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韩国**《亚洲经济》发表文章称,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电池企业不仅在磷酸铁锂(LFP)电池领域具有技术竞争力,而且在三元电池(NCM、NCA等)领域也具有技术竞争力,韩国企业在这些领域具有优势,正在迅速赶超韩国企业。 有人指出,韩国电池企业要想保持全球竞争力,就必须掌握超间隙技术。
近日,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院中国课题组专业研究员崔在熙表示:“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三元系统领域的研发,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韩国和日本。 ”
事实上,2021年,中国已经申请了4178项NCM电池专利,远远超过韩国的246项、美国的273项和日本的435项。 从各国下一代电池专利申请数量来看,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专利数量高达9625件,而韩国知识产权局只有204件。 日本特许厅收到310份,USPO收到1,544份。
受《通胀削减法案》的影响,中国电池进入美国的门槛非常高,而在欧洲,中国企业不仅在LFP领域,而且在三元电池领域都扩大了自己的地位。 2023年1-7月,中国企业在欧洲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份额为401%,高于上一年的34%。 而同期韩国的份额从635%至57%。
数据显示,特别是在欧洲市场的高镍电池领域,中国的份额为45%,紧随韩国(55%)之后。 宁德时代在欧洲市场销售的三元电池中,高镍(NCM811)占57%,领先的中镍如NCM523(34%)和NCM622(9%)。 研究员崔在熙分析:“除去NCM9等高端产品,中国的技术水平几乎与韩国持平。 ”
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速度与国内电池市场的过剩现象相吻合。 研究员崔在熙表示:“由于中国市场过剩,中国电池企业加速进入海外市场,韩国和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
中国企业对欧洲市场特别感兴趣。 欧洲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离岸公司的投资没有歧视性规定,而且中国公司比美国更容易进入。 匈牙利和其他欧盟成员国正在积极引进外国企业。 据了解,中国企业在欧洲的产能建设计划超过300GWh。
研究员崔在熙指出,“中国企业不仅在低成本的LFP市场,而且在高镍市场,韩国企业不应该掉以轻心。 他建议韩国企业在短期内保证LFP相关技术和人才,长期扩大对上游领域的投资,并通过**链的稳定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2月** 动态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