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温
中美经济平衡超出预期
2024年中国最先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但在全国大力抗击疫情后,率先取得抗击疫情阶段性胜利,积极支持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23%)。自 2020 年 3 月以来,美国一直受到大流行的打击,尽管出台了极其宽松的宏观政策,但经济增长率为 -35%,中美GDP比重达到703%。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81%,美国经济增长57%,中美GDP比重进一步上升至773%
2024年我国再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重回强控,经济社会运行受到严重影响,直到年底才基本解除。 此外,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牵头西方国家加大对中国的封锁打压力度,中国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当年增速仅为3%。 美国全面放松疫情防控,加快经济社会运行恢复,全年经济增长21%。中美GDP比重回落至707%,基本上回到了 2020 年的水平。 2024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没有预期的那么大**;美国GDP同比增长2%4%,没有预料到会出现严重的滞胀;中美GDP比重进一步下降至645%,低于 2019 年的 66 个1%(GDP比率的变化,除了经济增长本身外,还受到两国货币汇率变化的影响)。 这远远超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期望。
所以为什么2024年以来中美两国经济增长超预期?
这与中美两国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的差异密切相关。
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
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封闭的巨大经济萧条,收入低、消费低、产出低、供给低,处于严重供给短缺的状态。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产热情得到了释放,特别是依靠我国的低成本和优惠政策,吸引海外资本和生产能力进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强了经济活动,加快了经济发展。 在早期高度公有制下,大量国家资源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控制,大量资源开发收入集中在国家手中,私人收入和消费水平不足。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全面深化住房、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大力挖掘相关领域的需求和发展潜力,随后成功加入WTO,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和产能涌入,推动中国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中心。
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推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仅使经济率先止跌反弹,而且为遏制危机的恶化和影响做出了巨大贡献,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和产能流入, 随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保持上升趋势。然而,面对全球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一直在下降,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内需(投资和消费)无法支撑巨大的产能,投资增长也受到制约,以至于经济增速自2024年以来一直在下降, 从 10 到 2024年2024年,6%已降至6%(即使没有新冠疫情冲击,从2024年起,经济增长也完全有可能降至6%以下)。 在这个过程中,为遏制经济增速快速下滑,国家不断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力度,全社会负债率不断上升,风险隐患不断聚集。 从2024年到2024年,持续强势抗击疫情,将对经济社会运行和对外事务产生较大影响,也会使企业、家庭、企业的财政资源成为巨大的浪费,社会负债率将进一步上升。 随着美国继续加强对华封锁打压,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外需进一步减弱,国内产能过剩更加严重。 由此,出口、投资、就业和消费全面受制约,社会预期和信心受到冲击,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难以像2024年那样剧烈报复**。
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
2024年代以来,美国推动全球化,大量普通加工产业迁出,国家越来越集中于教育、科研、军工、金融等高附加值的前沿领域,服务业加速发展,实体经济日益薄弱,虚拟经济不断增强,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进口成为主要消费品,赤字和金融盈余不断增长。2024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次贷危机和全面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迫使其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和社会援助, 并助长了全球债务通胀和流动性泛滥。
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债务大幅上升,但企业和家庭部门的财力并未因疫情而大幅枯竭,其消费中心度很高,社会需求依然旺盛。 随着全球产业链深受疫情和国际矛盾激化影响,美国通胀动能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增强,迫使美国扭转前期极度宽松的宏观政策,减少救助力度,开始快速加息。 这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美国,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和增长。 随着全球疫情防控的解除,美国进出口物流快速恢复,通胀上升势头得到扭转,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呈现良好态势,经济硬着陆预期大幅提升。
中美面临不同的挑战
如果外需(出口)迅速萎缩(包括外资和外商),内需(消费)难以消化这些能力,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并将进一步影响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和产业投资等)、就业甚至人口增长,这必然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巨大压力,房地产等资产将随之而来**社会的压力债务和流动性紧缩将加剧,进一步影响就业、收入和消费的稳定和增长,导致出口、投资和消费同时停滞,经济增长势必大幅增长。可以说,如果外需不好转,大量外资撤离,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将难以消除,影响将非常猛烈,即使实施极其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难以扭转这一局面。
美国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投资和消费需求巨大。 面对全球产能过剩,美国更容易扩大进口甚至降低进口**,如果将大量进口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也更容易吸引和拉拢相关国家加强合作、结成联盟,因此其经济增长更容易提高, 刺激宏观政策的实施更有可能有效,并且能够在快速大幅加息的情况下,不仅推动通胀率由上升转快速下降,而且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加快,这似乎打破了传统的加息不仅抑制通胀,还会抑制经济增长甚至引发滞胀的传统结论
然而需要高度警惕虽然目前美国经济表现令人瞩目,但美国与中国脱钩、重建全球产业链仍需时日、可能付出代价,美元高利率将长期存在,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美国经济长期从现实走向虚拟,债务和利息负担非常庞大且仍在扩大,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和隐患,一旦债务危机爆发,将对其经济社会乃至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重大冲击。 面对近百年来世界格局的剧变,美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积极谨慎地应对挑战
经济发展表现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共同增长,是由资本、资源、科技、人力等的实际水平共同决定的,但从根本上说是由需求决定的。 如果需求良好,扩大投资可以满足全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并能产生正向回报,就会吸引更多的投资或促进技术创新和效率的提高,从而扩大供给,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和社会进步。 在缺乏有效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的情况下盲目扩大供给,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更大浪费,必然抑制或缩小社会投资。 此时,即使实施刺激宏观政策,包括扩大**债务和投资,是未来透支,也不可能形成有效、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刺激效果只会恶化或短暂,加速经济恶化。
尽管当前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但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先进的基础设施,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技术研发和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放眼世界,中国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时期。 所以我们既要对当前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为经济持续下行、潜在风险集中暴露、国际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做好准备,又要坚定信心和决心,积极稳妥应对。要加大短期宏观政策刺激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困难群体的救助保障工作,加大消费补贴力度(优先发放消费券),注重依靠人民消费刺激有效投资同时,要加快改革开放,特别是要规范最佳行为,增强法治的公平权威,减少行政干预经济发展、区域封锁、部门分割,促进建设统一市场和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和经济活力, 以高质量发展吸引国际投资,改善国际关系,在激烈的国际博弈中赢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