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共青团维护未成年人权益部等发布的《第五次全国未成年人上网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到1。93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2%,几乎饱和。
面对如此庞大的“人无网”群体,能采取哪些措施真正保护未成年人? 这需要每个成年人来回答。
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 从绿色内容和网络成瘾到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素养,网络未成年人保护全面展开。 要使未成年人保护更加有效和深入,就要弥补网络保护的短板,并着力深化和巩固,从而实现网络保护的质的飞跃。
五大新风险点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仍需各方重视
报告不仅展现了未成年网民的时代特征,也向我们展示了网络未成年人保护面临的五大新风险,需要各方重视。
农村地区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风险更大。 报告显示,城乡未成年人上网水平差距持续缩小,与2018年相差5与2022年相差4个百分点,相差1个百分点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城乡互联网接入差距已经缩小。 农村未成年人以手机作为上网设备、用手机玩游戏的比例高于城市未成年人,城市未成年人使用手机观看短剧**和直播的比例与城市未成年人接近,但在安全和防范意识方面与城市未成年人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父母对孩子上网保护的意识较弱,对孩子的保护能力更弱。 有的农村父母为了奖励孩子考试成绩好,给孩子买手机,结果发现孩子玩手机就失控了。 有农村家长表示,他们以为自己已经管理好了孩子的手机,没想到孩子会省下早餐钱买二手手机玩。
生活在学校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很容易被忽视。 报告显示,在学校生活依赖互联网的未成年人比例较高,感到非常依赖或有些依赖的未成年人比例比与父母双方、父母一方或亲戚同住的监护比例高出约12-16个百分点。 节假日在校未成年人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的比例,比父母双方、父母一方或亲属监护的比例高14-17个百分点。 然而,很多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管理孩子的手机上,甚至想方设法让孩子住在宿舍里,认为学校可以控制孩子的上网。 许多孩子在回国后受到寄宿学校管理不善或补偿性“不良补偿”的影响更大。
新的智能设备易于保护盲点。 报告显示,与2021年相比,未成年人智能手表、智能台灯、字典笔、平板电脑学习机等新型智能设备占比有所提升,尤其是儿童智能手表,已达到40%。 环顾四周,我们会看到很多孩子都戴着智能**手表。 手表功能多样,内置APP令人眼花缭乱,部分APP内容和功能非常不适合未成年人。 还有内容淫秽暴力的辅导机和电子词典,一些智能台灯可以直接联动***手表、台灯,字典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表、台灯和字典......然而,近一半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些风险,在为孩子购买新的智能设备时忽略了潜在的盲点。
缺乏关于电子学习功能的指导。 报告显示,未成年人通过互联网学习已成为遥遥领先的在线活动,比玩游戏、观看、聊天等活动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 认为互联网对学习有积极影响的人群比例也比2018年增加了24个百分点,这表明互联网一代已经习惯了最好的学习方式。 **存在网络跋涉、时间无法控制、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部分未成年人在网上学习时经常“四处张望”、“边逛边想不起来学什么”。 此外,未成年人不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阅读新闻等学习功能,超过一半的未成年人缺乏信息权威筛选意识。 然而,很多成年人认为,只要孩子不玩游戏,不看短**,他们就会快乐,而忽略了孩子在在线学习和在线信息获取方面的保护和指导。
跟不上未成年人追逐新技术的步伐。 根据该报告,未成年人对新技术变革有强烈的好奇心,超过40%的人表示他们对人工智能和其他知识非常感兴趣。 然而,大多数未成年人缺乏安全意识和辨别新技术带来的风险的能力,例如假**和音频。 他们主要依靠互联网和课外阅读来获取这些知识,其中只有不到40%的人从学校接受辅导和服务,从家庭那里得到的就更少了。 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在追逐新技术、新变化方面比未成年人慢半拍,难以及时提醒未成年人可能遇到的网络安全风险。
四个方面“深入务实”做好小网友保护工作
要实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高质量发展,就要“更深、更实际”,让网络保护得以把握和细致落实。
要深化和实现现行法律法规的落实。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上网。 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增加“互联网保护”专章,到新实施的《互联网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及其他管理措施的出台,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高度重视和决心。 好的法律也要用好,法律、政策、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例如,仍有未成年人在网上不使用电子身份实名认证,导致未成年人使用成人身份信息玩游戏和打赏。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法律制度的严格执行,使良好的法律法规在实施的各个环节得到贯彻落实。 各方还应共同努力,确保良好政策和制度的实施不被拖延或推诿。
少年模式的升级要深入、务实。 青少年模式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防火墙”。 过去,未成年人不喜欢青少年模式,认为内容太年轻,形式太沉闷。 如今,少年模式已经升级为少年模式,需要升级的不仅仅是名称,还有内容特点、功能多样化、标准统一。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内容池建设,开发更适合未成年人的功能,尽快引入统一的行业标准,让所有平台,无论规模大小,都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为未成年人树立典范,不搞摆设、不搞事情, 使网络保护中的一系列疑难和阻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要深化和巩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再次明确了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如要求智能产品终端内置网络保护软件、定期开展网络保护影响评估、建立健全网络欺凌防范、识别和处置机制等。 因此,要进一步调动互联网行业的积极性,让所有企业平台形成可持续的战略思维,自觉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将未成年人保护提升到平台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这样才能落实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走形式,不做肤浅的工作。
网络扫盲教育要深入、实用。 对未成年人上网的保护,最终要落实在网络素养的提升上,让未成年人有意识地利用良好的网络素养来应对网络使用的风险。 近年来,网络素养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开发了多种网络素养课程。 要真正把网络素养教育课程送到未成年人身上,让未成年人想看、爱、用。 重点开展农村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寄宿中小学生网络扫盲课程。 网络素养教育绝不能是一种形式,而应该强化未成年人的生活体验,树立网络教育中的“双主角”心态,扎根于未成年人的生活,让未成年人产生情感共鸣,养成良好的习惯。 还要向成年人发送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家长和教师的网络素养和网络教育能力,真正实现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是有效的。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