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天而求空间,与“工业楼上”突围。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基本、最稀缺的要素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用地进入存量时代,土地短缺、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制约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内一些一线城市如深圳、上海等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率先开放“产业楼上”模式,加大存量空间增量,从天而求空间,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工业怎么上楼? 哪些行业可以上楼? 山东“工业楼上”发展如何? 在“工业楼上”的发展中,我们要克服哪些障碍?
什么是“工业楼上”。
简言之,“工业楼上”是一种将传统的单层平式厂房聚集到高层的垂直空间形态。 工业厂房的传统印象是,它们都是1-3层的低矮房屋,分布均匀。 “工业楼上”厂房容积率高于传统厂房,建筑高度一般在24m以上,或层数在6层以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限的工业空间,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
“工业楼上”模式最早引入香港,那里的土地价格昂贵,并已得到充分证明,例如,24层高的新南宏怡是20世纪70年代全球电子产品生产的重要枢纽。 在中国大陆,“工业楼上”始于珠三角地区,从2005年佛山顺德天福来国际工业城首次尝试,到2012年深圳全智科技创新园集群“楼上”园区,珠三角地区“工业楼上”已成为普遍现象。 从国内“工业楼上”发展阶段来看,从南到北,珠三角处于第一梯队,成熟“工业楼上”模式得到广泛推广,第二梯队以长三角的苏州为代表,起步稍晚,但在多个工业园区进行了创新。 山东“工业楼上”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在青岛市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等地试点,临沂、淄博、济南等地的个别楼房也进行了前期探索。
从目前来看,“产业上楼”可以发挥三大效应:一是产业集聚效应,即同类型企业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实现资源集约化与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 二是人才虹吸效应,在这个过程中会聚集优秀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制造人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这里; 三是科技创新的产业公地效应,创新依附于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不同行业的制造人才或科研人才的聚集会产生不同的碰撞,这将逐步体现创新效应,从制造业的创新到更大层次的技术创新或知识创新, 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再发展。
楼上的工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对“产业楼上”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政策引导,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也积极探索“产业楼上”模式,相继出台多项地方政策, 但真正开始在实践中落实的产业基础,依然是少数。
就建筑要求而言,并非所有建筑都可以轻松应用于工业。 在建筑的设计中,要保证楼层之间不能相互干扰,工业建筑不同于商业办公楼和住宅,在生产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噪音和振动,这将对需要安静工作环境的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平面布置、柱距大小、楼层标准、承载能力、垂直交通、减震和隔离。 此外,电梯的设计也需要满足行业的需求,老工业区标准不高,机器无法运输,很多企业只能选择进入一楼,浪费了很大的土地空间。 虽然“工业楼上”模式不再受空间限制,但为了运输货物,需要使用经过专门设计的货梯来加强承载能力,每层楼都需要配备卸货平台和吊装平台,以满足人货分离的办公生产需求。
从行业需求来看,并不是所有行业都能随意“上楼”。 在各种生产限制下,“工业楼上”大多适用于现阶段的一些特定行业类型,目前主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采用轻型设备,具有光污染和轻振动的特点,其中大部分不需要重型机械, 并且对电力、楼层高度和负载没有很高的要求。对于那些生产较大体积和重量产品的行业,经常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和重型起重设备,通用工业建筑一般不适用。 此外,如果企业生产产生的污染、辐射或噪音较大,也不是“工业楼上”的最佳选择,如电气机械、交通运输、金属制品这些行业都不适合上楼。 因此,工业型符合“轻生产、低排放、小空间”的基本特点,最适合“上楼”。
“楼上对工业仍有隐秘的担忧。
一是多数企业对“工业楼上”认知不足。 从全国来看,“工业楼上”在珠三角地区有广泛的实践,但在其他地区仍处于起步阶段。 以上海为例,由于“工业楼上”还不常见,市场渗透率不高,很多企业对“工业楼上”了解不多,缺乏信心,担心入驻后难以实现研发和生产,不愿意承担试错的成本。 一些企业领导表示,他们宁愿搬到相对薄弱的地区或低端的工业园区,也不愿去高层次的研发和生产。
二是高层工业厂房中间层容易闲置。 虽然目前的高层工业厂房在载货电梯、吊装设备、卸货平台等垂直运输设备上配置得非常好,但很多生产型企业难以改变单层厂房的心理习惯,大多数用户仍然不愿意去高层建筑。 受顶层租金优势影响,顶层的屋顶容易放置重型设备和配置休闲空间,很多高层工厂的顶层也比较容易,但中层相对尴尬,既没有一楼的便利优势,也没有顶层和空间优势, 容易出现难以去除的问题。
第三,建筑成本与租金收入之间存在偏差。 从建筑成本来看,一般来说,建筑成本与楼层数成正比,单方高层厂房的建筑成本高于多层厂房,但在租售的定价过程中,往往与住宅楼相反,因为高层工厂的目标客户是企业, 他们的心理惯性导致他们对两层以上产品的偏好较弱,高层厂房的租售低于低层厂房。
积极稳妥推进“工业楼上”。
首先,“工业楼上”需要一个城市和一个政策。 并非所有城市都有“工业楼上”的客观需求,对于土地资源和产业处于发展阶段的三四线城市来说,短期内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工业楼上”的基础和动力,也没有必要随波逐流,造成不必要的空间载体浪费。 对于建设用地稀缺与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日益突出的核心城市来说,“工业楼上”是大势所趋。因此,在大量产业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要坚持产业属性,合理确定相关产业目录和建设项目,避免急于求成、盲目建设,从根本上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其次,要提高“工业楼上”功能的吸引力。 要增强企业对“工业楼上”的信心,关键是要提升“工业楼上”本身的吸引力,可以从产品设计、配套服务、园区流通规划、不同楼层价格差异等方面入手。 例如,在特定建筑的垂直设计中,利用立体空间优势,将科研、生产、办公作为一体的分层综合多功能建筑,同时可以拥有会议室和多功能厅等,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形象。 在配套服务方面,建设完善的生活娱乐设施,提升周边生态环境,打造人文社区空间与高品质建筑空间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组合。 在园区的移动线上,人、车、人、货分离,配置大型卸货平台,实现高效垂直运输,配置大型卡车和货梯,满足企业运输设备、仪器、材料和产品的需求,通过“工业楼上”实现园区形象。 在底价差异方面,对产业链上下游适宜上楼的企业给予优惠待遇,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三是企业要积极参与创造新的增长点。 受房地产深度调整影响,工业地产开发企业和运营企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相关企业可以抢抓“产业楼上”出口,聚焦重点项目,提升核心能力,为企业探索新的增长点。 国有企业需要发挥引领作用,整合社会资源,率先试验,提高洞察客户需求的能力,优化产品设计等,定制打造满足龙头产业集群企业需求的载体。 未来,“工业楼上”的针对性将更加强,特别是在智能化、低碳化运营、绿色节能等运营特色上,工业地产经营者应重视这些能力的提升。
最后,整合要素激励,完善配套政策。 **在混合功能用地、优惠地价、产权灵活分割、建设激励、投资激励、租金补贴等方面引入更精细化的政策支持,鼓励市场化企业参与“产业上楼”链条或全过程。 鼓励商业银行通过银团贷款、专项贷款等方式支持项目建设,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在基础设施领域探索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支持项目建设。
作者王任,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管理处副主任、副研究员
*: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