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洪晓凡在一篇关于2024年党建工作规划的文章中,谈到了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 许多学生在文章发表后留言,苦涩地陈述了他们单位的形式主义。
我们知道,早在200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时,就出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不望的“四风”。 整改之后,一直很有效,但有些问题会沉淀和变异,所以我们从各种文献中逐渐看到,重点逐渐集中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上,这也是最难改变的地方。 而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之间,要纠正形式主义的问题显然更加困难。
那么,为什么这么难呢? 我们认真研究了这次会议提出的“十项努力”,并详细准确地列举了出来。 但是,为什么很多基层单位年年都在努力整顿形式主义问题,却没有成效呢? 小帆认为,有四个根深蒂固的根源
1.要同时纠正人员选拔任用的不正态。 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极度缺乏,没有形式主义就做不了工作。 该怎么办? 只要做好“面子项目”就行了。 这也是实现工作的最简单方法。 只要留着面子,不想进去,对于能力不大还能升职的干部来说,这是捏人的事情,也是他们最擅长的。 因此,要纠正形式主义,首先必须做好选人用人工作。
2.有必要让“成功不一定在我心中”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思想。 要想取得实效,很多工作需要一时默默无闻,而且要长期耕耘。 但是,很多干部等不了那么久,就想马上出去; 领导等不了那么久,当他看到你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时,他认为你做不到。 如果两个阶段“串通”,没有人愿意脚踏实地地工作,而是用形式主义的手段,大规模地进行“政治表演项目”和“形象项目”,做的人被表扬,不做的人被批评,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为了纠正形式主义,“成功不一定在我身上”这句话不能只是说而已。
3.需求的变化需要新的实施系统的支持。 对于文本的缩减,缩减后呢? 你如何安排一些工作? 很多单位的实际情况是,正式文件数量少了,非正式文件数量增加了,比如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发送通知等等,这样统计的数量就大大减少了,对基层的负担丝毫没有减轻。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减量成为硬门槛的同时,没有从基层的实际工作条件对配套工艺和机制进行优化。 强硬而粗鲁的要求,仅此而已,这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同样,还有借调基层干部的问题,为什么要借调? 因工作量太大而无法完成而附议; 不允许借调后,如果工作量还是那么大,只能有的做,有的不做,否则工作质量会降低。 因此,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同样,还有一种评估,它说不可能简单地检查材料并查看痕迹,但许多单位除了检查信息外不会参加测试。 我能做些什么? 那你就只能拍拍脑袋,直接下结论了。 因此,解决检查和评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其他更具体、更有效的评估方法。
4.要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感情。 为什么很多单位给基层减包,越减包袱,基层越累。 很简单,这是一个在考虑谁的问题。 如果我只想让我的上司和领导满意,这是一种枯燥的方法; 我想的是基层员工,我真心想真正减轻负担,这是另一种干法。 对于前者来说,减负的“动作”被设计成“花式”,各种不知道怎么数的数字都打招呼,似乎挺惊艳的; 对于后者来说,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写起来不一定那么令人兴奋。 所以,如果你的单位给基层减负的越来越多,这基本上就意味着,做这个的人根本不在乎能不能减轻负担,只关心如何向领导汇报。
基层形式主义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一线会议召开得很及时,问题也准确无误,但基层单位要想真正落实好,就要把它当成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体系,而不是头疼脚痛。
宏帆动力是一家专注于党建品牌诊断与辅导、党建文化阵地创意设计、党业融合体系建设等项目的专业智库。
记录我的2024年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