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陈涛万金波.
2024年9月8日,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的质量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任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竞争力”、“加快形成新的质量生产力”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 为加强新时代新征程下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不断用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新的质量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种高级形式。 技术以一般知识的形式存在,尚未被纳入生产过程,而技术是间接的潜在生产力;当科学技术融入生产过程,转化为劳动技能,具体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时,它们就成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科技创新产生的新技术与高素质的劳动者、新的生产工具、现代金融紧密结合,形成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这不仅是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力的显著进步,也是生产力质的提高。 “新质量”是指高质量的知识生产,即带动和引领发展的科技创新源泉;还包括高质量的知识应用,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是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产业。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科技创新新动能,即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等新领域、新赛道,以及生命健康、深空深海等前沿领域的重大原创和引领成果。 二是科技创新催生的新兴产业,即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对接,升级传统产业、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 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增长引擎。三是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即立足科技和产业基础,通过“四链融合”和“数实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型质量生产力,实质上是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代际”飞跃特征的新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需要系统性推进。 首先,要有原始创新、源头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作为底层支撑和引导。 二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三是突出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劳动要素,进而形成以人才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 四是构建高标准的统一市场体系,为发展新生产力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 五是激活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潜力,推进“数实融合”,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新动能、新优势。
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看,新型质量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 首先是新工人。 2024年,中国14亿人口中有18人9%的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不包括60岁以上和18岁以下的人口,这个比例甚至更高。 R·D级人员858万人,由传统的人口优势转变为具备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人才优势。二是新增劳动力材料。 它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高端智能装备等劳动力工具,以及5G基站、云服务网络、算力网络、数据中心网络、智能网络等数据基础设施,以及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 三是劳动新对象。 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主导方向。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GDP的41%5%,排名世界第二。 随着以移动互联网、量子信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正在深刻影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资源的配置,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 生活方式和组织方法。
加快形成新的质量生产力,源头是科技创新,立足点是产业创新,关键因素是创新人才,过程保障是制度创新。
首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要素,从源头上加强科技供给。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重大原创性、领先性科技成果和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重塑安全可控、有韧性的产业链和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推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立和体系化优势, 开展指导性基础研究,产生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聚焦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和长远发展的危险,聚焦关键零部件、零部件与基础材料、新发传染病、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组织优势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集聚智慧攻关优势,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科技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瓶颈的战略研究和引领支撑作用,率先整合资源要素,打造新型关键共性技术平台,促进融合集聚发展,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补短板,锻长板,推动产业基地再造转型升级。系统部署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融合推进原始创新、完成创新、开放创新,加快构建“四链融合”创新生态。
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加快打通产业链发展薄弱环节和路径依赖卡点,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 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的目标。 前瞻性布局量子信息、未来网络、航空航天海洋、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成立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新质量生产力竞争新优势。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新动能优势,推动产业系统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和外部竞争力, 形成创新更强、附加值更高、安全可靠性更高的一流产业链。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集群和产业集群。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占据了全球前五大科技集群中的三个。 在科技产业集群100强中,中国以24个产业集群位居世界第一。 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5个,2024年产值超过20万亿元。 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66个。 各地也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建设。
三是充分发挥战略科技人才的关键作用,形成创新人才红利。 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业创新,关键在于人才。 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与新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结构。 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大力培养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鼓励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合作,培养更多世界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依托实施高层次人才计划,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平台、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培养战略性科技人才、关键技术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使人才在科技研究实践中成长为人才。 建设一批前沿基础研究中心和交叉学科平台,落实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思维和勇于开创无人区的创新型人才。 优化战略人才队伍结构,打造系统化、多层次的人才成长平台,推动科教、产教融合,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推出一批人才到国际机构工作,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世界一流人才。 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创业精神,完善试错纠错机制,营造创新友好型社会氛围,推动高水平、高质量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四是要建立适合发展高质量新型生产力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 发展新型优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观念理解、制度环境、产业生态。 进一步推进“四链”融合,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发挥资金链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形成有利于发展新生产力的创新环境。 打破阻碍创新的规则、程序和观念思维的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新质,形成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体系,形成联合政策的化学效应,大力发展新的生产力质。 培养敢于引领研究、敢于突破的思维和能力,营造保证人才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为人才敢于做事提供平台和机会。 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科技评价指挥棒作用,切实解决现实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和行业共性技术问题。 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现代高端制造业协同互动、融合支撑的产业生态。 充分发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打造发展高质量新生产力的示范区和新引擎。 充分发挥各重大科技攻关平台作用,促进科技研究成果在经济活动中有效应用,提升发展新动能。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助推作用,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流动、共享和优化配置,在激活新型优质生产力优势方面发挥助推作用。
总之,加快形成新的质量生产力,就是要以原创性、领先的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创建,形成高质量的实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传统产业体系战略性重塑、系统升级和整体转型,开辟从学历强、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的高质量发展通道。
陈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万金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