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粉丝奖励计划
农历正月初五2月14日,孩子们还没走,就来跟我们道别,没想到儿子又给我带了两本书:一本是于华的《活着》,一本是李世强的《生需要迟钝的感性》。
儿子很少把书带回家。 除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科书外,他最后一次把书带回家是在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左右。 我不记得书名了,但内容和《人生需要钝感》这样的书很相似,应该是年轻人生活的指南。 作为以前来过的人,我只是简单浏览了一下这种书的目录,不看正文的内容。
大家应该都知道于华的《活着》,早就听说过,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读。
可惜的是,我当初走上教育之路,当老师,是因为我想解决没书可读、没时间写作的问题。 可惜上船后,天天和书打交道,书太多看,却没时间看; 至于写作,它已经沦为一种爱好!
小时候,除了老师每天的准备、批评、辅助评价,作为班主任,你一天24小时都束缚在学生身边,时间不属于你; 好不容易熬过了寒暑假,还没放假,各种名字的空训练,翻新的花样,却一点都不实用,不实用有效,都快满了! - 这或许就是“读书人不读书”的通病现在流行的真正原因吧!
即便如此,它仍然是我多年来坚持的阅读习惯。
132000字,从拿到书到读,只需要一个星期。 当然,我也利用我的“业余”时间阅读! 告别领奖台后,一家人终于从一日三季饭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然后轮到我给她端上一日三餐了! ——对于《活着》,我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许多序言中反复提及的一句话:
人活着是为了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
老实说,我对这句话也有同感!
我也曾无数次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它,感慨:人命最大的意义就是活着! 还有什么?
说得更高尚一点,无非是:人类生命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让更多的人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快乐、更满足! 还有什么?
所以,在课堂上,面对自信心低、自卑感强、从来不敢主动站出来答题的同学们,我曾多次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人们活着,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 但有时,我们只为自己而活! 所以,你不必在乎别人的意见,别人的想法,或者别人的意见! 你想说的,想做的,只要你觉得有价值、有意义,你就说出来,去做就行了! 如果你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请先考虑一下,其他人你眼里的自己是什么,别人会怎么看你,说你,看你,说你,说你,那么这辈子,你注定一事无成!
作为一名教师,我甚至无数次思考过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结论是: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本质,就是要使人们获得更多更好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
在玉帝之前和之后,至少有两届和三届教育总监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可惜,还有多少人被教育蒙在鼓里,天天盯着学生的成绩——可以自由组合的10个自然数,从来不去想教育最本质的问题!
有一次,我问起我以前的邻居夏姐儿女的现状,她说了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不管你随地做什么,不都是一碗饭吗?!
真诚地! 司妍新福!
于华的《活着》写于1992年9月3日,书中的许多序言写于1993年7月27日、1996年10月17日、2002年1月17日、2002年2月26日和2007年5月15日。
1992年9月,余华写完《活着》的时候,我还活着,在铁门第一中学。 十年前,初中毕业后,我因家庭贫困和身体残疾无法继续学业,于是回到家乡务农。 在家的6年里,我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跳舞和写作,成名结婚。 六年后的1988年春天,他回到母校,成为一名代课教师。 三年半后,因为去晋治病,负债累累,只好离开家乡,奔赴铁门。 这里的工资是家乡的两倍。
1993年7月,我还活着,在铁门第一中学。 作为汉语教研组组长,我不记得我是教两个年级的三节课,还是两个年级教两节课。 原因是原来被分配到学校的语文老师,最终在县级中学任教,出现了中文老师的空缺。 作为组长,我不得不代替老师,所以我无话可说。 这是我35年教学生涯中唯一的一年,我教过两个年级的中文课。
1996年10月,我还活着,在县实验初中读书。 从乡镇到县城,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条件也好多了,但身份却没有改变,他还是代课老师。 那一年,我结婚了,在城里安顿下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自2002年以来,我一直住在我现在的工作场所! 从农村到乡镇再到县城,从小学到普通初中到重点高中,从代课老师到聘干部,从初中毕业到初中毕业再到本科毕业,我花了20年时间!
我很幸运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35年来我教过无数学生。 我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并影响了一个又一个班级的学生; 我一个人生活,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活得更好!
90年代我在初中教书的时候,我只给一个学生上了两节课,然后她就留级了。 几年后,她的一封信让我热泪盈眶! 她记得我在那两堂课上说过的新学年第一堂课的开场白,以及我读给她听的、在黑板上纠正错误的细节,清楚、清楚、真实!
几年前,一个大二学生来看我,我在高中只教了她三个月的语文老师,然后她就被调到了实验班。 于是,我成了她“高中三年里她最想见到的老师”!
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