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腰,转身,好! 2月15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原国村广场,村里的舞龙队员们正在表演。 这个春节,舞龙队接到了很多演出邀请,几乎每天都有演出。
前国存舞龙队员正在表演。
前几年的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村的舞龙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舞龙队队长郭长高说:“上世纪90年代,由于经济等原因,年轻人外出打工,舞龙队解散了。 ”
过去,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跳龙舞,只要组织者在村里敲锣,大家都会出来参加。 郭长高说,他从小就喜欢舞龙表演,十四五岁就加入了村里的舞龙队。 “那时候,我还年轻轻盈,在人山上表演的时候,下面的人一联手送我走,我就上了山顶。 ”
郭长高演了五六年,舞龙队解散了,他总觉得很遗憾。 2021年,他去邻居家帮忙,看到屋子里的大鼓大锣,心想现在经济条件好转,有空闲时间,就联系了原舞龙队的几位队友,看看能不能重新拿起这个技能。
经过讨论,大家都觉得舞龙队可以重组一下。 郭长高说,“村民们也很支持,主动捐款,我们一下子筹集了2万多元,还回购了舞龙、鼓、钹等表演道具。 ”
钱不够用,舞龙队队员们自己想办法,在家用材料提供材料,有制作技能,最后成立了“草舞台队”。 “没想到首场演出就吸引了1000多人**,就连10多公里外的村民都来欢呼,这也给了我们继续演出的信心。 郭长高说。
我们村的舞龙长28米,分为9个部分,每个部分由1人控制,加上龙珠的控制者,共有10人参加表演。 舞龙队的大鼓手郭湘雪说:“舞龙表演有鼓、锣、钹等乐器伴奏,节奏鲜明。 器乐演奏清晰明了,声音鲜明,一两公里外的村子都能听到。 ”
从左至右)郭祥林、郭向雪、郭长高正在练习表演。
千国村的舞龙表演,内容丰富。 首先,舞龙开启,“金龙”一飞冲天,盘旋翻滚一会儿,然后形成“龙门”; 高跷杨阁的表演者从“龙门”进入会场,载歌载舞40余分钟; 然后,出现了花车和一簇簇鲜花; 随后是一系列民间趣味表演,如《双鬼摔跤》《江公扛江》《公观》等; 终于,舞龙再次出现,为演出画上了句号。 整个过程热闹非凡,持续三四个小时。
舞龙队的成员都是多才多艺的。 郭祥伟今年80岁了,不仅会舞龙,还会踩高跷跳杨歌。 “踩高跷的杨格不仅仅是脚上的功夫,整个身体都要动起来,每个动作都要在地上练习几百遍,才能在高跷上表演。 郭祥伟说,在演出过程中,要与观众有眼神交流,嘴里要有音乐。 他一边说着,一边唱了一段话:“天津西部,有个美女,名叫白秀英......”
郭向伟演唱了一首《画扇》。
如今,原国村舞龙队有40多人,大部分都已经50多岁了。 “现在不是年轻人不喜欢这些,主要是他们必须去工作,没有时间学习。 郭长高说,踩高跷的趣味性很强,很多孩子都很感兴趣,“前两天,一个5岁的孩子和我们一起唱了《绣针刺》。 ”
舞龙队的一些队员聚集在郭长高的小屋里,讨论如何为表演添加新的元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郭长高和队员们不断在表演中加入新的元素,让动作更年轻化,还在网上直播。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把它传承下去。 郭长高说,老郭村人喜欢舞龙,不仅是因为是祖文化的积淀,更是因为龙是吉祥的化身,代表着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李肇星,来自公共报纸和农村地区的群众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