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打破草根形式主义的途径。
欧阳静. 近年来,转变作风、减轻基层负担已成为社会共识。 自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减轻基层负担的通知》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继续着力解决一批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但是,形式主义顽固、重复,目前一些干部群众还存在着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 草根形式主义有哪些新表现形式,如何找到解决之道?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基层治理研究,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感悟。
形式主义的表现和根源。
笔者认为,形式主义的根源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接力棒”问题,即来自上级部门的考核评价;二是官僚主义问题,即上级部门偏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考核本身没有错,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和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但目前有考核指标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精细的趋势。 伴随考核而来的各种检查也越来越严格,这些检查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详细的过程记录。
考核指标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上级部门的工作认为本部门的工作很重要,只有将本部门的工作纳入考核,才会得到下级部门和基层的重视,才能体现部门工作的重要性。 于是,“千行”中的“千行”设计了考核目标,量化成具体的分数,要求基层完成。 但作为基层的一根“针”,其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无法应付“千线”上的量化指标,有些工作只能“形式化”处理。
随着考核指标越来越具体细化,其结果是忽视了基层生产生活的多样性和基层事务的复杂性。 例如,一些地方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要求农村房屋“穿衣服戴帽子”,即墙面涂成统一的颜色,屋顶以统一的格式建造鸡鸭不能放养,必须圈养,鸡舍必须按规定用竹子围住;猪圈必须用耐火砖砌成,盖上琉璃瓦屋顶,并建造成统一的风格......在指定区域如果按照这些规定建造,农民建造的鸡舍和猪圈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离家较远,喂养和管理不便,因此许多留守老人不得不放弃养殖。 在一些地方,农村人居环境的考核标准之一就是村道上不能有禽粪,一旦发现,就会扣分。 基层干部为了达到考核标准,只能禁止农民在村里养家禽。 但是,从群众的角度来看,不让农民养鸡养鸭来达到考核标准,其实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
对工艺的考核导致了大量的“痕迹”,甚至产生了一种以打磨材料和“包装”代替实际工作的形式主义。 比如,一些地方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各种会议纪要、习记录和APP上的签到,或者创建各种系统墙、背景墙、竖立各种广告牌。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包装上,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能做好,相反,会影响基层做其他实际事情的精力和效率。
让我们看看官僚主义如何导致形式主义。 一般来说,官僚主义不从实际出发,导致考核指标脱离实际,导致形式主义。
首先,一些考核指标的设计不是基于“实事求是”,而是在官僚主义的恶劣氛围下“理所当然,拍拍脑袋”做出的。 例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中的一些考核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都市人”的价值偏好,或者是以设计考核指标为基础的领导和专家的生活经验,而不是基于农民的价值偏好和生活经验。 因此,考核指标脱离基层实际、脱离群众需求和意见的错误倾向。
二是官僚主义导致考核考核过于注重材料和程序,而忽视了实际结果。 比如,一些上级部门检查不是为了跟人说话,了解人员的思想动态,而是为了看有没有资料,有没有相关的制度宣传。 为此,一些基层干部在如何制作材料、如何选词上花费大量时间,有的基层部门堆积如山准备考核的材料,甚至还出现了专门聘请第三方制作材料的现象。 而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特殊“包装”,往往能在考核评价中拿到高分,导致一些草根**逐渐形成了对“包装”热情的不良作风,倾向于做各种“华而不实”的工作,使一些草根“成绩”的现实与群众的口碑不匹配。
最后,官僚主义导致检查和评估的僵化。 这种僵化不仅表现在强调材料而非实际效果,还表现在对脱离实际的“标杆”的检验上。 具体来说,这种“对标”的评价,不是通过实际工作的效果,更不是通过深入听取群众的意见,而是通过一些看得见的简单化、规范化、易操作的指标。 比如,有的部门不深入实际,仅依靠卫星航拍技术,将贫瘠山区和农民种植花生、芝麻的地区划定为基本农田,要求限期整改复耕。 这种只依靠详细考核指标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官僚主义现象,在基层屡屡发生。 再比如破旧房屋的改造,空心村的老房子几十年没人居住,但房子的墙面如果出现裂缝,就要按规定进行各种鉴定,这种脱离农民生产生活实践的形式主义,在基层并不少见。
破解草根形式主义之道。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同党的性质、宗旨和作风背道而驰,是党和人民的大敌。 如何破解基层的形式主义?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党调查研究工作计划》提出:在全党的调查研究中,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的声音, 真正反映群众意愿,真心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群众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人民群众习 习学习,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工作作风。 通过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有效措施。
第二,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要有科学的政治成就观。 政治成就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完成的,而不是依靠花里胡哨的包装。 如果上级检查不以材料为重点,基层干部就不会使用材料来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之所以难以真正减轻基层负担,是因为上级部门在推进和实施工作上过于官僚,过于依赖各种材料、程序、记录等。 如果基层要对付上级部门的官僚主义,就必然陷入形式主义。 在科学政绩观的指导下,给予基层的考核指标既要灵活简单,又要着眼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避免部门主义。 对考核评价的监督检查也要走群众路线,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从考核标准出发,更不能只看资料账,不看实效。
总之,形式主义是造成形式主义的原因很多,给基层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 面对基层形式主义的一些老问题和新表现,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扎实工作的明确方向,支持和鼓励敢于担当的干部。 只有长期努力,综合措施,才能遏制形式主义的死灰复燃,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在基层建立清净健康求真务实的氛围。
作者为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