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教育讲座
中国教育报(记者 杨喜业 通讯员 赵金文)“当前,要落实最好的文化理念,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亟需增强'二次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陈晓红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国家层面没有指导机构,高校本应开设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不统一。
同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材也不是很现代。 目前,高校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名称已不公布。
1.教材不同,高校采用的国家规划教材《中华文化概论》大多以传统文化为主,只有少量涉及社会主义新文化,“覆盖面广、类型丰富、层次进步、相互支持”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伟大的思想政治”的影响没有得到充分证明。 目前,虽然不少高校开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但一学期32课时的教学安排,无法清晰地诠释包罗万象的中国传统文化。 很多高校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的教学为主,读原著、学原文、懂理想人格的人很少,小课堂与大社会课堂相结合,在实践中认可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并不多, 缺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加强和改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把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主要渠道和主阵地,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她建议,教育部教育指导委员会应加快成立“中国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增加中国文化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或对相关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基地增加相应职责,加强统筹指导; 在国家层面,制定并颁布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指导意见,领导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要求、部署和实施一致。
陈晓红建议,将不同名称的传统文化课程统一为《优秀中华民族文化概论》必修课,将该课程纳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将相关教材列为马工教材。 汇聚各领域优秀专家的优质教材,统筹教材的出版推广,统筹教材的使用。与时俱进,加快教材体系更新,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她还建议,鼓励高校多学期开设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增加课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构建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融合推进的体制机制。 通过大课堂、大平台、掌握资源,构建规模化实践教学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和形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特色品牌活动,不断创新德育、美育等方法方法,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和文化传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