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洛阳博物院一名参观者打扮成唐代夫人,与文物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岩摄。
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岩.
今年春晚吉祥物“龙晨辰”的“蒜鼻”是** 在这个绿松石龙形装置中,不少学者认为,这条绿松石龙找到了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是真正的“中国第一龙”。 2月11日下午3点左右,在河南洛阳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志愿者孙静霞站在展柜前,向挤在她身边的游客讲解面前的文物。
陈列柜中的绿松石龙虽然是复制品,但出土时仍显露出它的模样,巧妙地镶嵌了2000多块形形各异的绿松石片,身躯呈弧形,作为祭品,体现了夏人对龙的崇敬。 这条龙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驻足**。 来自青岛的15岁中学生张林感受到了祖先对龙的图腾崇拜。
以往春节假期,张林大多会去山西与亲人团聚,但今年,在父母的带领下,他选择前往洛阳过年,并在农历新年的第二天进入博物馆。 “初中学完历史,想看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什么样子的,去夏、商、隋、唐等重要地区,看看中国的起源。 “张林说。
自1959年以来,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发现了大型宫殿建筑群和宫城、都邑中心区主干道网和官办作坊等重要文物,出土了数万件文物,被誉为“最早的中国”。 2019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落成。
五个展厅依次介绍完,将近1个小时过去了,参观者们鼓掌感谢孙静霞,孙静霞笑着点头回礼。 这是孙静霞今天参加的第二场讲座,尽管有麦克风,密集的客流还是要求她尽量提高嗓门,声音已经有些嘶哑,但她说话还是眉毛飞扬,画着着色,“我很自豪能传播我的家乡和文化自信。
为迎接春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取消了每周一的闭馆,暂停了付费人工讲解服务,每半小时安排一次免费人工讲解,每天10次。 除了每天2-3人休假外,还有16名专职导赏员和志愿者值班,保护游客。
孙静霞一大早就从十多公里外的城里家坐了一辆大巴,博物馆闭馆后再赶回去。 五年前,40多岁的孙静霞在洛阳周宫寺博物馆参观时了解到志愿者翻译服务,她立刻喜欢上了它,“学习文化,传承文化,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自己,我也很高兴,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滋养。
3年前,孙静霞在一次采访后成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志愿者,在这里,她感叹“学无止境”,除了收藏文物,她还要多学习中华文明探索工程、洛阳历史等诸多知识,最新的考古发现不断加入, 比如,被评为“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二里头都意多格布局,在此前“井”字格的基础上,有了重大突破。
长时间用手机看书后眼睛疼,她把所有资料都打印出来,随身携带阅读; 她的记忆力不如年轻人,于是她抄了20多遍,慢慢地“啃”了评论。 如今,她可以解释博物馆的五个展厅将近3个小时。
与往常不同的是,春节期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里很多游客都是和家人一起游的,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也有拉着白发老人的年轻学生。 “虽然我出生在洛阳,但我已经出去20多年了,我只在教科书上见过这个地方。 参观了5个展厅中的4个展厅后,中年张涛跟不上,坐在椅子上休息,两个女儿穿着汉服,拿着灵巧的解说员,出门寻找感兴趣的文物。
他们一个是六年级,另一个是初中三年级,对文物很感兴趣,还在博物馆里收集纪念邮票。 “今年的假期很长,过年就跟我回去吧,我想让他们多了解一下我们的历史,尤其是夏朝和商朝起源于这里,这样他们虽然在其他地方长大,但对家乡有一种认同感。 “张涛说。
几年前我来看过它,当时博物馆还没有修得那么好。 11日下午,高一新生邱武和同学们在博物馆约好了时间。 我奶奶家就在附近,“师后我不再学历史了,但对这方面还是有些兴趣的,放假有空就过来转转。他们从一楼看到二楼,不时指着展厅里的各种文物,聊几句。
不仅是为了参观文物和感受历史,许多年轻人选择博物馆作为“打卡”的地方。 在洛阳博物馆,身着唐代服装和裙子的年轻人在展柜前摆姿势、拍照、签到,有的甚至还带上了专业摄影师。 一位游客告诉《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记者,她看过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喜欢在博物馆里穿汉服,有一种“古人不见现在、不见月亮,这个月一度像古人”的缘分感。
据国家文物局初步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即2月10日至17日,全国博物馆共接待参观者7358人次01万人次,同比增长98人次6% (2023年有3,704名专业观众)860,000人次)。其中,陕西、四川、江苏、广东、山东、河南、浙江、江西等8省的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数超过300万人次。
作为古都和旅游城市,洛阳市也迎来了旅游井喷,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1113人次53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加280人次54%,比2023年同期增加87家51%。洛阳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博物馆场馆接待游客超过106万人次,客流量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约112%。
尽管预约人数有所增加,但洛阳多家博物馆的预约页面显示提前三天就“满员”,每天早上博物馆开馆前,游客入场的队伍已经排了数百米长。 为了最大程度满足游客的需求,从2月12日起,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等将开放时间延长了两个小时,并于2月13日延长至最迟21点关闭的“夜游模式”, 挖掘更大的承载能力,增加游客的充足时间。
2月16日下午,记者在洛阳博物馆看到,虽然已经是下午5点,但博物馆平时闭馆,场场依旧人头攒动。 为参观者提供智能解说的AR眼镜早早售罄。 展厅智能屏显示,8个展厅中有7个已满。 在人气最高的洛阳珍宝展厅,游客很难挤在“宝物”面前。
洛阳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场馆承载能力为每天1万人免费,晚上开放后可增加2000名游客的承载能力,基本到18点,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没有排队。 为确保现场安全,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区分局增派8名警员维护会场安全秩序。
洛阳博物馆临时招募了43名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参与讲解、订单维护、行李寄存、场地查询等岗位服务,其中义工讲解由于观众人数众多,多次临时加演,场次达104场,总时长超过156小时。
义工无偿交代,孙静霞身边很多人都不信:“不交工资,还这么热情,跑得那么开心? 费解的。 她每次来,都要坐10元的往返公交车费,带一顿饭,很多人都觉得她“傻”。 “但我在精神上有所收获,我能够从我的工作中得到一种调味。 孙静霞说。
三年来,孙静霞见证了参观者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一流的工作人员、文博工作者,到越来越多的旅行团、家庭甚至学生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博物馆,“见证了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朝代的内容,无形中丰富和拓宽了自己”。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