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
作者:Ji Kan(**评论员)。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旨在强调湿地不仅提供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而且为人类提供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 目前,我国湿地保护体系已初步建立,湿地保护的重点已转向在保证总面积稳定的前提下全面提升质量。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与森林和海洋一样,被誉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食品**、旅游和就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10亿人依靠湿地为生,尽管湿地仅占地球陆地表面的6%左右,但40%的动植物物种在湿地中生活或繁殖。 此外,湿地在减缓全球变暖、减少环境污染、缓冲洪水、干旱、飓风和海啸的影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其他因素,全球湿地丧失率是森林的三倍,自1970年以来,约有35%的湿地消失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重要理念指引下,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十年来,中国实施了3400多个湿地保护项目,新增和恢复了80多万公顷湿地,通过保护优先和系统治理,补偿了100多万公顷农作物的鸟类损失。 我国湿地面积已达5635万公顷,居亚洲首位,面积总体保持稳定。 未来,我们仍需继续努力推动我国湿地保护从“数量”的增加向“质量”的提高逐步完善。
广泛构建“湿地保护”社会共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为加强湿地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然而,为了短期利益,仍有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不惜破坏湿地。 为此,要发挥湿地保护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博物馆、湿地公园和各类教育机构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普及湿地保护政策和知识,特别是从年轻人那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们了解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带动公众形成共识,形成人们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
持续优化“湿地保护”综合体系。 加强湿地保护,需要有权威的法律法规为后盾,以科学的政策体系为支撑,以良好的监管体系为保障。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湿地立法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重要湿地保护为重点,以应用高新技术手段为支撑的湿地资源保护与监管体系,全国湿地资源监管水平大幅提升。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社会,需要通过完善湿地保护配套政策、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实施重大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等方式,不断提高湿地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的能力,促进湿地保护的高效监管和高质量发展。 加强湿地资源监测监督,深度参与湿地保护国际事务。
充分激发“湿地保护”的持久势头。 加强湿地保护,要注意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特别是充分发挥企业湿地保护新力量的作用,积极推动湿地生态价值转化。 湿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荒地,而应等同于人类的工作、收入和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 红树林是最有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保护渔业生产免受风浪侵袭,还为牡蛎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 我国湿地分布广泛,面积大,类型丰富,从寒温带到热带,从平原到高原,几乎涵盖了《湿地公约》规定的所有湿地类型。 积极探索湿地保护与发展转型路径,让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共同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中国画卷。
光明**“2024-02-05 02版)。
*:光明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