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近年来,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化,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但人才力量仍然薄弱,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依然严重。 部分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用人制度改革,在一些地区已经探索和实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县级医院定期轮岗,重点医生被派往基层卫生院工作,有效缓解了基层医务人员短缺问题,缓解了群众就医问题。 省去了去县城的劳累,缓解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同时,县级医院的医生通过查房教学、学术讲座、医疗案例讨论等方式,将学科知识的进步带给基层医院,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水平,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药硕士张伯利表示,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县管乡用”制度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 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实施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县管乡用”,但机制尚不完善,有的只隶属于一个名义,并没有真正落实“县管乡用”; 与县级医院的医生相比,派遣医生的身份(机构)不明,晋升、进修甚至学习的机会不同,待遇不同,同工同酬问题突出; 乡医生与县级医院医生混杂,乡镇医院难以实行值班医生轮换; 机构不同,政府多部门,管理机制不畅通; 管理部门与机构之间缺乏协调,县级医院缺乏积极性,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
为此,张伯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全面排查、总结各地基层医务人员实施“县管乡用”的经验和不足,从国家层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健委、 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明确“县管与乡”定位,实行“区域统筹、县管与乡”、混合部署、上下兼顾“的管理模式。 县级正规医务人员混合,由县级医院统一管理,地位、待遇相同,混合人员轮流在乡镇卫生院工作2年,定期轮换。 推动优质健康资源下沉。
省级建制部门将“县管乡”医师的设立纳入县级医院,一视同仁,统一管理。
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保障资金保障,提高外派医务人员积极性,在职称晋升和优秀评审上给予一定优先。
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培训、在职培训、学术活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中国中医杂志》,2024年3月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