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忠的抗日之火和钢铁情怀——怀念父亲罗琳。
1956年,鞍山钢铁厂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1950年到1954年,从全国各地选拔了400多名高级干部到鞍港工作,其中1954年是最大的一次。 这些来自华东、华北、中南的干部,为鞍钢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1956年,随着鞍钢行政级体制改革的实施,一些地位较高的干部面临着“高位”的尴尬局面,比如很多副厂长、副厂长。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给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这些正式干部,如刘顺清、高义清、林光、赵克明、张伟明等,以及李健、沈毅、何静、霍庆林、杨坤、赵铁映、金铎、任凯贤、何颖、袁明秀、冯克涵等副级,分别在鞍钢各下属单位担任重要职务。 他们的到来,为鞍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慧,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
我父亲作为1950年从黑龙江省克东县县长调任鞍钢装配厂厂长的干部之一,也是这一时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在鞍港工作的几十年里,他见证了企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从最初的装配厂厂长到鞍山市钢铁基础设施机电公司副经理,再到1956年实施行政等级制后鞍山市钢铁基础设施装备事业部的厂长,始终坚持对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1956年的行政等级改革并没有给我父亲带来太大的实质性变化。 虽然他的工资定在行政级别12,但就实际收入而言,变化不大。 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职级对个人地位和报酬的决定性作用。 但正是这种制度,促使一大批优秀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兢兢,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流逝,1985年以前的行政等级逐渐成为衡量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等级的重要标准。 当时,担任13级以上行政职务的干部人数逐渐增加,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也相应改善。 但是,这种制度也存在缺点,例如晋升不加薪现象持续存在,直到1985年后的工资改革才逐渐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在鞍钢工作的干部们,不仅仅是享受着高层次的职位和待遇,而是在制度的严格约束下,不断努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比如上世纪60年代,鞍钢建了两个小车库,里面有七八十辆苏制汽车,但领导干部只有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才能使用,严禁私用。 这充分体现了当时党对干部的严格有效管理。
1957年,父亲再次被任命为鞍钢设备部主任,开始了新的工作阶段。 在随后的几年里,他继续默默地为鞍钢的发展做出贡献,直到退休。 和他一样,很多干部也默默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见证了鞍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崛起。
正是这些坚韧不拔、默默奉献的钢铁人,创造了鞍钢的辉煌历史,书写了一代人的钢铁情怀。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祖国工业的荣耀,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留下了永恒的光辉篇章。 愿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共创美好未来。
欢迎评论留言、点赞关注,如有侵权问题,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