乡村田园旅游区,不仅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也带动了村民创业就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延边州将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振兴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集体“三变”,在营业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收入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多元,增速居全省前列。
如今,农业产业规划振奋人心,农业相关项目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焕然一新,一幅田园美景、农富强冶冶的美丽图景在延边大地上缓缓展开。
一审:童彦。
二审:赵阳。
三审:孙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