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期间,另一个与“家”一样频繁出现的词是“新年味”。 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人,对新年的味道有不同的认同。 比如蒸枣花、酿酒难得买到的年货,被超市、电商平台等“一站式”采购模式所取代。 摆炉祭祖等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仪式少了,就连“低门槛”的对亲人的过年问候也“进化”成了发送微信红包和**消息。 一家人坐在一起享用春节夜宴是许多80后儿时的回忆,现在很多家庭的跨年晚餐都是餐厅的包间餐桌**。 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一年的味道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在很多人的印象和理解中,过年的味道是土味,是团圆的味道,是那种踮起脚尖的期待,是那种依偎在一起的温暖。 是的,同一所房子里四代人的盛宴较少,更有可能是三口之家的团圆饭; 食物变得丰富且唾手可得,等到新年吃某种稀缺美食的期待也减少了;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难免一个大家庭会有不同的居住空间,被稀释的亲情可能会让人觉得过年的情感集中度下降了。 随着与家政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变得越来越丰富,每个人都可以在“繁忙的一年”中参与的工作数量正在减少。 这样一来,新年的味道似乎就淡了几分。
怀旧滤镜下,人们对过去的习俗赋予了更多的温暖和浪漫的想象。 但是,任何一种习俗都会在相应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土壤中生长。 一旦土壤发生变化,民间传说必然会随之改变。 黑格尔曾经说过:“传统不仅仅是一个管家,而只是忠实地保存它所接受的东西,然后它被保存下来,不变地传给后代。 没有必要对“不合时宜”习俗的过去过于感伤。 对于那些喜欢新年味道的人来说,他们应该被珍惜。
例如,即使预制菜已经悄然进入春节晚餐的菜单,“饺子”仍然承载着美好的寓意,特定的食物作为象征,传达着对幸福的祝福和期待。 再比如,博物馆出现在很多人的春节假期日程上,美甲、睫毛、美发成了很多女孩子过年的“新三件套”,有的人在旅途中而不是在乡下祖屋迎接新年。 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创造了新的新年“仪式”来“唤醒”热闹和喜庆。 如今,或许陪伴年轻人过年的那种亲密关系,只是基于娱乐、学习等,而不是亲情,甚至是在异地一起看影视作品或玩游戏的“云”陪伴,但我们相信,人们还是会体验到那种陪伴, 春节文化领域人与人之间的礼物与分享。新的生命催生了新的过年方式,新年的味道体现在那些新年的习俗中。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风味的具体样貌未必会改变,但不变的是我们思想、愿望和信念的积累。 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春节依然意味着告别旧迎新,幸福的团聚,托付了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真诚祝愿;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春节依然是万家万户的灯火通明、国家和平与安全、人民繁荣昌盛的文化象征。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享受着“社区”意义上的归属感和荣耀,完成与时间的约定,期待下一次收获。 这样一来,新年的味道就一直存在。
新年的味道需要操作。 我们欣喜地看到,赶往集市、逛庙会、看社交篝火等传统习俗正在创新,多地也上演了具有地方风味的“乡村晚会”,文旅融合刺激了新的人气......的“国潮”。繁华的景象和幸福的笑脸,都为人们保留了浓浓的新年气息。 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共同珍视与创新下,新旧交融激荡,与具有时代感的春节风情碰撞。 俗话说“十五年过后就是年末”,每年的春节都有结束,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动力,始终保持坚定的文化自信,新年的味道就不会“不出现”,永远在我们心中澎湃、挥之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