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南开孙药师》,供医学科普参考。 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全程药物,主要作用于葡萄糖代谢过程,通过降低肝脏葡萄糖输出,抑制糖异生,促进脂肪、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肠壁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 降糖作用可靠。此外,二甲双胍还具有一定的减肥作用,是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并能改善血脂状况,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并有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二甲双胍也是**联合用药的基础药物,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可进一步达到显著改善血糖效果,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
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不良反应包括: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二甲双胍缓释片在胃肠道内缓慢溶解释放,发生率低,多为短暂性,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
低血糖:单独使用不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但当与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齐特和格列美脲或胰岛素合用时,应警惕低血糖的风险,并应注意定期和定量进餐。
肝肾损害:二甲双胍无肝肾毒性,按常用剂量使用,不会有肝肾损害,但肝肾功能损害会明显限制二甲双胍的清除能力,使二甲双胍血药浓度升高,乳酸性酸中毒风险增加,因此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二甲双胍, 重度肝肾功能不全和低氧血症患者应禁用二甲双胍。
维生素B12吸收不良: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建议长期使用者每年检查一次维生素B12水平,如果缺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补充。
乳酸性酸中毒:二甲双胍引起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非常罕见,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长期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二甲双胍引起的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并不高于其他口服降糖药。
其他:头痛、疲劳等。
阿卡波糖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属于-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与-葡萄糖苷酶特异性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延缓小肠黏膜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通过改善餐后血糖间接改善空腹血糖,减少全天血糖波动,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血糖不增加体重,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使用,该组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也适用于1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包括:
胃肠道反应:当阿卡波糖开始时,特别是大剂量时,一部分糖到达结肠并被结肠菌群消化,产生含气产物并引起肠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腹胀、肠音亢进和气体增加,这是阿卡波糖的常见不良反应。
低血糖:阿卡波糖不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当与胰岛素促分泌剂如格列美脲和瑞格列奈或胰岛素合用时,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因此有必要考虑减少上述**糖尿病药物的剂量,当低血糖与其他降糖药合用时,饮用糖水或进食效果较差, 应使用葡萄糖来纠正低血糖反应。
肝功能异常:个别患者,特别是使用大剂量(200mg,一日3次)时,可无症状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罕见黄疸合并肝功能损害,建议有肝病史或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应在开始用药后的前6-12个月内监测转氨酶的变化,避免使用上述高剂量。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服用阿卡波糖后出现红斑、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应停药。
格列美脲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药物,属于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肝脏产生和产生葡萄糖和降低血糖,主要降低餐后血糖,还能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具有强烈和长期低血糖的特点。格列美脲目前是 2 型糖尿病的一线候选药物和二线药物,可作为二甲双胍不耐受或禁忌证**或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开始**的联合用药**。
格列美脲的不良反应包括:
低血糖:长期使用格列美脲可能引起低血糖,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慢慢增加至最佳剂量,饮食应固定定量,避免饭前剧烈运动,每天运动量应保持稳定,当剧烈运动量或运动量增加时, 饮食量应适当增加,一旦出现头晕、心悸、手抖、出汗、饥饿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补充含糖食物,纠正低血糖。
体重增加:长期使用格列美脲可导致体重增加,平均增加04kg-0.6kg,但超重或肥胖不是格列美脲的禁忌症,对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美脲时,可与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利拉鲁肽、达格列净等降糖药合用,具有减肥作用,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血糖,还可以降低格列美脲引起的体重增加的风险。
胰岛细胞衰竭: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长期使用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药如格列美脲不会加速胰岛细胞衰竭,但也可能具有保护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
心血管安全性:长期使用格列美脲不仅不会增加心血管风险,反而会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这可能与其对心肌缺血预适应没有影响有关,心肌缺血预适应是指缺血本身引发的抗缺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