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小组工作学习的思想
2024年版新课程标准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构建具有“自主、合作、卓越”特征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和提问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与同学合作、表达意见的习惯。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发现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扩大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交流和展示。 小班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理解的过程,更成为交流和发展的过程。
然而,由于学习习惯的局限性和组织实施策略的缺乏,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小组是按照座位随机安排的,所以部分小组成员的水平有限,成员之间也没有什么交流的,所以他们都坐着发呆在一些团体中,由于成员性格内向,他们之间很难有良好的沟通而有些群体有时成员对彼此交流不感兴趣,导致成员之间没有交流。
2、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课堂混乱。
有的学生在小组成员提问时大声说话,似乎有一种高亢的气势,有时甚至变成争吵;有的同学打着交流**班级问题的名义聊天;当其他人有问题时,少数学生在噪音的掩护下在座位上互相玩耍。
2. 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1、小组活动前合理匹配每个小组成员。
为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每次小组活动前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安排。 也就是说,小组成员必须考虑他们的个性、性别、知识水平等。
2、在集体活动之前,必须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
每个小组分成小组后,应引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一般由组长承担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任务,调整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由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的评论;当小组学习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时,形象发言人将代表小组发言,并解释小组最新颖、最突出的见解。
3、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下,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这取决于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知识的背景、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等诸多因素
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
当学生不同意时;
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
4、开展团体合作评估。
在每次班级小组合作活动结束时,应及时表扬每个小组的长处,并选出最佳合作小组,以激发小组成员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5、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在每次课堂教学和小组活动中,要注意及时纠正一些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行为,必要时对课后影响课堂秩序的给予一定的处罚。 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综上所述,要有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优质作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