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计算过现在1400-1500元的现金,相当于2000年的100元购买力,其实是金融“通胀”,通胀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原因是货币的超发。 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每年印钞量增加10%,商品还是那些商品,但是货币总量增加了,这意味着商品也会有相当大的比重。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会减弱吗? 事实并非如此,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当经济发展压力加大时,只能重启,甚至更加关注货币工具,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是这种情况,我们自然也不例外,我们目前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从最新情况来看,新一轮通胀即将到来? 有三个方面可以得到证实
首先,货币**。
数据显示,2013年底的金额约为110万亿,而截至2024年1月底,M2的金额为2976万亿,10年,后者是前者的27倍,无限接近300万亿。 要知道,随着经济放缓,M2增速从2016年开始已经降到年增长率8.0%以上,但由于众所周知的疫情原因,M2增速从2020年开始又回到了两位数的增长。 可以说货币超发带来的物价上行的基础已经完全到位,但这只是时间问题。
二是央行启动了居民储蓄转债。有那么多货币涨幅,但事实也摆在我们面前,房价没有涨,**没涨,甚至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也没有涨,2023年很多月份的价格变化其实都是负的,年增长率只有02%。钱没了? 不难找出其中的原因由于经济不活跃,银行发放的大量资金无法借出,老百姓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把钱存入银行。
如果资金不能流动,必然会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央行于2月29日出台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新规定居民可以在银行柜台投资债券市场,让每个人都能有效地将他们的储蓄转化为债券投资目的是增加居民的财产收入。 这是什么意思?
央行对此进行了解释,称我国居民持有的**债券规模太小,与发达债券市场还有较大差距。 差距有多大? 截至2023年底,我国债券余额为158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存款为289万亿元人民币。 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叫你消费与不消费,让你花与不花,现在让你借钱给各种大型债务主体(包括国债、公司债、企业债、城投债等),也增加了你的收入你总是愿意的,不是吗? 有人呼吁不要买债,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可靠的投资渠道,银行存款利率低。
结果不言自明原本躺在银行里的钱,被各个债务人接二连三地借出投资,这几年超发的钱,才真正释放出来。
第三,新版4万亿模式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估计很多人都看过3月1日全国常委会通过的《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研究启动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 业界如何理解? 政务厅对“全国常委会厘清2024年三驾马车”题目作了简要解读。
1.设备更新换代,谈投资; 以旧换新关乎消费; 物流成本是外贸。 这难道不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吗? 2.三驾马车是如何运作的? 会议还概述了:投资,明确表示是国有采购。 采购标准从过去向能耗、排放、技术转变,这也意味着2024年的“投资利润”将变得相对丰厚。 消费方面,重点放在汽车、家电领域,将迎来新版“四万亿”模式,消费模式预计变化不大,但主体投资从地方**向***和**企业;我们先不谈出口。 相较于旧版4万亿元的重力是“宏观调控”,东西方尽量扁平化,新版4万亿元很可能优先向东岸和长江沿岸的大城市倾斜。说白了,2024年的经济发展将是“三驾马车”,做过采购的人都知道,央企采购不是魔咒,一般都比外高,现在他们带头采购,会带来采购成本和商品价格上涨吗? 你可以弥补它。新版的四万亿模式,并不意味着只有四万亿元直接投资,当然,按照目前的经济基数,实际规模应该比这个规模大得多才能带动经济增长,所以用“大”字,只会多得多。 钱从哪里来? 估计大部分是上面提到的第一、第二佐证,就不展开了
此外,根据央行最新数据,2024年1月CPI(物价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这是价格开始上涨的信号吗? 我不敢断言,让我们拭目以待,但迟早会来,还是同一句话,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几乎不可能正面对抗通胀。 根据以往暴胀的经验教训,我们只能适应形势,努力适应暴胀,同向而行,能够同步到位是最大的幸运,把握好“4件事”还是能够从容应对。
首先是好身材。 如果你问,一个人担心花钱最多的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去看病”,原因很简单,只要房子和车子都健康,既然已经买了,就一定能还清贷款。 但是,如果你身体不好,特别是如果你病得很重,费用很高,而且你在此期间没有赚到很多收入,那就不一样了。 是不是有句话说,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其实就是赚钱,等货币贬值的时候,相应的开支只会更多,所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第一位的。
二是稳定的工作。 经济学家做过一项研究,很多人说你不能靠工资发财,但你知道什么能真正与通货膨胀共舞吗? 其实是正常工作的工资。 因为每个城市的平均工资每年都在上涨,所以是根据各行各业的平均工资和中位数工资来计算的,而这个工资也是根据物价和通货膨胀水平来计算的。 所以,只要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你其实可以跟上通货膨胀的步伐。 当然,如果你的工作仍然在高收入行业,那就更不用说了。
第三和第四是**和房地产。 我不会解释太多,自古以来就是这种情况,因为所有货币都与此挂钩,仅此而已,货币增长,仅此而已。 在通胀趋势下,持有**是正确的。 2008年,在4万亿元大放之后,从177元翻了一番,到2012年达到354元。 我们现在的货币**m2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两倍,但黄金的价格只有500元,增长了0。少于 5 次。 因此,随着资金的释放,金价的走势也非常明显。
最后,让我们谈谈财产。 说实话,大家对现在的市场还是挺纠结的,原因无非就是工作和收入不确定,市场一直在调整,二手房和新房都在深度调整。 不过要知道,从最近的楼市政策来看,已经到了国民容忍的底线,全面牺牲控地、三大工程、按揭利率调至历史最低已经“底”,一些沿海城市购买3套的资格也放开了, 与投资者一起提振市场的意义很强。
中国楼市向来是政策性市场,有理由相信,2021年以来,已经能够依靠“三条红线”来遏制楼市火热,如今将通过供需两端的市场全面复放来实现, 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在诸多政策的影响下,节后,不少重点城市报房数量大幅增加,合肥、杭州、苏州等热点城市“陆王”再度出炉的消息,应该是先行者大势所趋。因为他们知道,房地产作为大宗产品,一直都是对抗通胀的武器,国家鼓励和支持你买不买,那么,到了控制的时候,你会买吗? 趁势而上,听国家的声音,大部分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