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校级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分析测试中心饶群力作为学校实验团队的一员,通过X射线衍射仪定向的创新应用和研究,帮助教师和教职员工解决实验难题,帮助学校科研团队在五个技术方向上取得重要进展, 包括超导材料的制备和有机金属混合材料的成分分析。2024年1月,饶群力因其突出的岗位贡献晋升为研究员。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分类发展、多重评价”的人才发展理念,深化教师多重评价改革,畅通各类人才发展通道,推动形成“人人成才、人才兼修”的多维人才发展机制和文化环境。
19条“轨道”鼓励教师按类别发展
王云,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师,从事风景园林学术研究、设计实践和教学工作20余年,主持了上海现代园林与江南园林的传承、现代公园绿地与滨水景观评价等多项实践研究, 以及长三角高密度城市地区公共空间和景观的更新。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王云此前一直没能申请到头衔晋升。
202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实用应用(艺术)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实施细则》正式公布。
这是我多年来第一次申请高中职称,感谢学校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发展通道。 王云说。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深化考核改革,出台了一系列专业技术聘任文件,形成了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学、科研、实验、工程、党务、思政、高等教育管理、图形学、出版(期刊)、档案馆等19条“赛道”,为教师提供了分类发展的通道。
对于长期从事农业技术和乡村发展规划应用推广的研究人员,我们将重点关注能够大规模推广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实用技术,或者能够得到行业认可的乡村发展规划设计方案对于从事艺术应用等实践领域的文科教员来说,重点是行业或社会影响力......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影视作品或实际案例改革后,上海交通大学的评价标准更加突出了实践研究成果的成果和成果,充分尊重学科差异的特点和人才发展规律,成功提拔了一批优秀教师。
“代表性成果”激发创新活力
为了更好地打破“五个只”,上海交通大学在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中探索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建立了首席研究员评价聘任制度,更加突出了质量和贡献导向。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新泽跟随孔海南教授前往大理,投身于“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的研究工作,历时16年。 那一年,孔海南带着他的第一支队伍来到大理,在洱海岸边建起了实验室,开始了洱海治理与保护的研究工作,书写了《老人与大海》的故事。 如今,王新泽从孔海南手中接过了洱海保护的重任,成为了第二代“交通大学治水人”。 2024年,一年365天、300天致力于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洱海居民”王新泽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学“首席研究员”。
代表性成果评价充分尊重学科差异,充分发挥学术界在学术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对人才的评价不再单纯的以课题、奖项或奖项为依据,而是更加注重岗位的实际表现。
2024年10月,通过教授会议、校外同行评审、校级评审会议等程序,最终将两名从事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科技人员晋升为成果转化系列研究人员。
在教师教学成果评价方面,上海交通大学还扩大了毕业质量抽样和试卷抽样评价,修订了《青年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鉴别实施细则》,吸引青年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并出台《关于本科班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高层次教师人才参与学生培养,并注重实施同行专家、学院领导、教师自我评价,对教师教学进行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注重教学效果,落实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长期评价”让研究者大胆
有“打破”,也有“站立”。 上海交通大学不断完善“打破与建立并举”的人才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长效评价方法,注重过程评价和发展评价,使科研人员能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中。
2024年6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一批自主创新研究计划,包括《基础研究特区规划》和《交通大学2030》计划。
揭幕带头人、院士推荐、高校推荐、项目专员推荐......上海交通大学为“特区计划”设计了多种遴选机制,旨在有效识别更多非共识领域的基础性、颠覆性研究并及时获得支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林天泉被能源领域项目专家推荐。 当专员得知林天泉一直有光伏与电池结合的梦想时,鼓励他开发全天候、移动式、长期便携稳定的功率器件。 为了全面放宽限制,在一段时间内,学校不对科研人员设定考核指标,鼓励他们放手大胆。 在经费使用上,学校采取了“一笔总付制”,实行全权下放。
“交通大学2030”规划聚焦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支持三类研究项目。 A类项目是自培的重大科研项目,支持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高校优势,整合各类创新元素和资源,获得高校认可和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交叉性研究平台和重大项目专项资金支持。 B类项目是自立重点研究课题,针对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倡导“0-1”原创创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核心技术需求,解决国家重大装备、重大专项、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C类项目为自建青年探索**,在前沿创新领域开展高风险、非共识、颠覆性研究,不分学者职称,仅以研究潜力为依据,一次性投入项目资金,对项目成果没有严格的考核要求,充分体现了对青年人才和高风险的支持, 非共识和破坏性项目。
2024年,“90后”研究员沈涛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分子前沿科学中心,专注于惰性键的选择性活化和重组以及绿色合成化学。 令他没想到的是,仅仅填写了几页的申请材料,并说明了自己的一个创意,就获得了学校的C项目资助。
在课题组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交通大学2030”计划真的可以用“雪中炭”来形容。 沈涛表示,正是学校的肯定和鼓励,让他大胆探索无人区,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取得了相关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31日,第1页
作者:任兆霞,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