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压力就在那里(欢迎关注闺蜜理财)。
作者 |蜂蜜姐姐
这是@girlfriend金融的第146次源语言
3月4日,房地产企业龙头企业万科遭遇股债双杀。 截至今日**:
其中,“万科2206”一度触发临时停牌,跌幅约36%,“万科2104”跌幅超过19%,跌幅较小的“万科220”也跌幅超过8%;
万科A股下跌467%收于943元股; 港股跌幅更大,跌幅超过7%,收于56港元。
万科遭遇了“股债双杀”,或者说与一些小作曲有关。
据市场传闻,万科与部分贷款机构就非标债延期谈判被“驳回”,“万科欠新华资管100亿元延期”。
令人惊讶的是,3月3日,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资产”)已紧急辟谣,但仍未能阻止万科3月4日在资本市场遇冷。
万亿资产管理公司第一时间辟谣,万科沉默,投资者焦急。
3月3日上午,新华资讯发布声明否认市场传闻,称其为“虚假信息”,并表示万科与万科公司保持正常业务合作。 同时强调,万科是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支持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新华资管是国内首批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之一,资产管理规模超万亿元。 这一说法不仅辟谣,还表达了态度和信心。
奇怪的是,截至3月4日**,万科仍未回应市场传闻。 一些投资者打破了辩护,并询问董事会秘书为什么不采取行动。
或许万科没有预料到目前谣言的杀伤力,只在3月1日发布了《2024年关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给专业投资者(一期)的公告》。
公告披露,万科012号债券(发行规模8.)将如期支付万科02利息9亿元(发行规模11亿元)。
这已经不是万科第一次因传闻而遭遇债市变动
去年10月底,投资者询问该公司的美元债务是否因为偿付能力问题而暴跌。 当时,万科辟谣。
从以往财报数据来看,万科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流动性。
截至2023年6月底,万科货币基金为12218亿元,短期债务覆盖倍数为27次; 从那时起,2022 年的股息已分配了大约 806亿元,截至2023年9月底,其货币资金降至10368亿元,短期债务覆盖倍数为22次。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万科一年内到期的计息负债占148%,下降 57个百分点。
同时,去年前三季度,万科还发行了20亿元3年期中期票据和20亿元3年期公司债,利率仅为307% 和 310%,其新增国内融资综合成本约为364%。
与绝大多数房地产公司相比,这些数据相当不错。
然而,万科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其净负债率从2023年6月底的49上升到期末5% 至 539%。
需要注意的是,风电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万科海外债务余额约为3225亿美元,约123亿美元,2024年和2027年是其离岸债务的高峰期; 其内债余额约64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内债约240元8亿元。
综上所述,在债务方面,万科今年的偿债压力不小,但从2023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来看,其现金流可以覆盖短期债务。
尽管如此,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万科先后收购了悦榕庄、上海七宝万科广场等酒店的经营权及其子公司的股权。 它似乎正在为“安全”和“稳定”做进一步的准备。
更大的压力来自销售和市场信心的恢复。
这也是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去年8月底,万科董事局主席于亮感叹“当前市场跌倒,希望政策能尽快落地”; 10月,它再次呼吁“市场短期压力,长期信心”。
去年以来,楼市“松动”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不过,从销售数据来看,市场信心恢复还需要时间。
根据CRIC、宜寒智库等机构发布的今年1-2月销售100强榜单,房企销售额仍同比下滑。
榜单显示,今年1月和2月,百强房企的全口径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46%和63%; 单月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40%和60%。 前两个月累计销售额约4544亿元,同比下降50%。
万科的情况也不例外,但比房企100强的整体表现要好。
截至目前,万科仅公布了今年1月的销售数据,实现了125个合同销售区域40000平方米,同比减少25%; 合同销售额为1945亿元,同比下降32%。
开源**研究报告直言不讳地表示,“从数据端来看,市场仍在寻找底部”。
也正是因为现在**,不管是谣言还是小文章,都能轻易撼动市场和投资者。
早在2018年秋天,万科就率先发出了“活下去”的警告。 当时,很多黑马房企还在向千亿规模冲刺。 可惜的是,房地产周期的转变和三年疫情的黑天鹅,确实让一些房企没能熬过。
时至今日,优惠政策仍在出台。
2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防止市场起伏”。
不过,对于万科来说,目前的销售端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提前做好还债的准备,“生存”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跨越的门槛。
本文未注明的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财报,在此解释并谢谢! 本文仅供讨论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