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投资3000亿元,将产能迁往印度,中国员工前途未卜
台湾富士康通过整合苹果成为财富500强公司。 富士康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庞大的大陆市场,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表示,在大陆建厂就是为中国人做婚纱,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虽然没有大陆,富士康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但富士康的收入还是靠苹果的订单来维持,没有苹果,富士康还能生存下去。 自2024年以来,美国对大陆半导体产业展开全面打压,虽然当时没有阻止富士康与大陆的合资,但富士康此后一直计划从大陆撤出生产基地。
苹果计划已久的转型。
郭台铭在2024年解雇了32万名中国工人,并斥资670亿美元在海外建厂。 一开始,他们按照美国的要求,在美国设厂。 然而,富士康后来意识到,美国缺乏相关的产业链,在美国设厂必然会增加制造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销售,因此将目标转移到印度、越南等亚洲地区。
富士康的迁移只是这一过程的一部分。 根据该项目,未来iPhone及配件的生产将集中在印度;AirPods和苹果电脑的产能将转移到越南,而马来西亚和爱尔兰将负责其余的工作。
今年3月,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20多次访华,并再次访华。 而这一系列的中国之行,也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苹果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不过,前段时间,一位印度**爆料称,富士康准备在2024年之前将3000亿元的产能转移到印度。 还有其他报道称,富士康计划在印度班加罗尔建立一个新的研发设施,并将在印度金奈建立另一个研发设施。
在印度设厂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请注意,直到库克成为苹果首席执行官后,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收入才迅速上升。 库克刚开始在公司工作时,中国大陆仅占公司总收入的2%,但现在这一份额已上升到20%以上。 此外,在整个“水果链”中,内地供应商也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大陆有50多家公司是苹果的供应商,市场份额超过50%。
特别是在移动**领域,在巅峰时期,iPhone市场上98%的iPhone都是由富士康在郑州制造的。 据估计,在8年内,苹果将占据其移动**容量的10%。 然而,中国的产业链、交通、物流、电力和其他基础设施超出了越南目前的能力范围,印度也是如此。
库克和苹果坚持要求富士康在印度建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印度的增长及其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苹果 2022 年在印度赚了近 60 亿,与 2021 年的 4.4 亿相比增长了近 50%!像iPhone这样的手机在印度卖得很快,库克对印度的重要性很高。 因此,苹果选择印度作为扩大全球产能的首选,不仅富士康,和硕、纬创等公司也纷纷在印度设厂。 印度2024年的产量已超过70亿美元。 尽管 iPhone 在印度的产量份额仅为 7%,但与 2021 年的 1% 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此外,印度的人口也超过14亿,预计超过中国的人口将超过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国家,这将为制造业带来更多的廉价劳动力。 例如,在郑州的富士康,员工现在的月薪为5000美元,而印度富士康的月薪不到1000美元。 就像富士康在大陆被廉价劳动力抢走一样,现在他们也开始把目光投向印度。
尽管富士康雄心勃勃地想在印度建厂,但在印度的工厂遇到了许多困难。 首先,它的利润率很小。 尽管印度的产量有所增长,但印度没有像中国那样成熟的**链,因此仍然需要从国外购买。 今年1月和2月,印度有30个来自中国的移动组件3亿,比上年有所增加。 虽然生产的产品更多了,但还是要依赖国外的零配件,这也是富士康这样的晶圆代工公司赚不了多少钱的原因。
其次,优质产品的比例很小。 苹果对其生产质量有非常高的标准,但印度OEM的良品率并不理想。 例如,一家制造手机壳的公司,良品率不到50%。 虽然富士康扩大了在印度的产能,但主要生产一些低端手机,而高端iPhone产品则销往中国。 而且,尽管印度的工人人数众多,但他们的技术水平并不比中国高。 郑州的富士康在两年内雇佣了30万人,而印度的富士康在三年内雇佣了1.7万人,即使印度的富士康未来增长到7万,也无法与郑州的富士康相提并论。
数以千计的中国员工去哪儿了?
富士康退出大陆留给我们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用工问题。 虽然富士康只是一家OEM公司,但他们也有一些技术能力,可以为我们创造很多就业机会,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目前,郑州富士康员工人数较上年减少一半以上,育康新城更是空无一人,不再像往日繁华景象,多家商铺关门。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公司,尤其是中国公司,必须伸出援助之手。 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郑州还向比亚迪发出了在那里建厂的邀请。 比亚迪计划投资100亿元,打造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汽车制造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在富士康的全球扩张项目中,它将把3000亿元人民币的产能转移到印度。 苹果对印度巨大的市场及其带来的巨大人口优势很感兴趣,但印度的工厂现在面临着利润低、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 富士康退出后,郑州为比亚迪建了一家新工厂,为当地员工提供就业机会。 郑州富士康的经历也给中国企业及其所在城市敲响了警钟:不要过分依赖外企,要加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只有这样,中国制造业才会变得更有韧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