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氨基观察。当资本炙手可热时,拥有足够好的商业模式的公司总能享受到超出预期的估值。
23andme就是这种情况。 2021年借壳上市后,其市值一度达到65亿美元。 而在 2022 财年,它只不过是 2 的收入72亿美元,亏损217亿美元的公司。
食用油用火,消费者基因检测公司,把成为人类健康管理专家作为自己的责任。 这样的雄心壮志值得资本市场寄予更高的期望。
雄心勃勃总是好的,但野心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较量。
目前,很多消费类基因检测产品几乎只是昙花一现,23andme也不例外; 全球市场要想达到预期的100亿订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资本的热情早已消退。 如今,23andme的市值已跌至3亿美元左右。 从65亿美元到零,23andme的倒闭凸显了一个问题:不能真正解决医疗问题的消费者基因检测毕竟只是一种上限有限的消费产品。
那么,消费者基因检测公司的出路在哪里呢?
01 一口唾液或一管血可以检测你所有的遗传信息,预测你患遗传病的风险,比如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疾病等。 这样的消费基因检测产品会有市场吗?
答案是肯定的。 2015年,全球市场开始爆发。 根据黑石集团的新闻稿,Ancestry的年收入已超过10亿美元(收入分为基因测序和会员订阅,其中约8亿美元来自会员订阅)。
资本也认可这条赛道。 无论是华尔街还是中国,都涌现出一批消费基因检测明星公司。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3andme崛起成为另一个巨头,市值一度达到65亿美元。 就消费者基因检测业务而言,23andme的产品并不复杂,有两个核心场景:
一种是血统追溯,即通过遗传特征来界定特定的家族群体; 另一种是健康风险评估,它使用基因检测来评估您患胆结石、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的风险。
虽然一度受到资本的追捧,但23andme的表现要黯淡得多。 2022财年,该公司的消费者基因检测收入为2亿美元; 在 2023 财年,这个数字仍然是 2 亿美元,停滞不前。
23andme的营收规模远远落后于Ancestry,核心是Ancestry的成功是建立在其多年积累的老用户之上的。 祖先原本是家谱**,然后引入了顺势疗法基因测序技术,最后通过基因检测试剂,帮助用户查看种族结果,达到家谱溯源的目的。
但对于23andme来说,它并没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只能通过Facebook、谷歌等平台和**上的数字广告来获取用户,这并不令人满意。
除了祖传溯源产品,基因检测领域遗传病风险等产品不温不火,23andme也很难做。 这两个因素导致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消费者基因检测领域,巨头23andme上演了一幕高开低低的戏码,其最新市值不足35亿美元。
02 消费品还是医疗产品? 从本质上讲,23andme的倒闭凸显了一个问题:消费者基因检测并不能真正解决医疗问题,毕竟只是一种消费产品。 已经进入游戏的企业,只能算是抓住了热点的消费企业。
整体检测量之所以一般,是因为消费者基因检测产品解决的痛点不明确。
诊断产品,如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产品,明确解决了痛点,不仅性能接近“金标准”结直肠镜检查,依从性远高于结直肠镜检查,而且价格便宜,因此需求旺盛。
除了好奇心之外,健康评估产品并不能为消费者提供是否会患上疾病的结论性结果,而只能提供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您可能患上疾病的风险更高。
虽然这个测试也有科学依据,但并不可靠。 因为基因缺陷的存在并不等于疾病的概率,而且我们没有能力检测某些疾病的突变基因。
根据一些研究,基因检测产品的消费在未来的疾病预防方面对消费者没有太大的好处。 在这种情况下,对消费者基因检测产品没有刚性需求。 在无法形成消费趋势的情况下,自然会限制其用户上限。
如果没有足够的用户,也可以用频次来弥补。 遗憾的是,就产品频次而言,消费者基因检测产品也不占优势。 因为大多数产品,一次使用就足够了,不需要每月甚至一年使用一次。 用户数量少,消费频率低,导致消费者对基因检测产品的需求较低。
消费者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之所以难以增长,是因为除了数量因素外,还有增长难。
从全球来看,消费者基因检测产品的价格并不高。 在美国,23ANDME Basic Ancestry and Signature Test Kit 起价为 99 美元,医疗服务附加费为 100 美元。 这已经是上限了,因为竞争对手的要么相同,要么略低。
既不是满足患者需求的医疗产品,也不是满足用户刚性需求的消费品,消费者基因检测自然会陷入两难境地。
03 成为一家严肃的医疗公司那么,消费者基因检测公司的未来是什么? 23andme认为这是一家严肃的医疗公司。
核心原因是23andme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遗传密码。 通过大量的样本检测,23andme积累了海量的基因数据库。
据它介绍,超过80%的用户愿意提供数据供公司用作研究。 公司可以使用这些数据。
确定特定的遗传变异是否会影响个体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的变现模式可谓极高。 一方面,公司可以开展相应靶向药物的研发,收获药物的商业化和合作收益; 另一方面,公司还可以进行相应伴随诊断产品的开发,并从组合产品中赚取收益。
据23andme称,它已经开发了两种潜在的FIC分子。 从定位来看,似乎有希望成为免疫力的搅局者。 例如,最先进的23ME-00610有一个核心场景,即解决PD-1抗体的耐药性问题。
换言之,现在的23andme正在努力转型为一家创新型制药公司。 但对于23ANDME来说,也面临着AI药企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是技术是否可行。 毕竟,23andme的海量基因检测数据是否有价值,价值能否体现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目前还不得而知;
第二,能否在京城寒冬继续下去。 2023财年,该公司净亏损超过3亿美元,并且亏损趋势仍在继续。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账面上的现金余额仅为256亿美元。
此外,该公司股价持续下跌,股价已连续一个多月低于1美元。 从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
创新药的研发是否是消费者基因检测公司的出路,仍然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