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涵. 南方记者钟志辉摄。
三点钟,下午茶时间。 在广州猎德的翠华餐厅,一盘手工蛋挞,128层酥皮,新鲜出炉,不少食客在开放式烘焙室的窗前等了很久。 餐厅内,服务员和机器人来回穿梭上菜,身着休闲西装的翠华集团中国区CEO唐一涵也在其中,询问顾客对菜品的意见,向经理了解分店的运营情况,品尝和评价当天菜品的品质。
唐一涵出现在餐馆的次数比出现在办公室的次数多。 30多年前,当他在香港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时,他从一家快餐店的后厨开始。 担任管理职务后,他带领团队前往内地,开设了100多家门店。 2018年加入翠华集团,协助港式茶餐厅品牌调整内地市场策略。
品类茶茶餐厅是香港饮食文化的代表,翠华是品牌代表。 在唐一涵看来,内地港式茶馆的发展方向不再是以数量取胜,而是强调品牌文化。 他认为,一方面,珠三角城市深受香港文化的影响,这里的顾客对茶馆更熟悉,更容易接受。 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因此翠华以“一区一***”的策略,聚焦大湾区内地城市核心区域,同时在交通枢纽开通“翠华快线”品牌, 以轻食和外卖为主,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在内地发展自身事业的同时,唐亦涵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帮助年轻人更好地把握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他在广州担任“大湾区职场导师”,希望以路人的身份与年轻人分享他在内地的职场和生活经验,回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建议。 认识我可能没有多少(好处),但它不应该让你失去(痛苦)。 他笑了。
走过列雍,望着不远处的广州塔,唐一寒回想起自己在大陆的30多年,不禁感叹道:“这里的发展瞬息万变,很难用笔墨来形容,必须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 他勉励港澳青年多到内地旅游,扩阔视野,“来内地发展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更广阔的视野一定能让你找到更多的出路。 他表示,如今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成为现实,粤港澳三地正日益走向深度融合发展,“希望年轻人也能理解、适应和拥抱大湾区,在这里实现梦想,过上更好的生活。 ”
对话。 南方**:早在30多年前,您就从香港来到内地发展。 你当时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
唐一涵:1992年,我在香港一家快餐连锁店工作,公司有意寻找一批年轻的后备干部,开拓内地市场。 我想香港将在1997年回到祖国的怀抱,如果能尽快回到内地,提前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市场环境,那岂不是一个好机会吗? 另一方面,虽然香港仍是国际大都会,但面积不大,发展空间有限。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他们能去一个更大、增长更快的市场,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南方**:2018年加入翠华集团,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这为翠华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机遇?
唐一涵:我在开发快餐连锁的内地市场时,没有大湾区的概念,但我们已经在大湾区的九个内地城市开了餐厅。 这并不是说我们在展望未来,而是我们分析了一个关键的经济数据——不同城市的GDP,并决定这样做。
自加入翠华以来,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协助该品牌调整在内地的营销策略。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我来说是一盏明灯,它坚定了我们聚焦内地城市在大湾区布局的愿望。 大湾区11个城市各有优势,如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就能达到1+1 2的效果,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会更具竞争力,企业从长远来看会更愿意在这里发展。
对于翠华来说,作为茶餐厅品牌,我们也要找到自己的优势。 当您想到咖啡馆时,您会想到什么? 应该是香港。 这家咖啡厅起源于香港,是中西餐饮文化融合的产物。 可以说,咖啡厅是香港文化的代表之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离香港很近,深受香港文化的影响,这里的顾客对港式茶馆更熟悉,也更能接受。 此外,有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我们在这里既有先天优势,又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截至目前,翠华在内地拥有近40家餐厅,其中26家位于大湾区。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一区一***”的战略在这里布局核心区域。
同时,作为拥有50多年历史的香港“老字号”,翠华不仅要保持传统工艺和工艺,让顾客品尝到地道的香港味道,更要适应时代潮流的变化,学会“唱老歌新歌”。 近年来,我们在门店模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在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打造了以轻食和外卖为主的“翠华快车”品牌,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颇受欢迎。
南方**: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导师”,对于正在寻找未来职业方向的年轻人,你有什么建议?
唐一涵:我经常和年轻人分享我的经历,我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住在屋苑里,15岁进入社会工作学习,从后厨做起,逐渐成长为管理层和CEO。 为了弥补学业上的不足,我下班后回到学校继续攻读本科和硕士学位。 那时候,我白天打工经营上百家餐馆,晚上和周末去上学,近10年几乎没有休假。 我认为勤奋和积极的心态很重要,只有让自己做好准备,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愿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工作和生活。 很多年轻人也问我,是不是要离开香港,去内地发展。 我想说,这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大陆这个更大的地方,多看看,开阔视野,这样你就能找到更多的出路。
南方**记者曾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