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人们开始为龙年春节做各种准备。 请跟随《走过基层过年》记者的脚步,走进吉山**灾区安置点,探访灾区群众的生活状况。
青年志愿者和孩子们在中国铁路第21局设立的安置点旁玩游戏。
来到中铁二十一局在吉石山陈家村建设的装配式房屋安置点,迎接春天的灯笼高高挂起,仿佛无数个小太阳,给这片重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 穿着新衣服的孩子们追逐和玩耍。 一个小男孩在挂着“文化活动室”的会议室里,好奇地问老师书架上的“福”字是什么意思。 王彦妍老师温柔地告诉他:“幸福就是幸福,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努力创造更多的幸福。 ”
甘肃省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王妍妍在1月15日寒假当天联系了共青团吉石山县委,表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前教育特长,照顾好寒假无人照顾的孩子。 她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和朋友一起,她会准时8点从县城坐公交车,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到达陈家村安置点,辅导孩子们的寒假作业并开展一些公益活动,然后晚上6点下班,然后坐公交车回到他们在吉山县的家中。 “我和我的同学们将继续这种活动,直到学年开始。 ”
志愿者们在中国铁路二十一局建造的装配式房屋中教孩子们作画。
刚刚从崔马潭镇安置点视察陈家村安置点的共青团吉石山县委副书记任晓斌说:“事件发生后,县团委发出倡议,鼓励返乡大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目前,当地大学生志愿者300余人,分布在233个安置点,从事舞蹈、科普、绘画、足球、篮球等基础教学及部分户外活动。”
马婷和她的奖项。
11岁的马婷是梅坡村宝安民族小学的六年级学生。 她的父亲马华英告诉记者:“马婷是一个非常懂事好学的孩子。 以前,她的奖状贴满了房子的一面墙,房子变成破旧的房子后,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些证书从墙上取下来,整齐地保存起来。 记者粗略地数了20多张照片。 在现场接受采访的《工人**》记者康进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励她好好学习,留了下来。 以后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记得给我打电话。
电焊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希望的火花。 它可以为受灾地区的人们照亮重建家园的道路,点亮他们对更美好未来的希望。 退伍军人杨学元告诉记者:“一个培训周期15天,首批50名学员已经上课10天,用完了2吨以上钢材,一天要用完100多根焊条。 为了鼓励大家学习,这里的培训不仅免费,而且每人每天补贴30元。 ”
受影响的群众在教育培训点进行了电焊练习。
杨学源开办了陇南康县职业技术培训学院,设立了一批钢筋工、焊工、脚手架工、抹灰工等各类工种,培训教师100余人,他告诉记者:“一直与当地职能部门联系,在吉山初步计划开设7个班,每个班50人。 课程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放。 ”
距离下午的训练结束还有一个多小时,优秀的学生马纳奈不肯离开。 还在“缠着”老师给他开个“小炉子”。
多学一门本事,就会多出一条路。 马娜奈的爱人也在马路对面的家政服务培训中心学习擦玻璃、做饭、看孩子、陪老人等家政服务工作。
春节的到来,也点燃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中铁二十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