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80年代出生的表妹,要是活在现在,就娶不到老婆了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3-03

王波.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坐标位于苏西西部农村地区。 自从进入适婚期以来,他今年特别关注村里的婚姻问题。 通过与亲戚朋友的聊天,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村里80后几乎没有单身人士,而90后有大量老年未婚男性,而且有向单身演变的趋势。 比如村里有11个90后男孩,目前只有4个恋爱结婚,另外7个5个都过了30岁。 之所以比较那个时代的人,是因为80年代村里第一批人出去打工,90年代村里的人通过教育和工作离开了村里。 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打破了相对封闭的局部婚姻圈,在更大范围内选择了伴侣。 而且在学历方面,90后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80后。 问题来了:在类似的条件下,与80后相比,为什么条件较好的90后很难为农村地区的年轻人选择配偶?

首先,剩下的 90 后。

我的家乡是江西西郊的一个自然村落。 在提交人的村子里,只有一个80年代出生的男人,由于身体残疾而没有找到伴侣。 相反,11位90后男性中,有7位仍是单身,其中5位年过30岁,即将面临离婚。 这五名30岁以上的男子大致如下:

WJP,1992年出生,拥有大学学历。 常年在省内工作,收入不高。 父母从事保安和清洁工的工作,收入低,家庭条件差。 我是自由恋爱的,但因为女方家人的反对,我目前单身。

WJB出生于1992年,高中毕业后参军,明年退伍。因为封闭的环境,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女朋友。

1993年出生的WY高中毕业后在广东等地打工,收入不高。 我父亲常年无所事事,导致家里几乎没有积蓄。 这期间,我交了一个广东女朋友,但女方的家人不喜欢男方的家人,坚决反对。 5年前,WY回到家乡,家人为他安排过很多次相亲,但因为性格老实木讷,很多次相亲都白费了。

WLP出生于1994年,大专毕业后在省内某电厂工作。 父亲早逝,家庭条件不好。 他谈起了赣州的一个女朋友,他们已经到了女方怀孕谈婚的时期,女方的家人不喜欢男方的家人,坚决不同意两人在一起,逼迫女方杀了孩子。 没有物质保障和父母双方的支持,WLP和女友一直处于即将分居的状态,目前同居,但短期内无意结婚。

WJ,1994年出生,大专毕业后在省会的一家造纸厂工作。 工作很辛苦,但工作不高。 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庭条件不好。 从这几年开始,WJ的家人就一直在为儿子相亲。 结果,由于家庭条件,我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人。 WJ本人也厌倦了父母介绍的相亲,于是以加班为借口,干脆呆在家里过年,每次只在家度过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其余时间都呆在工作地点。

以上5例中,除2例因参军而续婚外,其他4例均为典型。 从这四个案例可以看出,家庭和性格原因,是农村出现老年未婚青年的重要原因。 其中,家庭因素主要表现在家庭是否有能力在市区买房(至少60-70万元)并支付一定的彩礼(1280,000, 1880,000);性格的主要原因是男生有没有上进心,能不能说话,能不能让女生开心。 最弱势的就是大家口中的农村“老实人”,不会说话,不懂女孩的心思。 上述四种情况至少占上述因素之一,有些则同时占两者。 一位受访者告诉我:“家庭条件差、没有能力的人最难娶老婆。 ”

然而,家庭和人格并不是共同完成婚姻的必要条件。 根据作者的观察,人格因素有时可以掩盖家庭因素。 村里有个男人告诉我,她认识一个个子不高,家境也不是特别好的小伙子,但性格很开朗,能说话,经常逗亲戚笑,所以在婚姻市场上很受欢迎。

家庭条件差、性格不显眼的老实人,不容易找到结婚对象,这几乎成了常识。 但问题是,从村里的社会结构来看,这部分男性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在80后、70后等年龄阶段也存在,那么为什么90后没有出现,90后后村里开始出现大量的农村老年青年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有必要从90后的生活历程和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的角度来理解。

2.之后的人生历程。

80年代,他是村里第一批农民工,典型的人生经历是:初中毕业——在沿海城市打工——打工认识另一半——回老家结婚。 据笔者了解,第一次到这个村子打工,是90年代初,是70后几代人的自发行为。 到了90年代末,村里的80后开始陆续到广东、北京等地打工,80后成为村里的主力军。 由于80后一般只有初级中文证书,所以他们出门时也只有差不多的年龄,只能从事低端的纯体力劳动或学一门手艺。 比如初中毕业后,86年的阿姨去广东一家电子厂打工,介绍同村的姐妹们到广东打工; 85年初中毕业后,表哥在北京四处游荡,学会了驳船。 工作久了,他们遇到了另一半的人生,于是回到家乡结婚。 比如,我的表妹遇到了我来自东北的嫂子,他们在北京一起工作; 阿姨认识了我同一家工厂的嫂子,是江西人。 当然,还是有大部分人回到家乡,在当地通过相亲结婚。 与时代流动和不确定的氛围相呼应,80后一代的婚姻属于规则不明的“草时代”。 换言之,对于男女之间彩礼、房子等重要的“婚姻必需品”,没有统一的规则和标准,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更多的是要靠男女双方家庭的协商。 比如80后结婚不需要在城里买房,大多数农村男人只需要在家有一套自建房。 彩礼也不清楚,笔者的一位86岁高龄的表哥在2010年结婚时给了女方家人3万元,并结清了好几次,但还是欠了5000元。 姨妈嫁给嫂子的时候,她考虑到他家条件差,反正彩礼还是给小户人家的,只是左手换右手,所以选择不给彩礼。 总之,80后没有统一的婚姻标准,他们没有强烈的婚姻焦虑,结婚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笔者了解到,除了两个80后买了房在村里工作,其他80后基本都回到了老家,结婚生子。 只有一位80后因为身体残疾而没有结婚。

村里90后典型的生活经历是:高中、大专毕业——在省内打工——相亲回家——少数人结婚,多数人保持单身。 村里的90后是作者的同龄人,包括作者在内有13人。 与80后相比,90后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他们都高中毕业,而且大多是大专毕业。 20多岁毕业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在省内工作。 例如,94年的两个男孩在省会南昌的一家造纸厂和发电站工作,96年的一个男孩在赣州的一家诊所做助理,三个男孩回到家乡从事建筑和机械制造。 与80后相比,他们的工资收入相对较高,大部分收入在几千,但这些工作大多也是一线工作,工作强度高,与80后的工作没有本质区别。 然而,90后面对的婚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较于80后的“草根时代”,90后已经进入了婚姻市场标准化的时代:婚姻和商品一样,标有明确的价格。 比如目前,本地婚方至少需要在市区买一套房,价值50万元以上,平均彩礼18约80,000。 这个村里有个96岁的老爷子去年结婚了,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彩礼70多万元,彩礼188万元,6万五金,10万多辆汽车,加上婚宴宴席,一场婚礼至少100多万元。 更重要的是,男人和女人都明白,“市场”是谈判条件的一张清晰牌。 一旦条件低落,即将落空的婚姻也将白费。 表哥跟我开玩笑说:如果我活在现在,我就娶不到老婆了。 这是农村所有青年人面临的严峻现实,也是农村年长青年人产生的背景之一。

3.90年代以后农村地区出现老年青年的原因。

以上分析表明,两代人之间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化,这反过来又导致了婚姻市场的相应变化。 对婚姻问题的分析必须从宏观的社会变化开始。 农村地区老年青年男性的病因更为复杂,相关讨论也很多。 在此,笔者结合家乡的具体情况和回国的观察,做了初步分析。

首先,从人口规模来看,对男孩的偏爱导致了男女之间的不平衡,存在着男女多婚少的困境。 作者的家乡是一个典型的氏族地区,对男孩有强烈的偏好。 80年代,当地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是特别严格,当时超声波技术也没有特别发达,导致村里男女比例相对和谐,多子家庭和全女性家庭并存。 90年代以后,地方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收紧,长胎男孩面临二胎被罚款和砸墙的风险,长胎女孩被允许生二胎,但三胎需要罚款。 在男孩的偏爱下,生下长生女儿的家庭,为了保证二胎是男孩,避免生三胎的惩罚,都采用B超来验证婴儿的性别。 大多数怀孕的女孩选择堕胎。 比如村里70年代出生的一个女人,第一个孩子生了一个女儿,所以第二个孩子开始用B超验证,但她总是怀着一个女孩,所以她流产了4-5次,最后才生下男孩。 在这种文化下,当地有句谚语“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第二个孩子一定是男孩”。 在重男轻女和人工干预的影响下,村里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作者的90后同龄人只有4个女孩,而男孩则有11个。 采访中,大家都反思道:“现在身边没有女孩子了。 这种说法,其实是婚姻市场中男女出生比例的体现。

其次,在人口素质方面,在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男性受到挤压。 社会学上有一个经典的理论叫做择偶梯度理论,简单地说,就是说男人在择偶时往往会找到收入和地位都比自己低的女人,而女人则相反。 这种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农村单身现象的存在: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村女性可以向上选择配偶,而处于社会底层的男性找不到地位比自己低的女性,所以被抛在后面。 作者发现,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放大了择偶的梯度效应。 这也是农村地区老年男性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80后一般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典型的模式一个在机械厂,一个在电子厂。 双方在收入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地位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没有人不喜欢任何人。 现在的90后,不管好坏,至少都有大学学历。 但教育的好处对男性和女性来说是完全不同的。 大专学历的男生只能在工厂和建筑工地工作,而女生至少可以从事低薪白领工作,比如幼儿园老师、**空姐、法院编外助理等。 这些工作都是机构或半机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由于稳定体面的特点,对女性在择偶时是一个优势。 因此,他们普遍对另一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么是高薪,要么是体制内的公务员。 农村地区的年轻人显然无法满足这一条件。 因此,我们只能找到不同年龄组在社会意义上条件更“差”的女性,例如第二次结婚和残疾的女孩。 问题是,这群女性也是少数,大多数男性还是找不到匹配对象。

第三,婚姻比较推高了婚姻成本。 婚姻不仅是小家庭的私事,也是因其社会属性而备受大家讨论的公事。 围绕彩礼、房子等婚姻事项的竞争,成为熟人社交面子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男方来说,女方的条件越好,不仅能帮助自己在婚姻市场上获胜,还可以在邻居中展现自己的经济实力。 对于女人来说,男人给的条件越好,既满足了父母对女儿好好生活的简单愿望,也满足了炫耀的资本。 熟人社会是一个没有秘密的社会,所有的婚姻信息都成了村里公开谈论和评价的信息,成为竞争的第一场,每个家庭都不受其影响。 一旦某个家庭结婚并发出最好的信号,后来结婚的家庭就要一个接一个地跟进,以便在竞争状态下帮助儿子。 结婚的成本在**和比较中增加。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在抖音等**的宣传下,这种对比评价越来越超出村里的范围,范围更大。 比如回家的时候,我发现妈妈的抖音经常出现在某个地方,上面有天价的彩礼信息。 这种信息极大地刺激了父母的神经。 就像风向标一样,这些新闻信息可能会告诉父母:“有些地方已经38岁了8万块钱,不努力就别想娶媳妇了。 事实上,互联网上的信息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家庭参与婚姻竞争的范围,放大了父母的焦虑,也推动了学龄家庭的父母向更高层次的开放。

第四,在以上三点的综合作用下,女方在婚姻市场上具有非常高的议价能力。 簡單來說,農村婦女可以選擇男人,談判條件,但農村男人不可以。 一位受访者说:“现在农村的老婆根本不看女人的家庭状况,女孩也不用担心嫁人。 同时,这种议价能力也成为农村婚姻成本高的重要原因。 随着教育城镇化和农村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妇女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很强的动力去城市生活和教育子女。 因此,在城市里拥有一套房子成为结婚的必备选择。 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农村妇女的生活方式现在已经完全城市化了。 上面提到的一个去年结婚的年轻人,因为城里的新房子没有装修,他的妻子嫁给他后,他暂时住在村里。 于是,她经常让老板开着公车去城里和闺蜜们玩。 90后,城市化带来的高昂婚姻成本和女性的高议价能力,不断挤压着农村地区的普通青年男性。

相似文章

    红色先锋王鹤博的传奇人生

    睡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王河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葬于此的革命烈士之一,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早年,他穷困潦倒,却在革命的道路上闪耀着光芒,成为工人阶级的杰出领袖。王贺伯的坚韧 坚韧和革命信念铸就了他不朽的英雄形象。王河伯的一生跌宕起伏,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的一个贫困家庭。少年时期的艰辛并没有阻止...

    豪华SUV暴跌,分别下跌57万辆和80万辆至23万辆,配备2 0T四轮驱动和一流的动力

    下面这两款豪华中型SUV真是红眼眶,不仅 配置不打折,如果你在事业上升的时候急需一辆车来挽回面子,那么这两款在品质和实用性上都是良心的典范,尤其是最后一款,比宝马X降价更狠,从万一路到万,开始非常划算。首款宝马X在外观上也展现了宝马家族风格的设计风格,既运动时尚,又有一种霸气的风格,让你不会厌倦,尤...

    红色英雄王建安与战友们恩怨交加,授予爵位,波折曲折,最后的不平凡人生

    前言 年,汪建安数月未杳音讯,战友打听其家属,却得知王建安已去世。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作为开国大将,王建安的葬礼如此鲜为人知,为何如此低调?这一切,都源于他和许世佑之间的 爱恨情仇 .与徐世友的 爱与恨 红军长征结束后,我们党培养了具有很强军事理论的将领,包括王建安 许世友等。由于历史原因,许世友...

    王菲谢霆锋恋情公开!张柏芝的心并不震惊

    王菲与谢霆锋谈恋爱时,两人高调秀恩爱,面对压力,他们坚定地选择了在一起,引发了两人新恋情的热议。作为天后级别的歌手,王菲拥有广泛的人脉和资源,但在感情的道路上,她却过得很艰难。两段婚姻以离婚告终,独自抚养女儿,王菲内心深处也渴望有人陪伴她,谢霆锋作为演员,事业有成,但他也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独自照...

    在《这条街6》的总决赛中,“一波王弹”没人参加,但王一博的粉丝来了

    这!是以直播形式播出的 街舞 总决赛,除了丁成鑫 吴建豪 朴在凡之外,三位常驻队长,以及三位老队长张艺兴 韩庚 王一博也都回到了这个舞台,带来了队长的表演。舞台上的节目精彩纷呈,台下的观众也吸睛,每个家庭的粉丝都在用灯光招牌为自己的偶像加油,其中王一博的粉丝绿配色最为突出,几乎占据了全场,不得不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