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东北的战略地位日趋突出,在美军飞机的帮助下,率先向东北进发,同时,我军也派出了11万大军前往东北,由于前期谋划的焦虑,我军从苏联手中接管了东北的多个大城市, 以及装备,极大地丰富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名为东北民主同盟)。然而,在国民党军队的压力下,东北地区的局势瞬间急转直下。
为了彻底歼灭我军,东北保卫部司令员杜玉明制定了“南攻北守”的方案,妄图把我满南地区的部队全歼。
那就是放弃南满地区,将主力全部撤回松花江北岸,放弃南满的战斗,因为提到这个想法的声音太大了,以至于当时形成了主流的想法,以稳定军队的心, 东北局派出东北民联军副书记、副政委**和肖金光来到南满地区,筹备南满局建设,肖金光担任南满地区新组建的辽东军区司令员, 负责指挥部队。
* 为了统一全军思想,肖金光主持召开了全军纵队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祁道江会议”,并在会上重申了南满地区军事斗争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继续战斗。
这一决定不仅得到了东北民主联盟总部的肯定,而且得到了第一人的肯定,即在同一时期,即1946年12月27日,国民党军队集中6个师的兵力向临江地区发动进攻,企图迫使我军靠近长白山地区, 伺机歼灭,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萧金光指挥部队,将战场分为内外两战,其中4个纵队轻装上阵,经通化进入敌后方,3个纵队正面阻击。
在东北寒冷冰冷的战场环境中,第4纵队先后攻克敌后方数座城市,歼灭敌军3000余人,大举后引国民党军第91师撤援,第3纵队趁机反击,击败了国民党军第52军的一部分, 并取得了第一次战斗的胜利,也肯定了坚持南满斗争的必要性。
为了加强在临江地区的攻势,国民党军队一度集中了十多万兵力,为此东北民联军也迅速组建了第1、第2、第6机动部队,趁着国民党军队渡过松花江作战,在南满、北满地区配合的情况下, 这次行动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也大大磨练了北满洲新组建纵队的实战能力,为大军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江南、四宝临江三次作战中歼灭国民党军队近5万人,大大瓦解了国民党军队的机动兵作战能力,大大提高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实战水平,东北民联军总兵力增至36万人,甚至组建了规模庞大的二线军。 而东北战场双方的局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