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1700亿,富士康的梦想破灭了,郭台铭后悔当初没有当初
借助大陆市场,富士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接受苹果的订单,生产最多的iPhone。
富士康想要的不止于此:近年来,富士康追随苹果的脚步,频繁在海外投资,建设一条又一条生产线。 但结果未必是富士康想看到的:国外市场种种问题,导致富士康亏损1700亿元,梦境彻底破灭,郭台铭感叹。
2024年,富士康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专注于3C产品的OEM生产。 2024年,富士康赢得了苹果第一代iPhone的订单,此后一直在增长。
苹果手机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富士康凭借自身实力和中国大陆丰富的劳动力与苹果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富士康每年拿下绝大多数iPhone旗舰机型,部分Pro机型由富士康独家生产。
随着苹果手机市场的增长,富士康的需求也在增长。 富士康投资的工厂在美国、越南和印度等市场都有,但有些投资可能并不容易。
比如富士康投资10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主要生产液晶屏,但没想到液晶屏市场需求下降,富士康在美国的工厂也遇到了困难,不仅没有得到太多的补贴,而且工厂也不好经营, 那是一根鸡毛。
富士康本来不想进军东南亚市场,但并没有贸然投资,而是根据苹果的需求调整了市场布局。
当苹果对印度市场情绪高涨时,富士康不得不支持苹果的订单,于是在印度南部等地建厂,生产iPhone零部件,组装整机。
在越南,富士康的投资也是如此。 越南正在努力建设世界级的生产基地,对外国公司开放投资,并给予补贴、土地和各种优惠政策,因此富士康在越南建厂非常容易。
至此,富士康在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已经确定,再加上中国大陆40多个生产基地和数百万工人,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的地位难以撼动。 富士康能高枕无忧吗?恐怕不一定 虽然建厂了,但成本不小。
在印度市场,劳动力素质不高,**停工现象屡见不鲜。 当地基础设施不足,建厂成本高于预期。
在公共卫生危机期间,印度无法满足富士康对iPhone生产的需求,产能急剧下降。 因此,富士康将产能重心转移到中国大陆,招聘大量工人,逐步稳定产能。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富士康郑州工厂劳动力外流,产能再次下降。
富士康的劳动力复苏也影响了苹果 iPhone 14 Pro 系列的出货量。 此后,富士康失去了iPhone 14 Pro系列独家代工厂的地位,部分订单被苹果转让给朗讯精密。
受外部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富士康在多个市场遭遇变化,产能下降。 据统计,随着美国市场工厂投资的失败,以及印度和大陆市场产能的挫折,前后损失约为1700亿元人民币。
富士康获得巨额投资回报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郭台铭怕自己会后悔,他说,在大陆建厂,就是为了给大陆人吃饱的。 如果我们在大陆感到受到威胁,我们可以随时离开大陆。
因此,郭台铭不断将富士康的产能向海外转移,表面上是为了产业链多元化,但实际上是为了减少对大陆市场的依赖。
大陆市场的产能足以满足富士康的需求,即使苹果有转移生产线的想法,只要富士康坚持在大陆生产,苹果也别无选择,只能这样做。
毕竟,苹果很难找到比富士康更大的代工厂,短期内可能达不到富士康的产能。 因此,富士康追随苹果的脚步,宁愿冒着投资亏损的风险,坚持下去。
在印度市场,富士康继续加码,计划未来十年投资7亿美元在印度建厂,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 还有消息称,富士康打算在印度首次为苹果生产AirPods,招聘更多印度工人。
富士康无意重返印度,在越南市场的投资不降反增,也许是苹果的授权,也可能是富士康本身有离开的念头。 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富士康依赖大陆市场的事实都难以改变。
如果没有大陆市场,富士康就很难走了,因为大陆市场给了富士康赚钱的机会,而不是富士康用食物来回报大陆人民。 如果富士康坚持离开,迟早会被竞争对手取代。
中国市场是巨大的,不会因为没有人而停止运作。 大陆能有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富士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