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瑞娜***
作者:米朵。
短短两三年时间,全球ADC药物市场开始快速运行,药物研发和资本投入的热情持续高涨。 然而,在风头越来越大的同时,ADC赛道却已经饱和:热点目标药企纷纷涌现,每当有一点潜力的管线出现,跨国公司就纷纷涌向它,给后来者留下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空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ADC是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前沿技术,它的成功也极大地点燃了制药企业对偶联药物研发的热情。
灵活
PDC站在多肽的肩膀上
肽是生物体的重要活性分子,在各种重要的生理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从制度上讲,多肽结构设计灵活,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需求,不仅可以作为偶联对象或靶向功能,而且在多种分子的偶联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此基础上,PDC应运而生。
PDC的作用机制
PDC作为一种偶联物,基本保留了与偶联药物相同的组成,即“局部配体-连接子-效应分子”的形式,PDC由多肽(归巢肽)、连接子和带电载体三部分组成。
PDC结构示意图,来源:公开资料。
多肽的主要作用是实现靶点定位,多肽的选择会影响PDC药物的内吞效率,对药代动力学、疗效和指标有显著影响。 PDC中常用的肽是细胞靶向肽和细胞穿透肽。
相似之处:PDC与ADC非常相似。
从本质上讲,PDC药物的接头和ADC之间没有区别,PDC的有效载荷也涉及多种类型,如核素、MMAE、多西紫杉醇(TH1902)、PARP抑制剂等。
在设计原理上,PDC与ADC相似,在于将细胞靶向肽与药物分子偶联,增强药物的靶向性,使药物集中在靶组织中,从而降低其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浓度,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在作用机制上,PDC也与ADC相似,通过细胞内可分解的链条共价连接靶向肽和细胞毒素,精确靶向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受体,可控释放细胞毒素杀死肿瘤细胞。
区别在于:PDC的独特优势。
PDC整合了多肽的优点,因此与ADC药物相比,PDC具有许多优点:分子量小,肿瘤渗透性强,对实体瘤的肿瘤抑制作用好,并且由于其体积小,也容易合成单一的均相物质; 免疫原性低; 由于肿瘤组织渗透性强,PDC可以在靶点高浓度蓄积,因此可以选择毒性相对较低、临床应用广泛的化疗药物,如多柔比星、紫杉醇等。 此外,由于原核表达或化学合成,PDC生产工艺简单易放大,生产成本低。
PDC 与 ADC。
数据**:公开信息的整理。
精准抗癌
协助目标 **
癌症是近10-15年来发展最快、突破最大的疾病,肿瘤方法和前沿药物的研究一直是制药行业的热点话题。 从目前来看,第一癌症已经从化疗和放疗时代走向了精准时代。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靶向药物主导着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市场份额高达604%,而免疫**和化疗药物的比例为234% 对比 163%。
药物偶联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靶向性,在靶向**成为主流的当下,ADC已成为药物研发行业的“宠儿”,但ADC本身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赛道饱和度高等缺点让进入者如履薄冰。
因此,PDC凭借其相对于ADC的诸多优势,有望成为继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ADC药物之后的新一代抗肿瘤靶向药物,PDC药物可以开发多种适应症:食管肿瘤、乳腺肿瘤、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实体瘤等,这也是这些无可比拟的优势,让PDC逐渐升温。
百花齐放
国内外PDC药物布局广泛
全球市场上获批上市的PDC药物只有2款,分别是Lutathera和Pepaxto,但Pepaxto的上市之路可谓是曲折。
2021年2月26日,在获得FDA加速批准后,Pepaxto因安全问题于同年10月22日自愿退出市场。 随后,在2022年1月,Oncopeptides以要重新审查临床数据为由撤回了Pepaxto的退市申请,但不幸的是,经过近5个月的审查,2022年12月7日,FDA听从了专家委员会成员的意见,正式宣布撤回Pepaxto的加速批准,并禁止其在市场上销售。 虽然Oncopeptides于2023年8月对FDA的撤回提出上诉,但2024年2月23日,FDA发布了撤销Pepaxto批准的最终决定。 因此,目前市场上唯一的PDC药物是诺华的Lutathera,该药物于2018年1月推出。
研究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在研PDC药物管线超过40个,处于阶段及以上的管线近20个。
正在调查的药物。
PDC是一种研究药物。
数据**:公共数据整理。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诺华的Pluvicto,该药已在美国、欧盟、法国、加拿大、中国台湾获批,诺华正在积极开拓中国大陆市场,Pluvicto在中国的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研究处于临床阶段,还有**去势耐药性前列腺癌临床研究阶段。
正在调查的药物。
PDC是一种研究药物。
数据**:公共数据整理。
在临床进展方面,进展最快的是加拿大的Angiochem ANG1005开发,已在美国和加拿大完成II期临床试验,试验表明ANG1005能显著延长生存期,对脑转移有良好的疗效,具有与普通紫杉醇相似的安全性,无严重过敏反应。 Ang1005**乳腺癌软脑膜转移瘤III期临床试验方案已获FDA批准,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同步开展,中科生物已获得紫杉醇曲伐肽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BicycleTherapeutics拥有3种用于肿瘤的双环肽毒素偶联物(BT1718、BT5528、BT8009),用于筛选多种疾病靶点和疾病,其中BT-5528有望克服ADC靶向EPHA2带来的主要安全性问题,目前三款产品均处于临床II期。
在中国,通益医药凭借双参与配体介导的选择性靶向(BI-ENGAGING Ligand-Mediated Targeting)技术平台开发了一系列抗肿瘤药物偶联物。 其中,CBP-1008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FR靶点偶联药物,也是全球首个双配体药物偶联物,PDC在中国的研发进展也是最快的,目前正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正在调查的药物。
PDC是一种研究药物。
数据**:公共数据整理。
2023年10月,赛瓦肽生物科技也加入了国内PDC赛道,根据CDE官网信息,用于Sevadia的1类新药注射用肽和微管蛋白抑制剂靶向Nectin-4蛋白的连接物偶联的PDC药物SC-101获批临床试验,这也是国内首个PDC产品Nectin-4靶向药物。
此外,BGC022目前正在进行125mg M剂量水平的剂量扩展研究,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和胃食管癌。 CBX-12在2023年ASCO中报告了好消息,其在实体瘤中的活性和安全性增强了其治疗**癌症的可能性。
整体来看,从全球研发地区来看,北美是全球PDC市场的领先地区,因为聚集了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对PDC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度,一些公司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其中,Bicycle Therapeutics拥有噬菌体双环肽技术和多肽化学修饰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项PDC。
此外,得益于监管环境的优化和对靶向**的需求不断增加,亚太地区的企业近年来在全球PDC市场中更加活跃,尤其是处于PDC药物研发前沿的日本。 其中,日本的Peptidream是一家领先的PDC公司,已经布局了40多个PDC项目,并在过去十年中向全球10多家公司提供了非独家授权的PDPS技术,包括百时美施贵宝、诺华、礼来、默克、武田等跨国巨头,以及领先的RNAI公司Alnylam。
与海外研发相比,国内PDC药物研究的进展相对落后,但作为站在多肽肩上的偶联药物,近年来,随着国内多肽药物临床认可度的提高,患者对多肽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技术、需求、政策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而PDC的研发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PDC的开发中。盛诺吉药业、星联多肽生物科技等企业纷纷涌现。
要克服的难题
2000亿美元的市场尚未开发
虽然PDC有很多优点,很多企业也开始布局,但PDC还是有局限性的,那就是循环稳定性差,会很快被肾脏清除,而且必须在循环内保持稳定,防止细胞毒性有效载荷过早释放,导致全身暴露; 由于胃肠道蛋白酶的存在,与蛋白质类药物类似,PDC药物目前不能口服,只能通过静脉注射给药,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然而,幸运的是,鉴于PDCs的循环稳定性较差,已经使用了不同的纳米颗粒来增强PDCs的稳定性,即PDCs与金纳米颗粒(AUNPS)结合。 此外,鉴于药物递送方式的局限性,未来有可能设计口服大分子药物的递送系统,并采用适当的载体或结构修饰来防止胃肠道系统中酶的降解,保证PDC被吸收到血液中,PDC的局限性正在逐步被克服。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数据,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预计将在2022年达到2100亿美元,到2030年将达到4830亿美元,其中靶向药物占抗肿瘤药物市场的42%。 全球多肽药物市场也在逐步扩大,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418亿美元。
作为全球肿瘤靶向药物和多肽两大“双王”市场所支撑的PDC,其前景无疑十分广阔。
结论
ADC的爆发点亮了PDC的未来,虽然PDC还是一片蓝海,但PDC凭借其分子量小、免疫原性低、细胞毒性药物选择广泛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 虽然目前企业的研发进展向海外聚集,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药物研发创新的活力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其中多肽药物市场也在快速增长,而PDC作为黑马之一, 未来不容小觑。
纵观目前我国药物积累的轨迹,生物类似药、PD-1 L1、ADC药物“人满为患”,PDC药物可能是中国药物偶联物研发企业的另一种出路。 ADC从概念到成熟,历时100年,现在的PDC和过去的ADC一样,正处于“积攒小流”阶段。
参考文献:Biologics CMC
8.6亿美元的市场规模,PDC药物开发和市场分析。
Proton Co., Ltd.为全球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科研机构等提供从临床前研究到药物上市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小分子药物、多肽和寡核苷酸、生物大分子(MAB、ADC等)以及基因和细胞药物的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研发、生产和运营基地覆盖中国(重庆、 上海、四川、江苏、江西、湖北)、美国、斯洛文尼亚、比利时、瑞士和丹麦。我们致力于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卓越的全球、端到端的CDMO服务,让好药更快到达大众手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 Yaozhi.com**的内容,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达更多信息,并不代表 Yaozhi.com 的立场。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