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就业领域重点难点,聚焦“扩、升、口袋”综合政策,发挥稳就业政策“组合拳”作用,一系列稳岗扩职扶持激励措施见效,取得积极成效。
然而,在招聘市场中,各种乱象仍在层出不穷——“招聘培训”的陷阱,不仅让求职者白花钱,还耽误了求职; 有偿面试辅导、混杂机构、大量虚假宣传; 过度的背景调查和侵犯隐私......
目前,春季招聘市场升温,求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今天起,法治经纬版将推出《依法整治招聘市场乱象》系列报道,推动问题解决,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敬请期待。
我本来应该申请这份工作,但我被骗了,把钱花在培训上。 培训结束后,我们根本没有被分配工作。 近日,去年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林昕(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林欣说,去年10月,她应聘云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面试官以技术能力不足,不胜任该职位为由,提出“只有通过实训才能留在公司”。 最终,她与公司签订了岗前培训合同,并通过对方提供的借贷平台支付了培训费用。 然而,经过培训,结果并没有如他所愿——对方提供了一份好工作。
这明明是找工作,但最终却成了培训的钱。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情况时有发生,在求职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或培训机构打着招聘的旗号,声称能够提供工作或兼职工作,只要求职者自费参加指定的岗前培训,提高技能。 许多求职者为了获得就业机会,花了很多钱进行培训,甚至贷款,但到了提供工作的时候,他们发现竹篓是空的。
入职前需要支付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就没有工作了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林欣遇到了很多困难。 直到收到云南信息科技的面试邀请,我申请的职位是“**编辑”。
采访当天,林欣走进公司所在的大楼,看着西装革履的人,以及公司墙上的各种规章制度,都非常激动,觉得这是一家很正式的公司,发展前景很好。
由于我在大学学习的是工程成本,所以编辑只是一种爱好。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个人能力测试,人事部和技术部的面试官“委婉”地告诉林欣,她现在的技术能力不能胜任一流的编辑岗位,不能进入公司的项目部。
紧接着,面试官向林欣介绍了公司的雄厚实力:“项目部资源丰富,经验丰富,留在这里可以有很好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前景”,“公司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试用期工资为完成后每月4500元, 成为普通人后,将达到6000元至8000元......
面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再加上面试官的一再游说,林欣最终决定与这家公司签订一份岗前培训合同。 合同约定,甲方应按照乙方选择的专业技术方向,为乙方提供实战培训服务,目标是使乙方获得进入企业承担相关专业技术技能所需的技能、专业素质和相关项目经验。 并承诺为乙方提供就业服务并保证其就业。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这种确保就业的承诺无疑是巨大的。 林欣告诉记者,她注意到和她同向的同学有72人,基本上都是应届毕业生和行业新人。
同时,合同约定,甲方明确告知乙方,在职培训为等价有偿项目,自愿参加培训培训的,乙方须承担相应费用。 培训时间为 25个月至3个月,金额为24900元。
24900元不算小数目,刚毕业的林欣也买不起。
该公司人事专员表示,可以扫码**第三方贷款平台贷款支付培训费用。 林欣回忆说,她扫描了还款后,发现自己每个月需要还款1286元,一共24期,共计30864元。
一下子比约定的24900元多了近6000元,林鑫连问为什么都没问? 在她看来,只要训练后有稳定的收入,就能很快还清贷款。
不过,培训结束后,当林欣等新人信心满满,准备上岗时,公司根本就不提安排工作的事情,而是让林欣和他们自己找工作。
我们找到了公司的管理层,但对方回避了重点,极其敷衍,说每个领域负责的业务类型不同,这边更注重学生培训,项目部在总部。 林欣说,当她提出要去任何一个项目部工作时,对方“说项目部在北京待了一会儿,然后又说项目部的领导被派出去了,但他们没有谈安排工作。
林欣只能一边找工作一边还贷款。 她无奈地告诉记者:“我的首要任务是找工作,实在没有精力维权,也不懂得如何方便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
骗人的伎俩很多,很难取消合同并获得退款
吴丹(化名)是贵州的应届毕业生,不久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对方没有投递简历给广东某科技公司,得知她在某处找工作,就主动打电话给她,邀请她对公司的“**编辑”岗位进行面试。
采访结束后,对方表示,吴丹的编辑速度太慢,只能先当学徒,培训结束后通过测试可以拿到3000元的奖金,成为正规军后月薪在4000元到7000元之间。
根据培训协议,公司为吴丹提供培训机会,费用为2万元。 与林欣不同的是,公司表示,培训费可以在吴丹成为正规军后支付,但如果吴丹中途放弃培训,就属于违约,需要支付5000元的违约金。
签完合同后,我和亲戚朋友谈起了这件事,大家都以为吴丹上当受骗了。 吴丹立即联系了公司HR,说想再看一遍合同内容,但对方拒绝了。 吴丹说自己不想参加培训,对方说“公司会联系你的法律顾问”。
调查中,不少求职者向记者反映,他们在申请过程中遇到了“招聘培训”的陷阱,一些企业打着“零门槛、高薪兼职”等幌子,要求在就业前进行带薪培训,骗人的手段百花招。 在投诉平台上搜索可以发现很多求职者的投诉。
来自江苏的方澍(化名)在求职过程中也遇到了“招聘培训”的陷阱,他在某平台上借了2万元来支付培训费。 “在发现不对劲后,我想和对方解除合同,但对方一直推脱。 ”
在方姝的指导下,记者在网上找到了江苏某大数据技术应用公司的招聘广告,并联系了该公司负责人“邵文”作为求职者。
在向记者询问了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后,“少文”向记者推荐了这个职位,“现在大数据行业的工资相当高,基本上一个月就能掌握相关技能”,“年薪10万多元”,并向记者保证,“如果你现在申请这个班, 你将能够在今年4月找到工作”。
当然,培训费也不便宜:35天线下课程,18800元。
当记者问及用人单位时,对方表示:“我们会把你推荐给和我们合作的公司,比如中国项目、中国项目、苏项目等等。 基本工资每月约11000元。 任何公司都需要大数据技术。 ”
在沟通过程中,记者反复与对方确认是否是大数据培训机构,对方的回答含糊不清:“培训与就业相辅相成,相当于用工协议类。 ”
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加大监督处罚力度
在入职之前,你要支付大量的培训费用,为什么很多求职者会落入“招聘和培训”的陷阱?
以高收入、低门槛、无中介费等承诺吸引求职者; 在面试过程中逐渐否定候选人的能力; 然后提供场地和学习机会,帮助求职者提高能力; 利用未来更好的就业前景,更高的薪水和其他高回报给**求职者。 研究过相关案例的北京心理咨询师陈静总结了上述套路。
她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求职者和招聘人员的心理状态是不平等的,求职者往往处于弱势心理地位,渴望得到招聘人员的肯定和认可。 下层捕手抓住了求职者的心态,使求职者陷入了高回报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中,因此做出贷款支付培训费用等非理性选择。 ”
陈静说,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求职者慢慢意识到有些不合理,想要终止培训,而招聘人员则通过心理暗示,如果他们不继续下去,那么承诺的光明未来就无法实现,让求职者因为沉没的成本效应而避之不及,导致一些求职者多次贷款培训, 直到他们无法继续贷款,没有找到工作,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北京晶晶律师事务所律师常沙分析“招聘培训”套路发现,这些求职者大多有以下几个共同点:投递简历的门槛相对较低; 自己的条件不太适合这个岗位; 你对一个行业没有深刻的了解,但想进入这个行业; 职场新手或新人; 技能水平低等。
因此,他们倾向于在求职过程中保持低姿态,并愿意改变自己的处境以满足对方的要求。 “常沙说。
长沙分析,“招聘、调动、培训”和“培训贷款”涉及刑法、民法、行政法调整下的法律关系。 从被害人经历来看,就业、培训、贷款等内容涉及劳务管理、教育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行政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维权困难。
从形式上看,很多被害人都与涉案单位签订了所谓的书面协议,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看似是很典型的民事案件,但受害人由于缺乏法律知识等问题,很难依法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自己的权利。 长沙说,目前,上海、北京等地的法院都做出了类似的判决,将一些“招聘培训”和“培训贷款”的刑事责任认定为“欺诈”或“合同欺诈”。
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网络招聘活动,引导和督促网络招聘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制度。 各平台要加强招聘单位资格认证和信息发布人员实名认证,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建立招聘企业红黑名单制度,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合法、有效。 长沙建议道。
业内人士建议,要加强行政许可与劳动安全监督执法的沟通,完善相关部门信息交流机制,引导督促网上招聘平台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炳琦建议,高校要加强对学生毕业前的求职培训和反舞弊宣传,普及求职、贷款、理财等知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在中文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军海看来,“培训贷款”陷阱持续存在,暴露了监管漏洞。 他建议建立多部门协同执法的监管机制,加大对开展“培训贷款”机构的处罚和打击力度,增强监管威慑力,净化网络招聘市场环境。
受访专家建议,在找工作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水平,如果遇到“未来就业前景广阔,但需要参加带薪培训”、“只要付了钱,就可以参加推荐就业”等,以及过高的薪资承诺,要保持警惕。 如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上述问题,应立即保存证据,以便维权,同时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公安机关投诉举报,以便及时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