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在其名著《儿童与课程》中指出,无能从“无”中产生,从粗犷中发展出来的,只能是粗犷的东西。 这句话很直白,但意思却很深刻,对当下课程改革的实践很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和蓝图。 育人是天下最神圣的事业、最伟大的工程,必须细腻细致,没有草率和粗糙的余地。 杜威用一句话概括了课程的目标:“课程是为了孩子的自我实现。 这一目标突出了儿童在课程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孩子就像玫瑰上的露水,美丽却又脆弱,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一点点的粗心和粗暴就可能造成伤害,受到伤害的孩子很难实现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把孩子比作人类史诗的草稿,儿童的草稿可以是粗糙的,但我们对草稿的态度和行为不能是粗糙的。 培养目标的崇高与纯洁,需要精心制定和精准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促进“孩子自我实现”。
“儿童自我实现”涉及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即儿童与课程的关系。 这种关系反映在一个问题上,即学科知识在教育人中的作用。 有一种思想认为,课程是中心,孩子是知识的接受者,课程的任务是精心挑选学科知识,根据学科的逻辑和难易程度进行安排和组合。 但是,杜威认为,在儿童与课程的关系中,儿童是课程选型的起点、中心、目标,是基础和标准。 学科知识是次要的,是儿童发展的工具。 学科知识的价值只有作用于儿童,促进儿童成长,才能实现。 虽然以课程为中心的理论也主张“慎重”选课和编纂课程,但由于基本关系被颠覆,方向严重偏向,这种“细心”是错误和有害的,甚至越“细心”,问题也越严重。
当前的课程改革正在改变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逻辑,积极建构学生的学习逻辑,将学科知识融入生活,将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通过学习逻辑的建构实现“儿童自我实现”,让儿童成为课程的学习者、创造者和创造者。 从学习的逻辑出发,开发出来的东西当然不是粗糙的,而是高质量的。
孩子的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复杂和不确定的,它需要孩子通过经验来理解和成长。 这个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杜威指出,指导不是一种外在的强迫,它解放了生命的过程,以便充分实现自己。 解决“解放生命过程”的命题,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 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要科学、守法,不能泛泛、笼统、含糊不清。
“儿童自我实现”需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动力。 驱动力在如何激发?根据杜威的说法,如果一种冲动和习惯能够使人们产生某种目的并努力实现它,那么这种冲动和习惯就会变成兴趣。 这种解释超越了作为兴趣的肤浅快乐现象。 他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兴趣证明了自我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忙碌、投入、关心、痴迷和着迷于客观材料。 这些“禹”是孩子兴趣的特征,我们理解和掌握了吗?如果我们不做这样深入的**,我们难免会制造出“粗糙的东西”,最终“粗糙”影响学生的成长。
我们应该深入思考,课程改革是如何围绕“儿童自我实现”进行的。老实说,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粗糙”的问题仍然存在。 比如,教学设计如何以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依据,能否从孩子成长的总体目标上准确把握?如何使课堂教学有目标、有任务、有情境、有实践、有评价?如何让一代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孩子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一代,不为追求精彩的教学而刻意产生?此外,校本课程发展中还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有的甚至“以次充好”......
我们必须记住,“从粗犷中才能发展出粗犷的东西”,而“孩子的自我实现”只有经过精心设计和呵护才能真正实现。
作者:程尚荣,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