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情况下,买入日历价差策略的盈亏小于简单买入策略和垂直价差策略,即使入市后第二天标的物波动较大,也无需过多担心投资组合的大盈亏, 这是一种可以安心持有的策略。
[日历价差策略的原理和组成]。
1.什么是日历点差策略。
对于我们之前介绍的策略,合同月份选择在同一个月,例如,相同的最近一个月,或相同的下个月,而不交叉不同的月份; 这次引入的日历价差策略是一种将买入和卖出头寸放在不同月份的策略。 由于日历价差的位置放置在不同的月份,因此日历价差也称为时间价差或水平价差。
一般来说,日历价差策略会选择交易相同的期权类型(例如相同的看涨期权,或相同的看跌期权)和相同的执行价格,但选择在不同月份选择买入和卖出月份的组合。 从保费的收支来看,溢价的净支出称为日历价差,溢价的净收益称为卖出日历价差,组合如下:
2.日历点差策略的原理。
在**期权变动的情况下,同一期权类型的相同行权价格通常与标的资产**变动引起的溢价波动方向相同,只是差额通常只在溢价的波动范围内。 例如,当前的 50 ETF 期权的执行价格为 3看涨期权为0,下个月的执行价格为30看涨期权,波动方向应该相同,差额只在**或**点的差值上,所以同时买入和卖出同一类型的期权可以抵消大部分**的波动,只留下时间价值和隐含波动率对溢价的影响。 日历价差策略是一种用于在隐含波动率变化不大时赚取时间价值的策略。
因为日历价差策略是一种用来赚取时间价值的策略,所以在选择行使价时,一般会选择时间价值最大的一个,通常在平价附近。 此外,由于远月的成交量通常较小,平价附近交易量通常较高,因此在选择行权价时入市也更方便,滑点较低。
3.日历点差策略的类型。
如前所述,日历价差策略分为买入日历价差策略和卖出日历价差策略,那么这两种策略在使用中有什么区别呢?
在买入日历价差策略的部分,由于近月期权的时间价值会比远月期权的时间价值扣除得更快,因此在标的**波动不大的情况下,近月卖出头寸的溢价收益可以弥补远月**头寸的溢价损失, 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此外,如果近月卖出的期权到期,远月的买入仓位继续持仓,卖出仓位收取的溢价也可以作为买入仓位的成本降低,达到降低买入成本的目的。
在卖出日历价差部分,由于远月卖出仓位的时间价值减值小于近月,因此在标的波动不大的近月,弥补买入仓位溢价损失的难度较小。 此外,由于近月的买入仓位会先到期结算,如果只留下远月的单仓卖方仓位,风险也会更大。 由于上述原因,买入日历点差策略被更广泛地使用。 在下文中,我们将介绍购买日历点差的策略。
4.日历价差策略的损益方案。
下图显示了买入和卖出日历价差的盈亏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日历价差和蝴蝶价差两种策略的盈亏情况图其实是相当相似的,但是蝴蝶价差的构成涉及4个仓位,多头和空头3个行权, 而日历点差只包含1个行使价和2个仓位,更容易构建,所以日历点差可以换一种方式使用,也就是说,它可以作为蝴蝶策略的替代品。
[损益情景和日历价差策略的特征]。
1.**日历价差策略的损益方案。
日历价差有两种盈利情景:一是近月仓位溢价下降的利润大于远月仓位溢价下降的损失(时间价值带来利润),另一种是远月仓位溢价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损失在近月仓位的溢价中(隐藏波的增加带来利润)。基于日历点差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日历点差的盈亏: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入场之初,远近月差为100,卖出仓位收益为100,买入仓位支出为200,溢价净收支为-100。 以下是需要遵循的五件事:
a) 好:卖出头寸赚50(100-50),买入头寸赚50(250-200),总共赚100,远月价和近月价差200。
b) 差价:卖出仓位50(100-150),买入仓位50(150-200),共100点,远月价和近月价差为0。
c) 无变化:卖出仓位100(100-0),买入仓位100(100-200),总盈亏为0,远近月差价为100。
d) 小利润:卖出仓位50(100-50),买入仓位20(180-200),共30,远月和近月价格的差值为130。
e)小亏损:卖出仓位亏损30(100-130),买入仓位亏损10(210-200),总亏损20,远近月价差80。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一旦远近月价差开始收敛(100),那么买入跨月价差的策略就会产生利润,因此跨远月价差的盈亏与远近月价差密切相关。
最大亏损点:虽然实际上上表中场景(a)和情况(b)的远近月**不太可能是不同的方向,但我们也可以发现,情况(b)下的远近月价差为0,这实际上几乎是买入日历价差的最大亏损点,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近月合约的溢价不会超过远月合约的溢价(因为远月合约的时间价值较大),即当远近月合约价差为0时,是买入日历价差的最大亏损点(因为价差不会<0),所以从盈亏的角度来看,买入日历价差时的价差在开始时的市场是最大成本点,即策略组合的最大损失。但是,就发生的概率而言,最大损失点很难出现,因为近月合约的溢价价值很难赶上远月合约的溢价。
最大止盈:在买入日历点差策略中,虽然可以大致确定最大损失,但不能立即确定最大获利点。 原因是当近月合约到期时,卖方持仓的最大盈利点是溢价为0,并且由于近月合约和远月合约的波动通常在同一方向上,因此此时远月合约的价值通常小于入场点, 因此,远月合约的价值是最终策略组合能否盈利的关键。在上表(c)的情况下,当近月合约的溢价为0时,如果远月合约的溢价高于100,则投资组合将获利,如果远月合约的溢价低于100,则投资组合将亏损。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当近月合约的结算溢价为0时,远月合约的溢价保持不变,价差为200,利润为100,但发生的概率很低。
2.买入日历点差策略的特点。
1)最大损失是有限的。
如前所述,在前面提到的买入日历价差策略和垂直价差策略和反比价差策略中不会出现额外的损失,并且由于买入日历价差策略的最大损失实际上不太可能发生(远近月价差必须为0),因此该策略的实际盈亏比看起来会比理论上更好。 此外,由于最大亏损等于入场时的远近月价差,因此在远近月价差相对较小的情况下选择入市,可以获得更好的盈亏比。
2)对主题趋势的感知。
买入日历价差策略的盈亏情景是,入场时平仓时尽可能接近行权价,因此相信行情不会有较动,而我们上次提到的反比价差正好相反,行权价与入场价尽可能远, 因此,这两种策略可以相辅相成。例如,买入日历价差策略与一点点反比价差策略作为对冲,或者结合反比价差策略的基础和一点点买入日历价差策略以降低成本和股票波动性都是可行的方法。
3)隐含波动率的影响。
如上所述,当远月和近月价差开始背离时,买入日历价差策略将开始获利(因为买入的远月仓位的溢价上升,近月仓位的溢价上升亏损),而当远月和近月**背离时, 通常也是隐含波动率上升的时候,所以选择在隐藏波相对低的时候入市,对于买入日历价差的策略来说,也是一种更容易获利的方法。
隐含波动率也表明,买入日历价差比单卖方策略更好,因为单卖方策略在隐含波动率较低时不容易获利,一是因为收取的溢价较低,其次,一旦隐藏波开始上升,那么单卖方策略就容易亏损, 但买入日历价差策略并不担心隐藏波的上升,这是买入日历价差策略的另一个特点。
4)交易头寸不是同时结算的。
买入日历价差策略与其他策略的最大区别在于买入和卖出头寸不会同时到期。 一般来说,日历价差的结束日期是近月合约的到期结算日,因为近月合约的价值在到期时就已经确定,但远月合约的价值此时仍不确定。 如果缺少一条腿,组合的盈亏分布会发生变化,因此通常会在近月合约到期时平仓。
不过,在这个功能中,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那就是用事件投资的方式进行操作。 比如近月合约到期后,有重要的会议或数据发布,这会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此之前的投资者一般会表现出观望的姿态,市场波动不大,这时可以卖出近月合约期权收取溢价,并且随着远月合约的买入成本降低, 而且由于远月合约的波动性可能会在事件发生后上升,因此买入远月仓位也可能有利可图,这是买入日历价差策略的另一种方式。
[日历价差策略与其他策略的比较]。
1.在短期内抵抗适度波动的能力。
日历价差,由于买入和卖出头寸处于同一类型期权的相同执行价格,可以在短时间内抵消大部分盈亏; 垂直点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如果标的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盈亏将大于日历点差。 让我们以以下场景为例:
示例 1:2022 年 1 月 27 日,50 ETF 收于 3107、2022年1月28日,50 ETF收于3036、单日**228%,相关选项**如下表所示
1月27日-28日各策略盈亏对比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1月28 2在28%区间**下,买入看涨日历价差的盈亏为每组实值1级+36,平价组-13,虚值每组1级-63,而牛市价差的盈亏情况为-221和-212,单次买入认购策略为平价-295,虚值1级-126, 并且日历价差的损失明显小于牛市价差和单买策略的损失。
买入看跌日历价差每组实际价值 1 的盈亏为 -115,每组平价价 -64 和每组虚值 1 级的 -13,熊市价差的盈亏为每组 +169 和 +168,单买看跌策略为平价 +570 和虚值 1 级 +358, 而且日历价差的利润也小于熊市价差和单买看跌策略的利润。
综上所述,在标的资产单日波动幅度超过2%的情况下,历价差的盈亏还是很小的,从抗险性来看,买入历价差对短期内标的物的波动有很好的对应能力。
2.在短期内抵御更动的能力。
让我们来看看如果标的波动更大会发生什么
示例 2:2022 年 3 月 14 日,50 ETF 收盘价为 2832,2022年3月15日,50 ETF收于2687,单日暴跌5下表列出了 12% 和相关选项**
3月14日至15日各策略盈亏对比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3月15日5%的暴跌下,买入认购日历价差每组实际价值1级的盈亏为-170,虚值1级每组的盈亏为-196,而牛市价差的盈亏为-324和-327, 而单买认购策略是1级-499的实值和1级-175的虚值,日历价差的损失明显小于牛市价差和单买认购策略。
买入看跌日历价差的盈亏为实值1级+77,虚值1级+48,熊市价差的盈亏情况为每组+324和+327,单买看跌策略为实值1级+1160和+虚值1级1487, 而日历价差的盈利情况也明显小于熊市价差和单买看跌策略。
综上所述,单日下跌5%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但仍可以看出,虽然日历价差的盈亏比标的物的2%变化有所增加,但仍小于垂直价差和单一买家,说明日历价差确实有更好的能力应对短时间内的动。
3.一般放在结算出口的盈亏比较中。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结算场的大致情况:
示例 3:2022 年 1 月 27 日,50 ETF 收于 3107、2022年2月23日,ETF期权结算,50ETF收于3100,最后小幅下跌023%,相关选项**如下表所示
1月27日至2月23日各策略的盈亏对比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结算出来时,如果标的**变化不大,那么单一买家肯定会赔钱; 在牛市价差中,盈亏上方结算为盈利,亏损下方结算为亏损; 在熊市价差部分,盈亏上方结算为亏损,亏损下方结算为盈利; 另一方面,买入日历价差以平价结算为利润,在平价外结算为亏损。 但即使亏损,日历价差的损失仍然是这些策略中最小的,表明买入日历价差的盈亏情况相对稳定。
4.结算时波动较大的情况。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结算退出点与入场点波动较大的情况:
示例 4:2022 年 3 月 1 日,50 ETF 收于 3105、2022年3月23日,ETF期权结算,50ETF收于2899,最后跌663%,相关选项**如下:
3月1日至23日各策略盈亏对比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标的资产大幅下跌时,简单买入看涨仓位肯定是零,简单买入看跌仓位是可观的获利; 牛市价差部分是全损,而熊市价差部分是获利; 最后,在买入日历价差的部分,越接近最终结算价,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即使在远离最终结算价的4-2-3策略中,每组最终亏损也只有-205元,这仍然是几种策略中亏损最小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情况下,买入日历价差的盈亏都小于简单的买入策略和垂直价差,即使入市后第二天标的物波动较大,也无需过多担心投资组合的大盈亏, 这是一种可以安心持有的策略。
[结论]。
一方面,买入日历价差策略与我们前面提到的垂直价差策略和反向比率价差策略具有相同的特点,在抵抗标的资产大幅波动的风险方面,买入日历价差策略也具有更强的抗**波动能力,买入日历价差策略具有相当好地降低整体仓位风险的优势。
另一方面,买入日历价差可以有较好利润的情况,在离平价不远的情况下,离平价不远,所以可以与垂直价差策略和反向比率价差策略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