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巡逻。 记者 李庆玲 摄影 本报记者李庆玲、 顾志霞、张德军
12月21日凌晨3时,为保障人员和物资安全,民河县公安局公安大队一级警长王德展和同事刘永乾仍坚守安置点物资存放地,在现场巡视。
此刻,外面的气温低至零下15摄氏度,两人穿着厚厚的外套,依旧抵挡不住刺骨的寒风,但巡逻却丝毫没有放松。 想到灾民的安全和救援物资,王德展和刘永倩都振作起来。
灾后第二天,救灾物资和资源持续进入安置现场,“民警主动在灾前服务,通宵守护物资,让受灾群众更加安心”。 金田村妇联主任马晓英说。
灾后,为了更好地维护安置点秩序,服务近在咫尺的民众,民河县公安局在安置点“门”旁设立了派出所,将自己定位为一线阵地,接受群众求助,提供高效的救援和暖心服务。
走进安置区,警务室很容易找到,边缘的1号帐篷是,警室所在的帐篷上方高高飘扬着鲜红色的党旗,帐篷门上清晰地标着“公安警察局”,共有12名警察值班, 并实行24小时服务模式。
事实上,从到达金田村灾区现场的那一刻起,民警们就像“陀螺”一样在安置点周围转来转去。
让受灾群众感受到警察时刻陪伴在他们身边,他们持续检查走访,核实信息登记,协助物资有序发放,调停化解矛盾,宣扬防震知识,消除群众恐慌心理,引导群众不造谣、不信谣, 切实把“警室”建在受灾群众“家门口”。
* 19日3时10分,8名民警赶赴灾区现场,第一时间将受灾群众引导至安全地点,并引导救援车辆进入现场进行救援。
19日10时许,第一批救灾物资抵达安置现场,随着救灾物资的源源不断,维持物资发放秩序也成为警方的任务之一。
民河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民警齐才福介绍,针对群众担心物资不够、物资发放后没有及时登记,我们组织群众在物资发放现场排队登记领取物资, 从而更好地维护现场秩序和物料安全。
截至22日11时,金田村集中安置点已搭建142顶帐篷,安置142户700余人,成为民河县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
我们将继续加强警务局建设,做好安置点服务工作,想受灾群众之所想,想受灾群众之所急,切实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 王德展说。
青海**“2024年12月23日第七版:团结一致抗震救灾)。
声明:以上内容均为青海**原创稿件,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