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约定违约金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另有规定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也就是说,违约金只能在培训服务期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劳动者应向用人单位承担违约金的约定无效。 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 有时,劳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是“违约金”,比如“乙方应赔偿甲方造成的损失”。 损失难以计算的,应当赔偿甲方两个月的工资。 在这类条款中,虽然没有明确表述为“违约金”,但就其性质而言,是违约金,因为它与实际损失无关,具有惩罚性。 因此,这样的条款也是无效的。 但请注意,《劳动合同法》仅严格限制用人单位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用人单位承担约定的违约金没有限制。 因此,如果劳动合同约定“双方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对方承担1万元的违约金”,则该违约金条款对劳动者无效,但对用人单位有效。 员工提前辞职的,用人单位不能要求员工支付10000元的违约金。 但是,用人单位提前解除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实践中,有的劳动合同规定,拖欠工资超过一定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这是合法有效的。
2. 支付赔偿金的情形赔偿一般是指过错方基于自身过错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而给予对方的相应赔偿。 赔偿金和违约金是有联系和区别的,主要区别有:
1.是否必须写入合同。 违约金必须经双方约定,没有约定的则不计违约金。 但是,无论是否约定赔偿,赔偿均应依法赔偿。 2.是否造成实际损失。 赔偿通常以实际造成的损害为依据,否则不予赔偿。 违约金不要求损失是实际发生的。 3、金额是否与实际损失挂钩。 违约金的金额不需要与实际损失相一致,赔偿遵循弥补损失的原则,即赔偿损失的金额。 4、实际损失高于约定的违约金的,违约方可以按照实际损失要求赔偿。 (注意:以上差异是一般的。 但是,在劳动法中,有些赔偿是法律事先规定的,不一定与实际损失有关,例如,非法解雇的赔偿标准是法定的)赔偿不需要约定,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在劳动关系的所有协议中规定赔偿条款呢?也不是。 虽然我们无法事先确定赔偿金额(如果提前确定,则成为违约金),但我们可以事先约定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遭受损失,劳动者是应赔偿全部损失还是按比例承担),我们也可以约定相关损失(如是否包含律师费, 调查费用等)。
在什么情况下,雇员应对雇主负上法律责任? 1、违规解除劳动合同。 请注意,如果提前 30 天以书面形式通知雇主,或提前 3 天通知雇主试用期,则员工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终止雇佣合同并不违法。 2、员工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义务的。3、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或劳动合同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 劳动者不履行工作职责,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也可以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 劳动法中没有直接规定劳动者赔偿标准的条款,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向劳动者主张赔偿时,必须证明其实际损失。 如果不能证明实际损失,则难以要求赔偿。 这也是法律对工人的一种保护。 雇主对雇员负有赔偿责任的案例较多,以下是一些主要情况:1、违规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为由解雇劳动者,包括违反法定程序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赔偿金。 补偿金按遣散费的两倍计算,服务年限从实际受雇日期开始计算,而不是从2008年开始计算。 因此,如果员工长期工作,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额不小。 2、拖欠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未支付的,按拖欠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赔偿。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期限内未支付款项的情况下,劳动主管部门才能下令给予额外赔偿。 3、用人单位非法收割劳动者财物的,除返还劳动者外,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违法未出具解除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违法,未办理离职员工档案移送、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从本质上讲,因不签订劳动合同而产生的双倍工资实际上是一种补偿形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应被视为本所或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
文章贡献:陈源律师。