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剃发换衣服的对象仅限于男性,而女性可以保留明代的服装,因此清代汉人的服装被视为“清汉**”,也被许多人理解为“汉服体系”的一部分。
所谓“男服女”的传说,对很多人来说,都有心理安慰作用,至少女装可以延续自己的传统。
电视剧《小庄秘史》截图。
研究服饰史的沈从文,以清初的《耕织图》等图画提出,清初妇女穿传统汉服,并没有因剃发换衣而中断(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年,第585-590页)。葛兆光同意这一判断(葛兆光:《想象异国他乡——读李超朝鲜韩延兴文学》,北京:中华图书公司,2014年,第158页)。 刘家驹也用了类似的方法,认为清初的服装“都是明代的古老,这可以从康熙时期46部《修炼织图》中人物的头发和衣着上得到证明”(刘家驹,《清史之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第45页)。
男人从女人不遵循“建立。
然而,根据朝鲜人对清朝的观察,真正的清朝人的肖像和头发、衣着的区别,其实是两回事。 可见,他虽然别无选择,只能遵循时间系统,但他确实很抱歉“(李奕贤:《庚子彦行杂知识》,《燕兴路全集》第35卷,林基中主编,《燕兴禄全集》,汉城: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年,第452页)。 下面引用的《阎星禄全集》是一样的,不是一一列举)。
也就是说,汉人被迫换衣服后,习惯于在图画中把自己画成穿着汉服。 因此,清初各种画像中的汉服不能作为当时服装的真实证据。 而且,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清末等图像中看到的服装,包括江南地区的汉族妇女,在结构和形状上与宋明以来的基本演变线索完全不同。
这或许不仅是清廷对汉族女装改构的局部规定,也是清代胡汉混杂文化,使得汉族妇女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旗人的服饰,改变传统服饰制度。 因为清朝统治的结果实际上导致了汉人的满族化(陆康乐:《满族与汉族:晚清民国(1861-1928)的民族关系和政治权力》,王秦、刘润堂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8页)。
韩国人敏锐地意识到清朝社会中胡和汉族习俗的混淆,例如金昌业注意到一个汉族妇女“有一个胡做的包子,她的脚缠在上面,她的制度混杂着满汉习俗”(金昌业,《燕星日记》,《燕兴禄全集》, 第32卷,第187页)。这种对满族少女发型的模仿,也说明当时汉族妇女积极模仿满族制度。 朝鲜燕族练功者的观察和记录至少表明,清代汉族妇女的服饰确实有呼华现象,这种现象往往与换衣后的男装没有太大区别。
当然,清朝人倾向于告诉朝鲜人“我这一代唯一的女人不合秩序”(余彦书:《燕京杂识》,《燕星禄全集》第39卷,第294页),也是通过讲“男人不服从女人”的民间传说,在朝鲜人面前赢得一点面子。
禁止汉族女装颜色是一大举措。
康熙时期被派往清朝的洪明霞记载,他听说清朝“禁止汉族妇女服饰的颜色,这是个大动作”,也就是说,清朝也禁止汉族妇女的传统服饰。 洪明霞问道:“为什么禁止汉族妇女的衣服颜色? 答案是“清国已胜天下,衣服的颜色不可能相同或不同,这个理论出来后,汉人好色,不失心”; “世上人人都穿清朝的制服,但汉族妇女只是中国人,事情不合适。 朝廷要求封禁,皇帝下令大臣们开会“(洪明霞:《燕兴禄全集》卷二十,第320-321页)。 清初,朝鲜燕对清朝的各种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搜集,康熙时期禁止汉族女装制度的消息,虽然听说了,但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据悉,清廷曾召开过一次高层会议,讨论汉族女装的换装问题。 康熙时期的另一位燕人观察到,进入通州后,市场变得人口稠密,“民间习俗是男女穿黑衣,制度差别不大,女也穿黑唐袴,但不剃光头发,梳成发髻”(未注明:“燕中文建”, 《阎兴禄全集》第95卷,第80页)。
这说明康熙时期汉族妇女的衣服颜色与当时剃光头发、换衣服后的颜色相差不大,都是造型相似的黑色衣服。 男女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主要是女人不剃头,不留辫子,而是把辫子梳成一个推包子。
康熙时期的另一位燕人许文忠也注意到,当时的清朝人“男女穿黑色衣服,右边没有领子,不是扣子而是锁着”。 唐代妇女尤其有缠足的规矩和高发髻的制度“; “衣服上没有红、紫、绿三色的装饰,华义也是如此”(徐文忠:《阎行日禄全集》,第24卷,第200页)。 徐文忠还发现,当时清代男女服装的造型几乎一模一样,穿的是黑色无领衣服,而不是传统的汉服。 汉族男女的主要区别不在于衣着,而在于汉族妇女把脚绑起来,把头发梳成发髻。
此时,距离明朝灭亡的时间不远了,但女装很快就被传统的汉式**打破了,成为一种与清代男装“制度没有太大区别”的穿着形式,这显然不是传说中的“男出女”状态自然演变的结果。
朝鲜人崔锡定(Choi Seok-ding)在诗中也感叹当时汉族男女的服饰发生了变化:“剃光头发,秃头,无领衣服,打满领带”,“绑脚认识汉族妇女,卷发看兰花”。 小字注云:“男女皆穿无领衣,衣袴为黑色”(崔希丁:《焦玉录》,《燕星录全集》卷29,第423页)。 他的感慨还强调,当时清朝男女的衣服颜色高度相似,都是无领的,颜色都是黑色的。 要辨别这些黑压清族中的汉族妇女,最主要的是要鉴定她们是否被缠足,鉴别旗女看她们有没有卷发。
李逸仙提到,满洲人的衣服男女皆黑,汉族妇女的衣服穿的是蓝红裤裙。 不过,在造型上,“男女装没有衣服,内穿外穿,没有腰带连接,都装饰着无数个带小球的纽扣。 要解决**服从并不容易“(李逸仙:《庚子阎行杂识》,《阎星禄全集》,第35卷,第452页)。 可以看出,当时汉族妇女服装的造型已经不再是传统汉服的领子和腰带制度,而是我们熟悉的清代“蜈蚣”式的一串纽扣,穿衣更不方便。
韩国人还观察到,清代汉族妇女的服装不再有传统汉族妇女服装的上下服装,“妇女们也穿着黑色的长袍,但下面没有衣服”(李哲福:《丁思延行日记》,《燕兴禄全集》第37卷,第439页)。
这也意味着汉族女性和满族女性的服装差异不会太大,不再有传统的汉式**打底制度。 “清汉妇女”所穿的服装制度很难与当时的**区分开来,也很难与满族服装区分开来,“蜈蚣”式的清族服装是当时汉族妇女常见的服装制度。
从康熙时期到十九世纪清末,朝鲜人观察到的汉族妇女服装的形状与“换衣”后的形状相差无几。 例如,1860年,朴启仁观察到,在清代,“女性穿的上衣与男性没有区别”,“女性的裤裙和礼服的制度也与男性相似”(朴启仁:《严茶禄》,《燕行禄全集》第76卷,第296-297页)。
1882年,许友素观察到,在清代,“女燕子衣与男袖无异”。 内衣和袴也与男装相同。 但是,他的衬衫是宽袖的,这与男装不同“(徐友粟:《阎星禄全集》,第79卷,第156页)。 这种女装,在结构和造型上都与清代男装相似,但袖子更宽,正是我们在晚清形象中经常看到的“清汉女”形象。 显然,“清汉女装”的起源与汉服**传统是有断裂的,其起源其实与清代男装“彡服”之后的旗装关系更为密切,是在其基础上有所改进和演变的版本。
江南下令妇女要有宫服,也就是皇帝的遗产”。
当然,韩国人也承认,清代汉族妇女的一些特殊服饰还保留着明朝的形态,比如林汉珠指出“江南妇女有宫服,即皇明文物,华丽气势磅礴,在北京是找不到的”(林汉竹, 《阎星禄全集》第78卷,第228页)。也就是说,在江南地区石家氏族妇女的服饰中,还保留着一些明代的遗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保存下来的明代汉族妇女的着装条件非常苛刻和有限。 只是在汉人人心最强的江南地区,是石家生妻的服饰,而不是日常看到的“清汉妇”的常规服饰。
同样,江南施家的男人死后也经常穿着明朝的深衣和角巾进行安葬,张太炎、鲁迅等人的家族传统在整个清朝都是一样的。 张泰炎的遗嘱说,父亲张骏说,“我家进入清朝七八代,死后葬深衣”(张泰严:《曾祖教君仙祖国与祖国之子君仙高智县君世罗》,黄耀贤等: 《张泰颜全集:太研文录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12页)。
王汪指出,张泰岩家的情况并非个案,当时江南很多学者都有遗嘱,不穿清代服装下葬,这在江南地区大家族中是普遍现象(王凡森:《晚清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设》, 《中国现代思想与学术谱系》,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11, pp. 102-103).鲁迅的家族也差不多,他的祖父龚介夫在祖父龚洁夫的葬礼上穿着明代服装(钱立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01页)。
在清廷“生不服死”政策的禁令下,以江南地区为代表的一些士大夫家族仍然坚守死后穿汉服、戴皇冠下葬的最终底线,一直坚持到清末。
但这些文化资源对于清朝社会的普通民众来说,是极其遥远的,韩国人自己也强调,这种“皇明遗产”不仅在百姓身上看不到,而且在北京也“看不到”。
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清朝江南地区一些精英家庭的女装还保留着明代的遗物,但整个清代社会中主流的、最常见、最常见的“清汉女”服饰,其实基本上都是虎华的产物。 现在有人提出,“清汉妇女”的服装属于“汉服体系”,这是谬论。 (完)。
作者:李景恒,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