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粘新)。畜牧业上游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下游与人民肉、蛋、奶安全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已基本得到保障,饲料粮安全成为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 据统计,202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9941万吨,同比增长11吨4%,占所有粮食进口的6%以上。 大豆专注于满足饲料需求。 近两年来,第一份文件把节粮减损全链条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我国扩大大豆生产成本非常高,需要在稳定大豆产能的同时,加快挖掘育种、饲料和育种管理的节粮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浩在《关于利用数字技术为畜牧业注入新品质生产力的提案》中提出,节粮增效,节约饲料粮关系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饲料领域,国内大部分饲料企业仍在使用国外配方软件,数字配方技术能实现自主的只有少数,数据库建设,还有很多细分的畜禽品种和原料尚未摸清; 虽然在生物识别技术、智能环境控制设备、养殖机器人等方面有很多创新产品,但基于真实场景、解决真实痛点的应用仍然相对较少。 在严防猪病的背景下,科研院所人才与技术优势与企业场景优势的融合有限,大部分技术方法和产品样机都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新品质生产力的形成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数字技术在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减少粮食损失方面的应用潜力非常大。 但目前养殖企业受生猪周期影响较大,规模化投资难度较大,相关政策支持较少。 为此,刘永浩提出了三点建议:
加快布局数字生物育种创新体系。 采用一流资金、院所人才、企业场景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创新模式,构建“IT+BT”融合的智能育种研发体系。 推进生物大数据、智能设计等基础算法和模型的研发,构建IT驱动的生物育种创新体系。 以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支持农业相关企业建立实验室和研发设计中心,推动数字生物育种新形态发展。
支持独立营养数据库和配方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利用政策资金引导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开展自主重点配方数据库建设,科研院所开展公益性数据库建设,同时支持企业自主开展特色数据库建设,减少对外部软件和数据库的依赖; 并降低卡住的风险。为饲料养殖企业软硬件技术改造提供财政补贴和支持。
加强畜禽数字化养殖平台和智能装备的研发推广。 一是引导科研院所开放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和技术库,企业开放精准投料、体重考核、生物识别、粪便清除、环控、巡检、防疫等场景库,推动现场技术融合,基于真实场景开展项目审批。 二是集中精力解决高浪费、大损耗、低效率的真正痛点。 三是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合资设立专业服务机构,推动科技企业在市场上的整合成果,包括科研系统、创新算法、智能装备等的联合开发,带动行业数字化培育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