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19时30分,中国利用长征五号遥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11号。
中国航天预计全年将执行约100次发射任务,有望创下新纪录,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计划安排近70次航天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290余艘,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
昨日,航天科技集团在北京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介绍了2024年航天任务总体情况,这是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空间站已进入正常运行模式。
据悉,2024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近70次航天发射任务,发射290多艘航天器,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
具体来说,包括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的首飞; 空间站进入正常运行模式,年内完成了2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返航任务。 推进探月四期工程,发射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和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全球首次样本返回月球背面南极; 发射了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电磁监测卫星02、中法天文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等多颗民用卫星,满足各行业用户的应用需求; 加快航天科技集团“新一代商用遥感卫星系统”建设。
推动嫦娥七号和天问二号的发展。
2024年,航天科技集团研发任务将继续保持高强度,全面推进载人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继续推进以新一代近地载人飞船、嫦娥七号、天问二号、地球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为代表的200多艘航天器研制, 开展运载火箭组230余组并批量投产,完成多项商业航天及整星出口合同履约。
一些商业发射任务将完成。
据介绍,航天科技集团还将完成多项商业发射任务,并将公开发布套利信息,为商业用户提供发射和携带机会,为各类客户提供快速、稳定、可靠的“一站式”发射服务。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业务的延伸,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天地一体化优势和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综合应用优势,不断将卫星应用融入新兴领域。 支持重点区域经济发展。
此外,根据蓝皮书,中国航天2023年将执行67次发射任务,位居世界第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221次,发射次数和航天器数量创下国内新纪录,其中47次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 累计发射超过500次发射,以及20次其他商业火箭发射。
据新华社报道。 关注。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增加了一个新成员。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增加了一个新成员,为未来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奠定了基础。 记者昨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已完成各项研发工作,正在进行首支箭的首次全面试验,并计划在文昌中国首个商业发射场完成首枚火箭的发射。 2024年的海南省。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曾文华表示,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第八院研制,是我国首批3枚运载火箭。直径8米的单芯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两级配置,第一级有四台推力为1,250 kN的液氧和煤油发动机,第二级有两台推力为180 kN的液氧和煤油发动机。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0吨,太阳同步轨道700公里运载能力不小于6吨。 整流罩标配 52 米和 4直径2米,根据不同任务进行多尺寸调整。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的最大特点是它是长征系列系列中的首款运载火箭火箭体直径8米,这是基于我国新一代主要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系列的改进和发展,以及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最大包络边界约束,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并与铁路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运输试验, 既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到中国的发射场,又能实现火箭体直径和发动机数量的最佳适配,实现能力的扩展和一箭的通用性,为未来火箭的再利用奠定基础。曾文华说。
航天科学院第八组专家表示,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继承了目前长征系列火箭高效的单核级串联配置,简单可靠,任务通用性好,提高了太阳同步轨道轨道轨道和低轨多星座组网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拓宽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号谱; 助力我国航天运输系统高质量发展,将单芯液体火箭运载能力和大整流罩包络提升到新水平。据新华社报道。
唐洪波成为中国在轨飞行时间最长的宇航员。
截至2月26日,正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唐洪波在轨总飞行时间为215天,成为中国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唐洪波是中国第二批宇航员,也是第一位返回中国空间站的宇航员。
2021年6月17日,他与战友聂海胜、刘伯明成功驾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首次飞行的梦想,经历了“中国人第一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历史时刻。 他们于9月17日成功返回地球,并在轨道上停留了三个月,总共92天。
2023年10月26日,唐洪波以神舟十七号乘组长的身份返回天宫,成为迄今为止两次任务间隔时间最短的中国宇航员,感受到了中国空间站从“一居室”到“三居室”所展示的中国速度和力量。
截至目前,他和战友唐胜杰、江心林已经在轨飞行了123天,完成了机组人员首次舱外活动,迎来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还在太空中度过了龙年的春节, 举办了第三届“天宫画展”等,他们的“太空出差”时间已经过半,唐洪波在轨的天数还在不断增长。
自2003年杨利伟问天以来的21年里,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浩瀚太空中留下存在感的中国人数量已达20人,尤其是随着空间站阶段载人任务常态化,中国在轨飞行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也达到了3人, 即四次巡天的景海鹏,两次飞过的陈东和唐洪波。
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载人探月工程登月阶段已经全面启动,中国航天员将在浩瀚宇宙中创造更多纪录。
据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