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营收,1000亿现金,100亿利润。
如果两年前有人同时把这三个字放在一家新动力车公司身上,可谓是荒谬可笑。 但在2024年的今天,真的有一家新的动力车公司做到了,这就是理想。
2月26日,理想汽车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这份财报是自2015年理想汽车制造以来最好的财报。
1000亿营收、100亿利润、1000亿现金流,理想汽车2023年财报足够爆炸。 但问题是,面对竞争对手日益凶猛的冲击,理想汽车能否在2024年保持高业绩?
01 爆款业绩,“残酷”财报
理想的23年的表现堪称爆炸性。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理想汽车将实现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净利润达到1181亿元。 其中,第四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业收入4173亿元,同比增长1364%,净利润575亿元。 全年毛利率为222%。
这是什么概念?
118.净利润1亿元,约为长城汽车的1倍7次; 22.2.毛利率,甚至超过特斯拉23年182 毛利率更高; 超过1000亿元的营收,直接与长城、吉利、长安等车企平起平坐。 而理想也赚回了过去五年汽车制造23年的净亏损。
另一方面,受业绩提振,港股27日开盘后,理想汽车涨幅超过美股,最高达到26个,单日市值超过74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的港币市值分别为6887亿元和7822亿元。 这样一来,理想港股的市值近期就一直在1左右08 小鹏和 095 蔚来汽车。
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确实是23年来最成功的新动力车公司,没有一个人。
但正是通过这样的爆发力表现,我们才能看到理想的残酷。
23年的理想足以用“绝望的三郎”来形容,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理想确实达到了极致。
但事实是,过去的理想一直受到质疑。 俄罗斯套娃产品,“脱裤子放屁”的续航里程技术,没有技术水平的冰箱和彩电沙发,以及没有无功功率的智能驾驶水平,可以看出市场认可不多的理想。
然而,这并不妨碍理想在23年内仅用3辆车就赢得数百亿的利润。
理想的“套娃”产品策略是帮助理想一路走到顶峰。 这种策略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并缩短上市时间。 届时,即将在第二季度推出的理想L6,也采用了套娃设计。
当然,除了产品的成功,理想在营销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无论是每周销售榜单的制作,还是CEO李翔在社交平台上的辛勤付出,都为理想赢得了大量的流量。
然而,在这份财报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理想对自己的残酷,还有朋友和商人的残酷。
新年伊始,高河宣布“停产半年”,理想时刻的高光时刻似乎与高河汽车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随着比亚迪的79008秦,车圈的**大战愈演愈烈,就连一度声称“不会降价”的蔚来也卷入其中。 这个曾经与理想并肩同行的老大哥,现在似乎越走越远。
但仔细想想,理想真的残酷吗? 不,这个市场真的很残酷。
对于这个市场来说,出现下一个高端可能很容易,但要出现下一个理想就更难了。
如果我们回首往事,2023年应该是最高理想的一年,八年造车,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就算是理想本身也难以超越,更别说别人了?
八年来,理想见证了无数像他一样的新动力车企的衰落,在难以想象的压力下,成为第一家成功盈利的新动力车企。 理想已经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新动力车企,到目前为止,谁敢说新势力是“赔钱货”?
想必,这恰如李翔所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但现实是,2024年,如果不努力,肯定活不下去。
02 年销售额80万,理想白痴梦想?
理想的23年是充满亮点的一年。 接下来的问题是,面对2024年激烈的竞争和日益疯狂的竞争对手,理想能否保持以往的高速增长势头?
李翔没有被吓倒,以高昂的士气设定了24年80万台的销售目标。
800,000,这是什么概念?
2023年,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将销售76辆50,000 和 7290,000 台,而理想的 23 年年交付量仅为 37 年60,000 台,800,000 台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
那么年销量80万,是不是有点傻乎乎的理想梦?
事实上,李翔的大部分信心都来自于L系列车型。 毕竟,在23年的时间里,L7、L8、L9这三辆车可以说是为理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3年,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的年销量均突破10万台,同时一年内月销量将超过3万台、4万台、5万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2月月度交付量为5万台,是以较大的终端折扣实现的。 换言之,在理想的24年里,很难复制这个销售高光时刻。
因此,尽管这三款车性能出色,但它们的销量上限也是可以预见的。 如果以24年平均月销量4万台计算,L系列车型的年销量约为50万台。
至于剩下的 300,000 辆,只能从理想的 MEGA 和理想的 L6 中找到。
显然,售价超过50万的巨型车型并不是量产车型,而市场上同价位的车型,如极氪009,23年平均月销量只有1000辆左右。 即使理想的MEGA能够达到平均每月3000台,当年的销量也只有近4万台。
这样一来,理想的销售负担自然就落在了低成本的L6车型上。
但说实话,在20-30万的范围内,不乏优秀的机型。 Q 杰M7,唐DM-i,哪个不是硬茬? 无论L6的定位多么准确,产品再好,其实也很难有竞争力。 更何况,现在L6连影子都看不到,却想让它撑起近30万的销售旗帜,风险极大。
因此,800,000这个数字对于理想来说有些遥远。 退后一万步,即使理想在自身产品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难以逃脱市场环境的冲击。
23年上半年,理想生活可以说是很滋润,稳坐新生力量第一哥的宝座,销量稳步增长,是新动力车企断层线的领先存在。
但到了下半年,M7的卷土重来,打破了理想中平静美好的生活。
上架24小时,收获了15,000个订单; 上市一个月后,大订单数量达到60000个; 甚至在今年1月,凭借1000多辆的优势,文杰夺走了理想新势力一哥的名号。
定位差不多,第一间隔差不多,“中国车”的崛起似乎有点措手不及。 此外,年初,比亚迪率先打了第一仗,将10万级市场颠倒过来,然后是20万级,然后是30万级。 这对理想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在文杰等竞品的强力冲击下,理想难以保持此前的高增长,光环的黯淡在所难免。
此外,理想不足明显,没有优秀的技术护城河,与同行相比,智能水平不够好,对于理想来说太可替代了。
也就是说,如果理想今年没有自己一些真正的技术支撑,没有可以利用的杀手锏,那么很有可能市场上会出现第二个理想、第三个理想,甚至更多,那么理想打开市场局面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
写在最后
这两天,李翔晒出了一个朋友圈,他认为,到今年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超过20万辆的局面将呈现出三大龙头品牌将蚕食70%市场份额的结果。
无论这三家车企最终是谁,理想都绝对希望成为其中的三分之一。
因此,在产品规划方面,理想似乎有自己的节奏。 李翔表示,未来五年,不会有低于20万的车型。 他认为,只有在20万以上的家庭用户市场达到极致,才能实现更大程度的营收。 而现在理想已经尝到了这金矿的一小部分,没有必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过去的理想是成功的,2023年尤为突出。 不过,2024年的市场环境将更加艰难,我们将不得不面对文杰等强大竞争对手的冲击。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80万辆的目标并不容易,很多企业在达到年销量80万辆、100万辆的时候,都已经倒下了。 如果没有成功,那么2023年很可能是理想发展过程中最光明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